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首要要求,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能否做到严以修身,也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路能走多远、达到多高的境界。
修身的目的是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被社会认可和推崇的人。因此,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习近平同志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是我们修身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按照这样的标准定位自己、要求自己。
修身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经常照照镜子,看看内心深处有没有丑陋和不干净的地方;需要我们经常“擦拭”自己的思想和心灵,看看有没有附着灰尘和污垢;需要我们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和剖析,看看有没有与党员干部这个身份不符合、违反原则和规定的地方。
修身是内心的革命,是一次次自我灵魂的改造,需要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约束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一是修身贵在“学”。学以修身,修身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既要学好“有字之书”,也要学好“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是书本知识,无字之书是社会实践。既要读好“有用之书”,也要读好“无用之书”,“有用之书”增长本领、提升能力,“无用之书”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二是修身贵在“行”。 “修”本身就是行动,关键得去做,但知易行难,人们往往心里懂得修身非常重要,但落实到行动上却十分不容易。因此,修身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而应付诸日常行为,融入到火热的工作实践中,坚持在一线锻炼中磨砺心志、砥砺德行。三是修身贵在“严”。修身不严等于不修,须臾不能放松,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就难有成效。古人说要“慎独”,没有人的时候,对自己都不能放松,就是这个道理。四是修身贵在“恒”。“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获”。身心的改造是渐进式的,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样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没有恒心和毅力难以坚持。因此,必须把严以修身作为一生的追求,用顽强的意志坚持下来,永不放弃。五是修身贵在“静”。修身也是讲条件和环境的。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天天觥筹交错、花天酒地,是不可能修身的。因此,要尽可能地减少应酬,远离浮躁和繁华,让心灵多一些清净和简单,给修身留一些时间和空间。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理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