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进步?进步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进步?采取何种方式追求进步?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对待构成进步观。一般地说,进步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进步,怎样追求进步以及如何处理追求进步过程中得与失、名与实、人与己、公与私、内与外等关系的看法和态度。进步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进步观。如同世界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人生观有积极与消极、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道德观有崇高与卑污等的区别一样,进步观也有对错、正邪和善恶之分。
一、正确进步观的本质内涵
正确进步观是相对于错误进步观而言的。进步观何以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既源于人们对什么是进步的认识,又同人们怎样追求进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判断进步观何以是正确,何以为错误的标准主要有三:一是从什么出发来谈进步。是把进步视为群体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就?一般来说凡是把进步视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的就是正确的,凡是把进步仅仅视为个人的成就或获取则是错误的;二是以什么作为进步的本质内容。是把进步归结为德性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心灵的完善,还是把进步仅仅归结为职务的升迁、待遇的提高和地位的改善?一般来说凡是把进步归结为德性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心灵的完善的则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三是对待自己和别人进步的态度。是把自己进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奋斗和能力超群,还是归结为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和人民的拥护?对他人的进步是由衷地感到欣喜还是嫉妒诽谤?一般来说把自己的进步归结为组织的关心、同事的支持和人民的拥护大多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对他人进步感到欣喜而不嫉妒诽谤大多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
依据这三条标准,我们可以将正确进步观的本质内涵界定为:
第一,将个人进步与集体进步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把集体进步视为个人进步的归宿、保障和依托,自觉地使个人进步服从于服务于集体进步。正确的进步观首先是一种集体主义的进步观。个人主义的进步观也许可以带来一段时间的个体进步,但从总体上只会阻碍个体的进步,尤其是思想道德的进步。诚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确立了为全人类谋福利的职业理想,那么重担就不会将我们压倒,我们所感觉到的就不是一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经验证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本身是最幸福的人。只有通过推进集体进步包括国家和人民事业进步从而带来个人进步的进步才是值得追求的。当着祖国和人民事业进步要求个人作出奉献或牺牲时,个人能够自觉自愿地接受并愿意牺牲自己所谓的个人进步,只有这种在集体进步中获得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进步才是真正正确的进步观的集中表现。
第二,将个人心灵的进步与外在的事功辩证地结合起来,以心灵的进步成就外在的事功,并使外在事功接受内在心灵的充实。此即是“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的不朽论的内在要求。这就意味着把职位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并以此作为人生价值追求,进而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后路分心,不与别人一味攀比,一心将自己的进步系在为祖国为人民多做工作和奉献上。至于个人是原地踏步还是献身基层,只要思想和精神上有进步,就永远无怨无悔,不改初衷。因此正确的进步观是一种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进步观,是一种奉献型、事业型的进步观。那种把职务晋升看作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唯一标志和主要追求,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强素质、谋事业上,而是盯着位置做工作,掰着指头排顺序,掐着时间算提升的进步观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进步观。这种错误的进步观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名利而不是组织的事业。诚如雷锋所说,虚荣的人关注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关注祖国的事业。错误的进步观即便取得一些进步也很难将这种进步真正引向有利于集体和个人的后果。
第三,追求进步而不玷污进步,始终使进步受法律的规约和道德的引领,实现进步的阳光化、审美化和崇高化。追求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和精神上的进步,正确对待职务升迁、地位提升。进步主要体现为思想上的崇尚先进,政治上的立场坚定,道德上的扬善弃恶,精神上的不断完善。至于地位和待遇则是次要的。一个真正追求进步的人,关注和重视的应当是也只能是道德意识和办事能力的提高,而绝不应是职务的提升和待遇的改善。汉代思想家张衡说得好:“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优,而耻知之不博”。这才是正确进步观应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风范。
二、正确进步观的基本特征
正确进步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进步观,是一种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支配的进步观,一种以正确义利观为主要内容的进步观,一种同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的进步观。
首先,正确进步观是一种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支配的进步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功能和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国家的“兴国之魂”,集国家层面的根本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基本价值导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原本价值要求于一身,凸显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导向和价值要求,也是判断社会主义社会其他价值观的根本标尺。正确进步观理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引领才能彰显正确的伦理特质。从领导干部自身来讲树立正确进步观不仅要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更要使自己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也是正确进步观要内化和落实的伦理品质。亦即一个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的领导干部也一定能正确地看待进步,合理地追求进步。高尚的爱国情操具化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行为实践,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彰显的就是正确进步观的内容与特质。
其次,正确进步观是一种以正确义利观为核心内容的进步观,反映着正确义利观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义利观是根本的伦理价值观,不仅涉及个人身心的完善和人生幸福的追求与实现,也关系到社会文明和良好秩序的建构。正确义利观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主张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转化成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伦理自觉和精神自律,使个人利益的追求永远沿着合乎道义的方向前进。这不仅为进步注入一种内在精神和价值动力,而且使进步有了一种伦理品质和德性依持。
再次,正确进步观是一种同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的进步观。正确的权力观要求权为民所用,始终想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应为人民服务。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有无政绩和政绩好坏的标尺。正确的道德观或者说官德要求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地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意识,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个人利益服从于服务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努力为人民办成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好公仆。
三、树立正确进步观是实现善治、善政的根本要求
建设集善治与善政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追求进步而不亵渎进步的优秀领导干部,树立与陶铸正确的进步观事关社会主义善治与善政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
树立正确进步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内在地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就是要打破领导干部的终身制和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模式,它要求把那种会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它也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勤政廉洁、高效服务的工作能力。即便是过去先进、现在先进也不能代替未来先进,因此它必然对进步提出新的要求,注入新的内涵。那种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能力退化、工作弱化的人肯定不会受到重用,那种投机钻营、沽名钓誉、卖官鬻爵的人必定会遭到唾弃。所以只有树立正确进步观才能适应新形势,解决新任务,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成就。
树立正确进步观事关社会主义善治的达成。社会主义善治在用人上必然凸显德才兼备德为先的价值要求。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进步、看待进步的人必定是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再高也不会真正干出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业来。“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社会主义善治要求领导干部重德修德,养德守德,真正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业、以德服众、德才兼备。司马光《资治通鉴》总结智伯之亡时指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可谓说尽世间多少兴亡哲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但丁曾经有言,“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则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因此,社会主义善治要求和呼唤的是现代德治。只有无数崇尚道德和先进的人通过建立合乎伦理的政治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善治。而实现善治需要并离不开正确进步观的支撑和精神架构。
树立正确进步观关乎建设社会主义善政的成败。社会主义善政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是也应该是合乎伦理和道德的政治,它是好人、好官、好政治诸因素的有机结合。而好人、好官、好政治的“好”字本质上是“公”与“廉”的具体体现。它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湖山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能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功名利禄、得失荣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人和好官。那种过分注重个人进步,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进步观只能导致心灵的扭曲、灵魂的异化和人格的沦丧,演绎出的只能是一幕幕个人生活的悲剧。
一言以蔽之,正确进步观事关个人的健康成长与人格完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善治与善政的本质要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育高尚官德密切相关。所以一个真正追求进步的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并以此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才能够真正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所进步,保持进步,创造进步的业绩!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