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说一说我们的自信

 时间:2015-08-19 13:37:00 |  周维启 | 字体:【 】| 阅读: 197

回顾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看到,世界上有了资本主义就必然产生社会主义,有了社会主义就必然在探索中前进。这个在探索中前进的过程,至今已经历了六个时间段,一路走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有高歌猛进、蓬勃发展,也有坎坷曲折、低潮奋斗,总体上已经完成了三次历史性跨越:从空想筑梦到科学理论、从理论发展到现实模式、从模式移植到道路创新,始终代表着人类摆脱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追求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进步方向,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巨大生命力。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同具体实际不断结合,这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根据。

一、从根本方向说一说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科学社会主义来到世界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不仅资本主义终结历史的神话被打破,而且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改写,甚而迫使资本主义学习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进行自我改良以缓和矛盾求生存;不仅兴起了波及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而且在作为大洋孤岛的一个落后国家实现了建成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突破,如今发展到在多国开创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能经得住历史检验,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所指明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把我们的理想信念建立在方向正确上,才能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然而,多年来由于经不住执政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这“四大考验”,我们不少党员干部发生了理想信念动摇,有的怀疑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信奉个人主义、向往资本主义、甚至迷信封建主义,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受到损害,由此导致相当一些人的迷失和腐败。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一再强调党员干部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把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缺失了就会得“软骨病”。

经常听到有人说,讲理想信念是搞虚的、不务实,是“假大空”,管它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类似这样的话,听上去很超脱,思想很“解放”,而实际上是有害的,不要理想信念也是做不到的。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面、一定的社会制度当中,人们总是向往一种对自己及其所属阶级阶层最有利、自以为最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这就是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讲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但如果“忙了半天”,一个地方的经济、GDP都上去了,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有严重问题,经济发展不能转化为改善民生和群众满意,人民群众不得实惠、对党和政府及社会普遍不满,那就很难说搞好了社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不讲理想信念、不辨工作方向能行吗?作为党员干部,不讲理想信念实际上是不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假讲理想信念实际上是为讲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理想信念穿上“马甲”。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和发展方向的同时,为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而鼓励和支持内外资经济的发展,但如果我们解除理论武装、丧失理想信念、工作不辨方向,就可能不但不能利用好资本的积极因素,反而会被资本的消极因素所利用、所误导、所腐蚀、所围猎、所击中。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关键是怎么变、怎么改,朝什么方向变、朝什么方向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公民社会”、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都是要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变和改,这和我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得失标准和“十个如果”(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和产生新的资产阶级,我们就失败了,等等)的成败标准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变和改是不同的。

怎样才能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一要学习理论,主要是学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马列要精”,“这个‘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导师们的经典著作”),掌握分析社会思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看家本领。不要不懂马列却在那里非议马列。二要学习历史,主要是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吸取历史营养,增强面对现实和未来的信心和力量。不要不懂历史却以现实中形成的偏见反过来歪曲历史、虚无历史。三要研究现实,主要是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防止南辕北辙。既要能力强、又要方向正,防止能人腐败,因为如果理想信念动摇,能力再强,也不是我们党所要的好干部。不要不懂现实却自以为很“实际”、很“务实”,其实,“求真”与“务实”,“从实际出发”与“向理想进发”,两句话要讲全了。

二、从根本方法说一说坚定我们的“三个自信”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与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就是在这种不断结合中探索前进的。打个比方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天”,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是“地”,那么正如“天地结合”,就产生出天地之间生机勃勃的生命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产生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各个历史时间段。

这种创造性结合是社会主义不断探索前进的根本方法。结合孕育生命,结合力产生生命力。历史上,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当时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文化与工人运动(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结合而产生的,俄国十月革命、苏联模式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时的时代条件及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的探索和开创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时代环境及基本国情自觉结合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无不是“结合”出来的成果)。相反,第二国际时期的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改革领导人背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都导致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法是正确的。

我们为什么自信?“三个自信”来源于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直接来自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而且来自建国60多年来、建党90多年来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甚至与近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探索也有某种历史渊源,还有着世界社会主义从俄国十月革命以来近100年、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70年乃至从《乌托邦》一书问世以来近500年这些更为长久的历史渊源,是人类进步事业的一种延续、一种很有成就和前途的延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追求。

“三个自信”来源于现实:在改革开放开始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各自独特贡献基础上,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现实成就发展起来;新中国同旧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改革开放开始前后相比有巨大进步,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接近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经济社会倒退的资本主义复辟国家相比,同困于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同陷于发展陷阱而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更显生机勃勃、前景光明,在当今世界,我们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任何其他国家更有理由自信。

“三个自信”来源于独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这条道路既不断推进改革、又始终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既要发展、又要科学发展,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外来的”;这个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又以我们正在做的现代化建设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对实践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是“固守的”、也不是“背叛的”;这套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既不是“颠覆性的”,也不是“装饰性的”,彰显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社会主义由一种理想追求、一种思想理论、一种革命运动、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建设事业,发展成一种巨大的历史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伟大旗帜,是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三位一体”的总体逻辑,具有磅礴的社会历史能量,在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无法逆转的。

我们又靠什么自信?“三个自信”固然来源于历史、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独创,但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一个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又坚持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中“结合”的根本方法,不仅过去取得的成就让我们自信,而且我们有自信去克服现在面临的矛盾和困难、风险和挑战,有自信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继续创造性结合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过去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不能成为我们骄傲自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包袱。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要居安思危,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在实践中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我们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的工作也是如此,以问题为导向、以“结合”为根本方法不断推进自己的工作,全党力量和成就整合起来,使这篇大文章往下写出新篇,把社会主义做得更完善,把社会主义说得更清楚。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