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年轻干部多数是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学历高知识多,有朝气有活力,但缺少基层锻炼,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年轻干部要主动扎根基层,锤炼本领,磨炼意志,砥砺品质,主动作为,茁壮成长,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戒骄气,树才气”。“骄不可纵,志不可满。”年经干部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可谓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是天之骄子,学而优则仕。年经干部刚走出校门,才走上工作岗位,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飘飘然而忘乎自我,眼高手低,目空一切。年轻干部应该摒弃自我优越感,俯下身来勤于学习。年轻干部要修炼自己的谦虚之气,遏制和克服心中的傲慢之气。面对老同事、老同志要学会“仰视”,充分尊重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虚心向他们求教学习,真心请他们为自己“指点迷津”,避免自己走弯路、走岔路、走错路;面对自己要真正“正视”,谨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放眼于更广阔的世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之心,不断学习进步、踏实工作,确保自己不断成长、顺利成才,避免因为自身优势和所得成绩而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持之以恒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涵养厚积薄发的底气,夯实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同时还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基层摸爬滚打中成熟自己,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增长才干,增加自己的“长宽高”。
“戒浮气,树底气”。“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年轻干部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要经得起考验,扛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防止得“燥气病”,不要光说不练,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年轻干部要勤于修炼,养得心中一种“清净气”。面对权力地位,要保持清醒冷静,牢记公仆之职,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扣好自己从政为民的第一粒“扣子”;面对日常工作,要沉下心来、稳扎稳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盲目求快;面对个人发展,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坚信只要通过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工作,自己就一定能逐渐成长、收获成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一心补在工作,常到基层一线“蹲蹲苗”,拜群众为师“补补课”,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勤政为民,积蓄力量,扎实工作作风,打牢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干部底色。
“戒邪气,树正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年经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能摇摆不定,心口不一,要保持心灵纯净,意志坚定;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分得清对错,站得正立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敢于与政治生态中的“歪风邪气”作斗争,不拉圈子,不结党朋,不讲“潜规则”,时刻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习近平总书 “千万不要既想为官又想发财”的谆谆教诲,洁身自好、保持本色,守住廉洁防线,牢记群众观念,服务宗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修为官从政之德,立德行、守德性、行德政,做到胸怀坦荡、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真正将心沉下来,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克难攻艰,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戒官气,树民气”。“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年轻干部不要以群众的“父母官”自居,否则就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高于群众,长此以来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年轻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群众观念,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意识,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不怕吃苦,多下基层,多到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主动走进群众接地气,拜群众为师,把群众当作亲人;面对面的与群众交流,与群众拉家常,真正地了解群众的起居生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急,多看看群众干什么,多听听群众想什么,多问问群众急什么,从心底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与群众打成一片,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切实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多站在群众的立场想办法、做决策、谋发展,多办顺民意、聚民力、得民心的好事实事,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样才能用实绩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刀不磨不快,玉不琢不光”。年轻干部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打磨”, 做到力戒骄气、浮气、邪气、官气,树好才气、底气、正气、民气,才能不断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纠错扬正,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不断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