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关键: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

 时间:2015-12-15 10:13:00 |  李俊文 | 字体:【 】| 阅读: 153

原题:全面客观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意蕴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成果,不乏真知灼见,但真正有分量、有说服力的论著并不多。究其原因,是我们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时,在如何厘清学术理论与社会实践关系等方面,缺少实事求是的理论分析,缺少符合历史发展的说服力,缺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同时代其他哲学流派有着本质区别

两千多年来,不同哲学家对何谓哲学的问题有着不同答案。虽然如此,但大多数哲学家还是认为,哲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对人类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把握,哲学为人类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哲学也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出现各种各样的流派。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诸多西方近现代哲学都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反对抽象性,注重现实性,提倡哲学从抽象的概念王国回归具体的人间现实,要求在哲学研究中把抽象理论与具体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同时代的其他哲学流派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其他西方哲学仍然停留在以各种方式去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自己的任务规定为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就是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它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谋求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全面发展。

只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本质特征,我们才会进一步认识到: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求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和优秀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超越自身、持续进步的内在动力。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同样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理论、新思想,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才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性理论。哲学不仅体现民族精神,而且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类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最大限度地吸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和发展了欧洲多民族哲学的成果,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是解放全人类,深受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拥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补充和完善,从而具有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意义与中国具体国情这个特殊性的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各民族共同享有现代文明

如何看待和处理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有人以为,今天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应该回归传统,回到老祖宗那里。这实际上是误解了所谓东西方思想现在可以真正平等相遇与会通的说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排斥。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简单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儒学化”都是误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以批判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旨在反对西方资产阶级独占全世界的先进生产方式及其成果,主张各民族共同享有现代文明,强调全人类的解放。恩格斯曾经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这里面既包含西方,也包括东方,而且特别强调不是要东方民族退回到前资本主义状态,而是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改造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使其达到当代世界文明的水平。所以,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并不是搞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反对超越民族性、时代性的抽象普遍性,重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相适应的实践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中国的现代化提高到世界文明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普遍性真理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其核心的内涵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而创造出的新辉煌,从而雄辩地说明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来源于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自信和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与时代化和大众化一体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历史性和时代性辩证结合的学说。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注重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当前的实际相结合的空间概念,强调了这个进程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更是一种实践需要,这里最为实质性的东西,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服务。在强调中国化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价值和意义,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时间概念。

质言之,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现时代状况结合在一起,充分反映时代精神,积极回应时代的挑战,引领时代潮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样,既能从理论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又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性的基本特征,明确要求我们把理论从理论家的书本上和书斋中解放出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通俗化、具体化,使之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为人民大众所把握,最终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这里的关键在于,哲学不是停留在象牙塔中的学问,而要关注大众需求,解答大众困惑,主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人民大众,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撑,这样才能丰富和发展以“中国化形态”出现并与人民大众休戚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作出我们的贡献。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让我们的哲学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责任,对此,我们理应抱有高度的自觉意识和自为意识。

其一,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能远离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远离人民大众的现实实践和现实生活而成为空中楼阁,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宗旨,善于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升为哲学问题,善于对这些问题做出合乎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解答,努力建构起富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其二,关注当代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运动,不仅要重视研究发达国家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理论,也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和现实状况。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关注当下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方面问题,不能只是注意各国政府的解决之道,还要花气力去分析他们对各个国家的不同阶层的影响,更要注意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映及变化。这样,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就更具有世界视野,更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问题及其影响”(12&ZD1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