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双创人才”是新一轮振兴最大引擎

 时间:2015-12-09 15:19:00 |  金太元 | 字体:【 】| 阅读: 124

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人才资源是先进生产力,“双创人才”是核心生产力,成为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当今世界进入人力资本竞争时代,以“双创人才”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成败。

“双创人才”是新一轮振兴最大引擎。在人才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背景下,辽宁“双创人才”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急需补给元气,实施区域自主创新的“双创人才”导向战略。一旦突破了“双创人才”短缺瓶颈,辽宁就会依靠创业创新两个“轮子”腾飞起来。

破解创业创新人才瓶颈是实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辽宁振兴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同心协力,需要各类人才聚集和支撑,也需要先进人物,尤其是“创业模范”和“创新模范”的引领。因为创新驱动辽宁振兴,关键在“双创人才”支撑。大批“双创人才”的涌现,将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核心动力,提供集聚创新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不竭源泉。

针对目前东北经济发展困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着力”要求,其中强调着力鼓励创新创业,这正是辽宁急需破解的难题。李克强总理指出,东北人不是不会干,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工人很多,要让他们创业创新,让他们干起来。那么,如何让“会干”的辽宁人干起来,如何让潜在的创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汇聚成创业创新支撑辽宁全面振兴的滚滚浪潮,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人才优先战略

长期以来,为解决短缺经济所面临的要素投入不足问题,普遍推行了物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这也符合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与规律。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核心要素,需要适时推动发展战略转型,实施以“双创人才”为核心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尽快补齐辽宁创业创新人才“短板”。在统筹推进党政机关、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突出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战略重点,坚持把“双创人才”放在优先的位置,做到“双创人才”发展优先布局、优先立项、优先投资、优先开发、优先积累和优先激励,加快造就大批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队伍,以“双创人才”引领创业创新,支撑辽宁实现全面振兴。

重塑创业优先文化

不同区域文化孕育不同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辽宁“双创人才”短缺与区域文化环境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东北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认为,经商是“旁门左道”,做老板是“不务正业”,这导致东北地区极度匮乏企业家精神,缺乏创业创新的基因。在这种思想认识环境的制约下,不仅外地的“凤凰”招不来,本土的“孔雀”也东南飞。因此,必须发动一场思想革命,大力弘扬“双创人才”崇高价值,引导民众破除“官本位”思想,正确认识“商本位”和“知本位”,从根本上改变全社会思维模式,重塑区域文化生态,使创业创新成为区域主流文化,成为社会追捧的先进价值理念。如果大多数社会精英首选涌向创业创新,那么辽沈大地就会充满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确立政策优扶导向

“双创人才”优先发展,必须创业创新政策先行。按经济学者的研究观点,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科学家精神的本质是创造,企业家和科学家是一群成功欲强、能首创、敢冒险、乐吃苦和特敬业的“全素质”组合体,是为社会承担创富风险和创新责任的人,并非所有人都能具备这种组合素质,因而这也是最稀缺、最珍贵和最难得的资源。所以,政府的责任是确立优选优扶的政策导向,给予“双创人才”特殊扶持政策,努力去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企业家和科学家人才,打造一批“创业之星”、“创新明星”和“商界精英”,培养一批成长型 “明日之星”,重奖一批 “创业创新风云人物”,使企业家和科学家成为崇高的职业,成为全社会优选的价值导向。我们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绝非让所有的人才都去开公司做老板或搞科研当专家,而是要让全民通过参与创业创新,认知创业创新的价值,改良和修正民族精神,引导公众珍爱创业创新的艰辛可贵,热心支持、追随和拥戴企业家和科学家,为“双创人才”优先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创建优先发展平台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双创人才”的发展需要环境和条件。要利用产业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磁场”效应,以产业集聚创业创新人才,再以人力集聚推动和提升产业发展。要以资本集聚创业创新人才,创业创新人才优先投入,可以优先提升人力资本,从而形成创业创新人才高投入与高回报的黄金资本链。要以载体建设集聚创业创新人才,通过设立政府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孵化场所、科研立项、融资平台、研发基地、创业特区和创新试验区等载体,吸引和集聚创业创新人才,使“双创人才”有成长之基、用武之地。

构建优先成长体制

创业创新要靠人,而人要靠制度激励。李克强总理指出,东北振兴已十年,需要上个新台阶。因为政府主导、国企为主、投资拉动的东北增长模式已日趋乏力,再不能“等靠要”,必须加速“闯改创”,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业创新要红利。这就要求用体制创新促进创业创新,构建区域创业创新的新基因,使创业创新效用大于其成本,包括经济收益、政治地位、精神享受等得到相应的回报,使创业创新者乐此不疲。为此,既要以外促内,引入外部好机制进行嫁接改造,破除固有的僵化体制,破除循规蹈矩的“路径依赖”,又要以创促变,进行“无中生有”的脱胎换骨改造,实现从0到1的“闯改创”突破,通过政府自我革命为创业创新营造空间,以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以需求引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动,以健全公共服务保障创业创新环境,以完善股权与荣誉激励机制激发创业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