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意诚心正话修身

 时间:2015-08-04 13:52:00 |  马登岗 | 字体:【 】| 阅读: 177

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基础、前提和根本。何为修身,为何修身,如何修身,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在“三严三实”教育中必须认真对待和自觉践行的重要课题。

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是“三严三实”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党员领导干部修身严则自身正,自身正,就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令即行。修身不严则影必斜,影必斜,就威望扫地,没有感召力,虽令不行。修身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养性,做事先做人。党员领导干部讲修身,包含了党性修养,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丰富内涵。共产党人讲党性讲修身,则是为了让所有劳苦大众众生平等衣食无忧,让人们所在的社会更加文明、进步和和谐。这是更为具体、包含人与社会全面解放和发展,物质财富让人民大众共享的更为现实和理想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更加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并把它作为我们修身的根本所在。

严以修身,是人作为至高境界的重要标志。修身克难,好修为才有好人生。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思想,没有人的修为和道德与情操,我们很难说他是一个完善意义上的人。修身之重要,大概如此。修身之不易,也是摆在每个人面前而无法回避的话题。这是因为,修身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陋习、恶习和薄弱不良意志作积极斗争的过程。“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修身养性,要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不断祛除思想上的杂质、行为中的轻浮、骄傲、专横、自大和一切邪僻,日积月累,开辟出高尚人生的佳境。人都会有七情六欲,这是人的本性。但由于拘束于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更多的时候,面对种种欲望和诱惑,你就不能有非分之想,你能言于所当言、行于所当行而止于所当止,不妄言、不妄为,你就得对自己高悬修身之禁剑,你就得严以修身,断恶修善,把一切恶念和非善之举牢牢地关进道德的闸门。

重读历史,仰望先贤们璀璨的星空,你也会慨叹修身之不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历史上许多重品行、视操守如生命的先贤们,在生不逢时的时代里,为了一个思想,为了一个主义,为了民族之大义,传统之节操不受玷污而以生命为代价者大有人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欣逢盛世、生活无忧,恪守法纪,为民谋利,不失为人之根本,为共产党人之根本。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修身因此也不再是大道理,而应当是伴随生命历程,毕生追求不已的人生要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道理、大手笔和大修为。平常人很难完全做到。但严以修身,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能得到组织、同事、父母和朋友认可的人,应当是我们严以修身最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在这个基本的准则上起步,学习古圣先贤,取法道德标准,笃信慎行,我们才有可能以好的修为获得好的人生,实现自我和自我与社会的和谐。

严以修身,必须筑牢传统文化之根基,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上善若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讲: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地位。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修身的第一要务便应当是学习并夯实传统文化的根基,特别是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美德的根基。古人讲: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严以修身,就必须认真学习和体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并以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而博大精深,取其一瓢便受用无穷。比如“以和为贵”,使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和睦相处,相濡以沫,共同创造了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君子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是随便地附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再比如“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的美德。以成人之美为美,成人之恶为耻,一直是我们民族维系人和关系的重要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成人之美”充分体现了对人个体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具体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法则”,对构建中国社会和谐和多元和谐世界已产生积极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再比如“尊老扶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使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充满爱心,让人类在平等、博爱、自由和互助的旗帜下相互关爱,共同成长、进步和繁荣。这样一些极具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仁和”和“礼义”思想,在中国诸子百家共同辉耀的思想文化史中浩如烟海,俯拾皆是。学习这些思想,自觉践行和发扬光大,对实现人类社会的更加文明和进步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养性的丰富营养,才有可能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智慧,强化我们的精神,规范我们的行为,提升我们的修养,真正达到严以修身的目的。据报载,今后一个时期,将对党员领导干部普遍进行一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无疑将成为我们严以修身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严以修身,必须提升党性素质和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次“三严三实”教育,主要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进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严以修身,必须着力提升党性素质和修养,并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性修养和素质,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一个党员,首先要信党,自觉地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在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天,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的需要。一方面,这样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史上古圣先贤的思想、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脊梁、革命烈士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寄托着当代中国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只要是中国人,就应当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是中国的共产党人,就应该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讲: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不懈奋斗,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就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我们只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持久地提升自己的人生修养,我们才有可能在实现人生自我和谐的同时,为更广泛意义的社会和谐注入涓涓溪流,汇聚成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立于不败之地的汪洋大观。

(作者为西宁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