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四难”——基层从严执纪需要再发力

 时间:2015-08-21 15:40:00 |  朱金南 | 字体:【 】| 阅读: 1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群众说‘老虎’离得太远,但‘苍蝇’每天扑面。这就告诉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关键要高度重视基层反腐,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上狠下功夫,确保纪律和规矩能够挺在前面,落在实处。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从严执纪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四难”现象值得警醒和重视:一是有的信访问题时间跨度大,难以调查取证。有些问题年长日久,或者受地方复杂的人情关系的影响,尽管投入很多人力和物力调查取证,但无法弄清事实原委,导致取证难到位、问题难定性、责任难追究、矛盾难解决、信访难平息。基层纪委对这类案件普遍感到棘手难办:如果不立案调查,群众不满意;如果立案调查又找不到相关证据,无法定性处理,群众也不满意;如果协商处理,因为当事双方的说法和想法不一致,甚至意见分歧很大,这样谈不拢的结果,导致信访矛盾长期存在,群众更不满意。所以很多基层纪检干部最怕接触的就是这类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年旧账。二是有的信访问题举报不实或违纪情节轻微,难以定性量纪。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干部与群众互动交流少,应该公开的事项没有及时公开,少数群众怀疑干部有私弊,或者与干部有私怨,就夸大事实举报干部,调查结果往往是违纪情节轻微、涉案金额很小,够不上党政纪处分。这种情况在农村基层信访中占有一定比例,从重处理不符合党政纪规定,同时也会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依规处理或者从轻处理又得不到上访群众的认可,甚至认为纪检机关包庇纵容,继而发生重复上访,甚至形成缠访和闹访。这些无厘头找茬子的信访问题,甚至有少数不法分子在指使或操纵,对此应该严格依纪依法办事,依靠基层组织通过其他方面的工作化解矛盾和积怨。三是有的信访问题是相互告状,难以平息矛盾。在人心涣散、矛盾纠结的基层单位,这种“窝里斗”现象时有发生,相互双方都向上级组织反映对方的问题,或者被告一方挨处分以后,又检举揭发原告方,甚至以“莫须有”的罪状相互诽谤,不仅损害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了基层单位的全面建设,同时也给上级纪委查处问题、解决矛盾带来很大的难处。这种情况对基层从严执纪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客观公正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又要积极协助基层党政组织加强法纪教育,同那些无原则泄私愤,诽谤诬告,甚至挑衅滋事影响稳定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四是有的信访问题事关基层组织建设,难以从严执纪。一些基层单位,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组织客观存在“选人难”的问题,特别是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难选拨,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力为了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大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等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强,真正有工作能力又愿意回乡任职服务群众的人选不是很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村官法纪观念薄弱,对纪律的遵从度不高,甚至对纪律处分不当回事。这种状况给基层从严执纪工作带来很大冲击,执纪的作用和效果不明显,有时面对基层党委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诉苦和求情,还会网开一面,直接影响了从严执纪在农村基层的全面落实,影响了基层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

针对基层从严执纪中的“四难”现象,必须从三个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一是从严执纪的态度要坚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特别是基层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不狠刹发生在基层的歪风邪气,不把基层干部的风纪搞正,就会严重损害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发生在基层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应该确立从严从快的原则,发现问题,露头就打,有错必追,有责必究,虽然痛在一时,但是利在长远。对难以调查取证的问题,要过细工作,力求查清事实,实在因为年长日久等原因无法搞清楚的,也要依靠基层党政组织向群众说明情况,依纪依规作出答复。对轻微的违纪违规问题,不能因其小而放过,应该建立预警告诫制度,主动地敲警钟提要求,迅速地纠正或改正错误,防止类似问题的长期存在和滋生蔓延。对发生在基层的相互告状的问题,要充分尊重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只要反映的情况属实,不管是谁,只对事不对人,都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基层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不能因为村官难选就降低处理标准,防止“能人腐败”成为基层治理的毒瘤。二是从严执纪的措施要跟进。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打虎灭蝇”的不断推进,基层各种违纪违规现象也趋于隐蔽,甚至穿上各种各样的“隐身衣”,这就要求纪检机关要深入研究基层腐败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在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上狠下功夫,要对基层“三资”管理、重点项目、国家专项补贴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要改进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由过去“不告不发”变为主动巡查,由过去找干部变为直接登门找农户,由过去普遍撒网“满把抓”变为突出重点精准打击,由过去盯住“关键少数”变为管住“绝大多数”,让基层干部始终心存敬畏,做到不踩纪律的红线,守住纪律的底线,不碰纪律的高压线。要充分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参与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纪检”的监督作用,开通网站、短信、微信、QQ等监督平台,让各种违纪违规问题早发现早查处。纪检机关对暴露和发现的问题反应要快、调查要快、查结要快、回复要快,特别要加强对纪检干部的教育管理,不能受人情、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损害执纪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坚持以动真碰硬的高压态势取信于民。三是从严执纪的责任要落实。坚持全面从严执纪,注重抓早抓小,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这就要求党委要加强对全面从严执纪的组织领导,纪委要聚焦主业主责,始终做到有纪可依、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要改进现行的考核办法,党委和纪委是否做到全面从严执纪?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到底如何?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怎么样?既要根据上级党委和纪委平时掌握的情况来考评,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把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奖惩权交给群众,让群众来“当家作主”,这样的考核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更能促进各级党委和纪委转变作风抓落实。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尽管基层从严执纪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说取证难、定性难、化解难、处理难,但是再难的事情,只要下定决心,严密组织,依靠群众,深入一线,以“三严三实”的作风开展工作,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其实很多矛盾愈演愈烈,甚至简单问题复杂化,都与工作不细不实以及长期以来问责不力有很大关系,这是影响和制约基层全面从严执纪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责任分工,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这样才能形成和巩固党政群团、公检法司以及社会各界协力同心反腐倡廉的浓烈氛围。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