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的要求,既强调了党员干部应该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主要内容,又指出了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方式方法,条条可执行、条条可落实、条条可检查。因此,作为一个党员,必须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认真把握其时代内涵,切实落实其具体要求,真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踏踏实实在本职岗位上闪光。
一、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立党基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政党。苏联等共产党的兴衰史、我们党的历史、“四个全面”建设的要求,都昭示着我们,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立党基石。
1、苏联共产党的兴衰史告诫我们,一个缺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政党必将走向衰亡。习近平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翻开原苏联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苏联共产党曾是世界上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久、执政时间最长的共产主义政党。它从1898年成立起至1991年自动解散为止,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中执政时间长达74年。为何拥有1500万名党员的苏联共产党被迫解散呢?导致苏共丧失政权的根本原因,还是要从苏共党的自身建设中去寻找。前苏联高度集权的党建模式,使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缺乏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导致了苏联的党政机关官僚化、监督机制无效化、法律制度虚无化,最终使苏共由人民公仆演变为人民的主人,由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政党蜕变为脱离了群众、为人民所抛弃的党。苏共的历史警醒我们:一个缺乏自律的政党必将缺乏生命,走向衰亡也成为必然。
2、我们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历史。与苏联相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且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政党呢?其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中,时刻警醒自己,时刻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约束自我,从而使我们党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了党史上第一部党章,就对政治纪律作了明确强调。1929年,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专门就针对党和红军内部存在的不讲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化等不良思想倾向等作出了纪律规定。1942年,在延安整风进入关键时期,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共产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1948年,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会议,在即将进京“赶考”的神圣时刻专门订下了“两个务必”和“六条规定”。改革开放后,为了吸取文革教训,专门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加强纪律和规矩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中,正是靠铁的纪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3、新时期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四个全面”建设的必然要求。2014的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将“四个全面”并提,在此前“三个全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全面从严制党”则是推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政治保证。如果“全面从严治党”搞不好,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实现,进而必然导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受阻。因此,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中,“全面从严治党”是核心、是关键。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如果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落实,成为摆设,从严治制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就会形成“一人违纪、众人随之”的“破窗效应”,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会丧失。因此,从现实来看,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深刻认识新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时代要求
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纪律和规矩。在党的全部纪律和规矩中,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时代要求, 树立“四种意识”,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以学习党章为中心,树立党员党章意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因此,每一个党员必须要深入学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员的精神追求,自觉把党章作为根据的行为准则,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进一步明确哪些事能事、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需要按照这样的程序和步骤做,哪些事又必须严格遵守另外的程序和步骤做,自觉按原则和规矩办事,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是以严格制度为根本,树立党员规矩意识。“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有了制度不执行,违反制度不追究,造成的后果比没有制度更严重。只有让违规者为自己的违规行为“埋单”、付出代价,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必须要以严格制度为根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执行,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牢固规矩意识,切实做到懂规矩、敬规矩、守规矩,坚持把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以警示教育为重点,树立党员敬畏意识。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怎么样才会得民心,又怎么样会失民心呢?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历史的启示告诫我们,一个党员如果做不到清正廉洁,自己必然下台;一个政党如果做不到清正廉洁,也必将被历史所抛弃。因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要通过警示教育,剖析反面典型,使党员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真正做到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管住自己的言行、管住自己的手脚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干净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四是以服务群众为目的,树立党员宗旨意识。习近平《在河南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脱离群众的现象在某些地方比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更突出了。问题出在哪儿,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看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了,作风问题突出了。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因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落脚点在于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有作为、敢负责、勇担当、动真格、用实功,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实实在在抓好“最后一公里”工作。
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踏踏实实在本职岗位上闪光
2015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时,要求县委书记必须做到“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我想对我们每一个党员同样有着教育意义。 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教育实施方案的部署,自觉对照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要求,结合民族宗教部门工作的实际,切实做到“四有”,踏踏实实在本职岗位上做好工作。
一是重学党章、重温誓词,做到心中有党。20多年前,我在校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在工作后,又先后在基层党委宣传、党校和乡镇党委等工作过,也比较认真系统地学习过党章,并且专门上过党章的辅导课。但今天,在“三严三实”的教育中,重学党章,自已深切地感觉到以前学得还很不深、学得很不透、学得很不够。因此,要认认真真地当好小学生,在学习原文上下功夫、在学习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对照自己的思想上下功夫。通过重学党章、重温誓词,进一步增强对党章的认识、增强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增强对新时期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认识。自觉用党章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到心中有党,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是提升认识,提高水平,做到心中有民。当前,我从事的工作中,主要是做好推动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做好服务在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工作。近年来,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虽然相对增长较长,但绝对差距依然较大;流动少数民族人口虽然总体平稳,但矛盾纠纷依然存在;干部群众对民族工作虽然有了一定认识,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依然比较薄弱。因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落脚点就是心中要有老百姓,要切实提升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水平,更好地推动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把“三严三实”的教育切实落到实处。
三是明确目标、明晰要求,做到心中有责。马克思曾经讲的一句话,一步实际的行动比一打纲领来的更为重要。中央民族工作和省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省新时期民族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因此,抓好学习,贵在结合、贵在落实、贵在行动。本人将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明晰要求,把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把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把服务融入到平常的管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和部署,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敢于担当,勇于尽职,以真抓实干的精神,严细深实的作风,扑下身子,亲历亲为,做到不搞形式、追求实效、精益求精。
四是严守纪律、严明规矩,做到心中有戒。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根本是心中有戒,做到心有底线、守住底线,真正做到廉洁自律、一身正气、清清白白。民族宗教部门虽然没有多大权力,但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也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空间,因此,要做到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在工作中要自省、自警、自励,面对各种诱惑,修身从善、洁身自好,把高尚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上升到清正廉洁、恪尽职守的高度,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做干净、干事的干部。同时要净化“朋友圈”,管好“身边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做到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