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严以用权须念好“三字诀”

 时间:2015-11-20 14:56:00 |  涂雅辉 | 字体:【 】| 阅读: 125

在“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是核心,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使用权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修身”和“律己”主要是为了用好权。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落实严以用权要求,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关键。

严以用权,须“慎”字当头。权力是柄“双刃剑”,它既可以使人正直、也可以使人堕落;既可以使人自律、也可以使人放纵;既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犯罪。对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人来说,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肩上的责任越重;对于见钱必眼开,见物必伸手,见肴必嘴馋,见色必心乱的人来说权力就是陷阱,权力越大,个人陷得就越深。纵观徐才厚、苏荣、白恩培、仇和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归根到底是没有慎言、慎行、慎独、慎微、慎初、慎终,自以为是权力的弄潮儿,殊不知成为“不慎”的刀下鬼。慎用权力贯穿于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滥用权力也不是一下子就造成的。慎用权力的前提是落细落小,在一篇讲话、一次活动、一项决策、一个部署,甚至一餐饭、一杯酒上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慎用权力的关键是要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想明白,心中有大局,脑中有信息,拍板决策时多一些调查研究、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少一些家长制领导、一言堂做主、拍脑袋决策。

严以用权,须“敢”字于胸。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的新常态下,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怕用权力”、“少用权力”,“避事”而不积极干事,“躲事”而不认真处事,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该说的话不说,一味敷衍;该干的事不干,推诿扯皮;该负的责不负,谨小慎微,不作为、乱作为,不知“为官避事平生耻”,只做“难得糊涂太平官”,把作风建设当做“懒政”的“挡箭牌”。“三严三实”要求严以用权,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并不意味少用、不用,而是规范权力运行,减少权力使用的随意性。为官从政,干事创业,是一种义务,也是一份责任。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是社会正常运行的中坚力量,是“关键的少数”,如果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常说“我不知道”、“这事不归我管”、“去问别人”的话,尊崇“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信条,为了不担或少担责任而“避事”,结果必然是错失良机、延误发展,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待,这样的庸官在党和人民心中必然没有位置,也违背了权力的本意。

严以用权,须“法”字为本。领导干部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核心和灵魂,手中权利相对集中,其能否依法用权无疑将对中国法制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不依法用权,必将导致权利失控,依法办事也就无从谈起,不仅会招致群众怨怒,更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领导干部用权一定要依法,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权为民用的理念,在行使手中权力时时刻保持清醒,不越雷池一步,在法律赋予的职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为群众服务的实事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法律明令禁止的,有损群众利益的,则应坚决不为。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单靠觉悟不保险,要靠监督才保险。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化、规范化,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的制度;同时,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来监督权力,让权力在人民眼皮底下运行,干部应该逐步习惯于在聚光灯下工作,让权力的任性空间越来越小直至完全驯服。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