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从全球视野审视中美关系走向

 时间:2015-09-25 13:42:00 |  记者 张君荣 | 字体:【 】| 阅读: 135

今年是中美建交36周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2—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记者就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及中美关系发展采访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孙哲。

中美关系要从总体上来把握

《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美国西雅图发表演讲,谈到如何在新起点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第一件事就是“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为什么说战略互信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首要因素?

孙哲:中美之间相互有疑问并不奇怪,这种疑问可能表现在对彼此的历史、文化理解不充分方面。中美两国政治体制不同,交往时间不长,相互间仍然存在疑虑,两国对同一件事情的解读有时也不尽相同。

在诸如中国的国家治理、国家安全法等问题上,一些美国人也不理解,提出种种疑问。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一定能够面向美国民众,讲中国故事,把中国的事情讲清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开美国人的“心结”。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除了官方会晤也有走基层等安排,就是要跟美国民众进行接触。我相信通过这样相得益彰的形式安排,一定能够加强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

今后,中美互信的“赤字”可能还会存在,双方也不必气馁,要考虑在某些议题上,当互信欠缺的时候,双方怎么加强合作,这也是习主席此次访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谈到了中美之间的合作,请您介绍一下中美之间现在合作的进展如何,已经到了什么阶段?

孙哲:谈中美合作,对中美关系的现状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将其分为四个维度。

第一,中美之间有广泛的交往。2014年双方来往的人员有430万人次,每天有1.2万中国人和美国人来往于两国之间。跟10年、20年以前相比,这种广泛的接触是一个焕然一新的景象。

第二,中美的实质性合作涉及方方面面。2014年,中美签订了气候变化方面的协议。除了科技、文化,甚至军事方面也有合作。

第三,由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美之间又呈现出一种深度的竞争,要正视这种现实。

第四,中美之间还存在冲突的因素,比如双边关系、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但属于“有限的冲突”。对这几个层面的问题,要考虑全面。如果只是强调冲突不可避免,就会陷入历史悲观主义的陷阱;如果只看到中美关系发展得不错,只看到民间交往让两个国家更加亲切,也难免过于乐观。

只有对中美关系进行这四个维度的总体把握,才能真正了解到中美关系今天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步,还存在哪些不足。

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报》:众所周知,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美之间已经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经贸方面的合作,可以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特别是现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备受瞩目。未来中美还有哪些可以合作的新领域?

孙哲: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预期到今年年底收关,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协议,它的重要意义相当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该谈判的过程非常艰巨。同时,这种谈判也是双方了解的过程。

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还同一些电子商务、互联网行业以及波音公司等领域企业家进行互动。这次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是有突破性意义的。网络安全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中国坚决反对黑客行为,坚决打击网络犯罪。这次如果签定网络安全相关协议,对双方是非常有益的。

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用政治学一个经典定义来衡量,就是“谁,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手段,得到了什么”。此外,我会加一个因素,即“得到了多少”——是共赢、双赢、零和,还是双输。从这些因素来看,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大部分情况下是共赢。

中美关系远远超过双边范畴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全球化越来越深入,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对双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整个世界秩序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哲:中美关系现在远远超过了双边关系的范畴。要从全球角度审视中美关系的发展。第三方的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中美关系,比如日本问题、朝鲜半岛问题、欧洲的三大危机。再比如,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中美两国能扮演什么角色?对两国领导人来说,需要大外交、大视野,要把世界装在心中,眼观全球。

中国要以全球视野参与国际事务。我们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利,尊重国际法,也尊重联合国相关条约。在国际公共产品提供上,我们不断做出努力。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等区域的投资,中国怀着一种为当地人服务的崇高理念。随着自身的发展,中国正在通过改变自己而影响世界。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