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划定了做人、从政、做官的基本底线,既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也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严以修身,重在立志。志存高远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应有品质,也是一名领导干部的必备素养。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省吾身”、“志于道”的良好习惯,树立远大的高尚情操和思想境界。要追求远大。追求是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没有追求终将一事无成,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三个自信”,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要淡泊名利。面对名利,心境要淡泊,心态要平和。党员干部必须讲大局、讲服从,面对改作风的深入推进,必须反对特权,保持本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要慎重交友。领导干部的交往,绝不是个人生活小事,交好友终身受益,交损友后患无穷。坚持择善而交,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真正把权力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严以修身,重在修德。中华民族素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优良传统。司马迁说“为政必以德”,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要。修身做人,就要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修身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政治风采。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严于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管住自己的手,不义之财坚决不取,管住自己身边的人,不让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要严守道德底线,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生活细节、日常交往、常规工作中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严以修身,重在为民。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始终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实践证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衰成败的关键,这要求领导干部要从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老师,敬畏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丰富实践的沃土之中。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得到明显遏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四风”问题的病原体还没有根除,改了又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牢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的古训,进一步学习焦裕禄、谷文昌、沈浩等先进典型,以更加扎实的行动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坚持以民为镜、以民为秤,勤恳为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着责任和感情,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身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绷紧理想信念这根弦,锤炼坚如磐石的党性,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做一名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合格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