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了要讲话,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明确了抗战精神的伟大内涵,总结了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70年来中华儿女时刻践行伟大的抗战精神,炎黄子孙不会忘记抗战英雄那种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抗战精神总结起来就是“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八字精神,这是抗战精神的最主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精神财富,更是抗战历史留给中华四万万同胞和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团结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民族。中华儿女不能忘记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与艰难的抗日战争分不开的。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一场企图灭亡全中国的战争,由于全民族的强力反抗,彻底粉碎了日被计划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事实证明,经过中国各民族的浴血奋战,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经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伟大的民族战争的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人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国必自亡而后人亡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开始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但中国人民坚决与外敌斗争,绝不做亡国奴。自日本全面侵华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儿女在“抗日高于一切,一切为了抗日”的原则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从此中国的命运开始转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在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生与死的抉择中,产生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一个有自己民族精神的国家。一个中国人是不能没有精神的,一个中华民族更不能没有精神。抗战精神告诫全民族,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抗战精神的伟大胜利,是爱国主义的伟大胜利。抗战精神转化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变迁、国与国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传承和铭记历史。”70年前的抗战硝烟早已散尽,但抗战精神已经体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民族精神。抗战精神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的精粹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知耻而后勇”的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正以高尚的民族精神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把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弘扬抗战精神,并非延续仇恨,而是把抗战精神上升为一种和平发展的民族伟大的精神,其目的是用抗战精神时刻告诫世界各民族,绝不会让过去的悲剧重演,我们要用抗战精神倡导全世界和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全国人民要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坚持“四个全面”的原则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奋斗,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