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畅通依靠群众的“两个渠道”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怎样依靠人民群众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要注意畅通两个渠道,一个是建言献策渠道,一个是批评监督渠道。 ”我们该如何让这“两个渠道”畅通起来?
一是坚持群众观点,以人民群众为依靠。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来守护。基于上述认识,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以人民群众为依靠,让人民群众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
二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畅通建言献策的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具体制度。如中央关于征集群众意见制度规定,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要通过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咨询、民意调查等制度,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卡等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与群众协商,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群众意见采纳处理情况。有资料显示,各地通过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具体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以直接联系为主要方式,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主要任务,进一步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从而结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丰硕之果。
加快构建密切党群关系制度。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党的目标,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凸显了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使党的根本宗旨在实践中更好地得到落实,促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和党员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尤其可喜的是,各地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中,建立、完善了密切党群关系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服务群众,确保了建言献策的渠道畅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创建新载体,让建言献策渠道畅通起来。常识告诉我们,有效的载体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各地党组织要创建建言献策的新载体。比如,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我为从严治党建言献策”活动,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为了保证开展这类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凡开展此类活动的党组织都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做到有收集、有采纳、有反馈、有表彰,从而使之常态化,以确保建言献策渠道畅通起来,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是坚持以“两个依托”为抓手,让批评监督渠道畅通起来。什么是“两个依托”?一个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为依托;另一个是以畅通批评监督渠道为依托。实践表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畅通批评监督渠道,是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的“两个依托”。它们如同车之两轮,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否则,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就难以真正实施。
知情权是监督的前提,有渠道是可监督的基础。要监督先公开。要想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首先要打好信息公开这个基础。比如权力清单、审批流程清单和收费项目清单等都要进行梳理、规范和公开。只有充分让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才能更有力地发挥批评监督作用。
要让批评监督渠道真畅通。畅通监督渠道是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的应有之义,所以要注重监督渠道建设,并做到真畅通。如让“服务热线”、“政务网站”等监督渠道好用、管用,努力做到让群众诉求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织密人民群众监督网,让人民群众监督无处不在。主要是通过纪委监察部门设立网站、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举报专区,检察机关设立举报电话等形式织密监督网,把监督的权利交给人民群众,从而让监督无处不在。
拓宽表达诉求的渠道,让人民群众监督更活跃、更广泛。要建立集信件、电话、网络、短(微)信“四位一体”的综合举报平台,受理群众举报案件。此外,建立“书记热线”、“市长接访”,电视直播领导干部接受群众提问,以及敞开大门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都可以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最强大的监督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党建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