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破解领导干部“不严不实”难题的内在诉求。要真正破解“不严不实”难题,就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深挖修身、用权、律己方面的“不严”问题,细查谋事、创业、做人方面的“不实”问题。要践行“三严三实”,就要意识到“家丑不扬”危害性,敢于揭示问题,找到推进工作的切入点;就要意识到“讳疾忌医”的严重性,勇于剖析问题,抓住推进工作的关键点;就要意识到“不为人先”的庸俗性,善于解决问题,凸显推进工作的新亮点。
践行“三严三实”要敢于揭示问题
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意识到“家丑不扬”的危害性,敢于揭示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借此找到推进工作的切入点。“家丑不可不扬”,语出明代洪木便的《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原文为:“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其意是说,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由此可见,“家丑不扬”作为一种掩盖问题的传统意识,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时至今日,这种意识仍有一定市场。
从表面上看来,将已经出现的“不良现象”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有利于维护个人良好形象,是一种可行的权宜之计。然而,如果一味将“家丑”掩盖在局部范围内,不将其公布于众,就很难解决业已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人们甚至会沉迷于这种陋习,并使其愈演愈烈,最终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再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此意义上,“家丑”早晚会被传扬出去。与其遇到问题时遮遮掩掩,其后造成对己更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倒不如尽早将“家丑”揭示于众,以一时之短痛,使其得到重视并得以解决。事实上,个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既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家丑”,又是推进工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关键是能否意识到“家丑不扬”的危害性。如果能够破除这种狭隘的陈旧意识,敢于将“家丑”揭示出来,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活结”。反之,如果拘囿于传统的思想框框,想方设法掩盖问题,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是观之,出现“家丑”固然不是好事,但如果敢于正面揭示,反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使积久成弊的问题得到解决,则是推进工作的内在诉求。
践行“三严三实”要勇于剖析问题
践行“三严三实”,还要意识到“讳疾忌医”的严重性,勇于剖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抓住推进工作的关键点。“讳疾忌医”,源自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其意是说,怕人批评而不愿剖析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看出,这是一种消极对待问题的错误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其具体表现是,当问题出现时,不是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是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这种做法,不仅无益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而且将会使类似的事情不断重演。其原因在于,不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存在的问题就会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
事实上,只有意识到“讳疾忌医”的严重性,深入细致地剖析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才能将问题化解。尤为重要的是,剖析问题实质的过程,也是推进工作的过程。要推进工作,如果连眼前的问题都不能剖析和解决,何谈立意高远的建功立业。反之,如果能够正视问题,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找到其形成的原因,就可以将其适时破解。而剖析和破解难题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寻找推进工作关键点的过程。这是因为,要推进工作,就必须找到其关键环节或关键点。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只有打蛇打到“七寸”上,抓住工作的“牛鼻子”,亦即抓住了推进工作的关键点,才会达到以点带面乃至触类旁通的良好功效。奇怪的是,人们对所谓的“牛鼻子”很有兴趣,但却不知个人和单位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推进工作的关键所在。由此看来,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意识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性,勇于剖析问题,才能探寻到推进工作的关键点。
践行“三严三实”要善于解决问题
践行“三严三实”,也要意识到“不为人先”的庸俗性,善于解决自身出现的庸俗、懒惰、散漫问题。“不为人先”,是一种深受“枪打出头鸟”传统思想影响的不良意识。在历史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出头鸟”被打的例证。然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如果人们固守于这样的观念,工作将难以推进。在此意义上,要践行“三严三实”,就要意识到“不为人先”的庸俗性,进而树立“敢为天下先”的理念。
事实告诉我们,“敢为天下先”是时代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是“敢于担当”的鲜活表现。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愿为人先,敢为人先甚至常为人先。当问题出现时,敢于正视,善于解决,方显英雄本色。而问题的解决,在某种意义上,也恰恰是凸显推进工作新亮点的大好时机。有道是,机会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值得一提的是,机会给人们带来的往往不是晶莹透亮的现成“玉器”,而是需要雕刻才能彰显其内在价值的初始“原石”。能否将机会之神送来的其貌不扬的粗糙“原石”打造成趋之若鹜的精美“玉器”,对人们也是一种现实的“慧眼”考验。如果说意识到“不为人先”的庸俗性是一种“形而上”的观念转换的话,那么,解决问题则是一种“形而下”的鲜活实践。观念转换尽管是“形而上”的思想行为,但却具有先导性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而鲜活实践这一“形而下”的时代脉动,则具有直接现实性作用,其价值更是倍受青睐。就此论之,借助“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本人本单位出现的新问题,则是推进工作所应凸显的全新亮点。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