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党性是人民军队的灵魂

 时间:2015-08-03 10:27:00 |  李琴 | 字体:【 】| 阅读: 189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开始,从此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是因为有了党性这个灵魂,才和旧军队有了本质的差别,才成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中坚,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翻开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迈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复兴的艰难一步。

人民军队的党性首先表现在崇高的革命信仰上。有了崇高理想的引领,人民军队就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会不怕牺牲,就会不怕困难,就会战无不胜。人民军队是党建立起来的,党的信仰植根于人民军队。这是人民军队与旧军队最本质的区别。中国几千年来的军队都是为皇权服务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因为受了皇帝的恩惠,就应该忠诚于他,没有民族大义,更没有人类正义,只是一味的愚忠。后来的封建军阀部队,对于头目们来说无非是抢夺地盘和掠夺财物。而对于士兵们来说则是对头目们的人生依附。更多的是因为生活所迫,所谓“当兵吃粮”。最多也不过是旧道德中“与子同袍”的“江湖义气”这样的军队官兵之间是严格的等级关系,上下分明,以上欺下。二是生存之道在于对人民的掠夺。所以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完成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的。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革命大业,一生奋斗,最终认识到了依靠军阀不可能实现大业,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参与下,新兴的革命军队展现出与旧军队的天壤之别,北伐战争以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席卷南中国。但随着孙中山英年早逝,国民党改变了性质,“三民主义”没有成为国民党的灵魂,对外敌一味地忍让,对内没有给予农民土地,没有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处境,更加谈不上还权于民,所以“三民主义” 也没有成为这支军队的灵魂,因而它成为众多军阀中新兴的一支。这也是这支军队在日后的抗战中不堪一击的原因。

中国工农红军从一诞生开始,就在党的领导之下,特别是一九二九年的古田会议,确立了党的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从此党性成为人民军队的灵魂。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都能完全自由的发展。有的人说个希望非常渺茫。但作为地球上的精灵—人类,难道不应该有样的理想吗。人类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理想都实现了,比如上天飞行,下海远航,在古代也是不可想象的,但人类实现了,为什么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却不敢想象呢。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就敢于想象,他们提出了“大同社会”这个概念。这个理想是崇高的,也是吸引人的,也是能引领人们奋斗的。一代又一代在共产党人,就是为之奋斗的楷模。有了这个理想的引领,人民军队就有一个崇高的灵魂。

在这个灵魂的指导下,我们奋斗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我们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中,战士们就会以苦为乐,在白色恐怖下,就会坚强不屈。在四渡赤水战役中,革命军队以超人的毅力急行军,把人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在抗战烽烟燃起时,中国共产党才能放下一党恩怨,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国民党真诚合作,把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部队编入统一的国民革命军。并且同意把自己的部队放在敌人严格封锁的敌后战场。在远离补给,四面围敌的境况下,斗争的艰苦难以想象,在很多时候他们与党中央不能保持通信,但正如东北抗联的赵尚志说的那样,我们没有党的指挥,但我们有党的信仰作为指路的明灯。掩护战友转移打到弹尽粮绝的“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宁愿葬身冰泠的母亲河,也不成为俘虏的“八女投江”,这样悲壮的故事后面支撑的就是对正义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作为八路军总指挥的朱德,在一封向朋友求助的信中说“我参加革命数十年,实无积蓄一文,以后也是如此”。在大灾之年,他请友人帮助他两位母亲。他们追求的是再是金钱,也不再是名誉,更加不是美女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而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在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由弱到强,英雄倍出,在短短的几年中扭转了局势,取得完全胜利,与我们的党性是分不开的。

人民军队的党性还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上。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是为人民的政党。人民军队的党性也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它植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奋斗为了人民。这也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军队强大的力量源泉。在人民军队建立之初,就规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严格执行,在缺吃少穿的岁月,革命军队也不打扰老百姓,红军时期连宿营的稻草也不会动百姓的。在延安时期几万人涌入苦寒之地,八路军战士没有等人民来供养,发动“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战争结束后,进入大都市,毛泽东同志还劝诫共产党人“严防糖衣炮弹”。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我们的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这个作风保持了一生,并教育子子孙孙传承。一支为了人民愿意作任何牺牲而不愿意给人民增添任何负担的军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清楚什么人是他们的亲人,所以在人民军队诞生之初,人民就待他们如自己的孩子,人民用最后的粮食作军粮,用最后的布匹作军衣,用最后的儿子充实军队,用生命掩护子弟兵,用小推车推动革命,用乳汁救亲人。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他牺牲后专门为他召开了追悼大会上,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发表了著名的讲话,不是因为他的牺牲贡献巨大,不是因为他的职位多高,只是因为他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军队的党性还表现在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上。因为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共产党人,所以人民军队没有人身依附,官兵能真正平等,在井冈山,朱德作为最高长官,与战士们一道挑军粮,怕别人拿错他的扁担,专门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在军队中上下级之间能够交换意见,不会担心其他,因为他们的信仰一致,人格平等,在抗战中,远在浙江的粟裕就多次与党中央进行不同意见的交换,有时甚至往返多次。直到最后意见统一。在延安毛泽东接受民主人士李鼎明先生的建议。人民军队内也是民主氛围浓厚。在很多外国友人、或是民主人士的考察中都有“官兵平等,气氛活跃”的记载。这样的传统让军队保持了活力,保护了战士们的人民创造力。

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人民军队彻底克服了军阀部队的“人心不齐”。由于军阀部队各怀心事,在战斗中很难密切配合,关键时刻为了保存实力对上级的命令也会阳奉阴违。这也是毛主席在《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总结的原因之一。在保卫热河的战斗中,关东军孤军深入,但国民党守将汤玉鳞不战而逃,上海激战时也是十九路军孤军作战,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外围大量的国军兄弟眼睁睁看张灵甫固守弹丸之地。而人民军队则是一支崭新的军队,再也没有了山头,没有了分岐,一切听从党的指挥。这也是我们的军队占无不胜的秘密。红军北上长征,把南方八省游击队留下,由陈毅带领继续战斗,在大部队转移、根据地基本失去的前提下,陈毅没有退缩,继续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解放战争中指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也没有任何犹豫。在长征中红四军张国涛看到中央军远不及他的力量强大,提出与中央分庭抗礼,但他忘记了这已不是军阀部队,而是一支有信仰的部队,他的分裂行为遭到大多数官兵的反对,最终红军还是一支红军。因这在人民军队中也分不清是谁的部队,他们都是党的部队,是人民的部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执行任务时,相互配合默契,相互支援坚决,形成了一个巨人。

人民军队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八十八年的岁月,我们的装备在改善,我们的人员在更新,我们的建设更加成熟,我们的兵种更加复杂,但永远坚持的应该是我们人民军队的灵魂。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