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精准扶贫凸显全面小康价值
扶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意义重大。脱贫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还关乎着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扶贫事业进入新的阶段。在中国扶贫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决定》一经发布就引发学界热议。
凸显中央治贫决心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决定》再次重申了这一目标和任务。
《决定》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多次提及“脱贫”二字。对此,学者表示,脱贫这一目标的提出,凸显了中央以及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脱贫就是要啃硬骨头,就是要打一场攻坚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认为,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就业机会相对短缺,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不足,甚至缺乏必要的生存条件。如果这些贫困的最后堡垒、最后的硬骨头啃不下来,我们就不能说中国真正实现了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个不漏,一个不丢。”7000多万贫困人口相当于欧洲的一个中等国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左停认为,扶贫是一个长期的概念,脱贫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这一概念的目标性,即扶贫工作的最终结果为脱贫。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脱贫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体现了国家治理贫困的决心。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脱贫的提出使扶贫的目标更明确。扶贫和脱贫是要相互结合的,脱贫是扶贫的目的,扶贫是脱贫的做法。扶贫是长期存在的,对于低收入家庭、贫困人员,要从政策上多帮扶,具体而言,扶贫对社会来说是一个长期性、过程性的工程,脱贫则目标性更明确。
围绕精准发力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脱贫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高效的扶贫办法。《决定》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处多次提及精准扶贫这一概念。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走向了精细化、准确化,实现了“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扶贫首先要解决的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郑风田认为,精准扶贫对我国扶贫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的扶贫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扶贫状况。“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进行分类,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不仅可以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还能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精准扶贫还体现在扶贫方式的精准,过去我们讲扶贫,主要方式为开发式扶贫。这次把开发式扶贫和其他具体扶贫手段如移民搬迁、医疗救助、低保、劳动力转移、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扶贫的效果。”左停认为,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过去贫困面比较大,我们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扶贫手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时至今日,用一般普适性的方法来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较大,这就要求精准扶贫、对症下药。
“降低精准扶贫对象的搜寻成本和甄别成本是精准扶贫的首要问题。”张晓山认为,应当建立简便易懂可操作的指标体系,通过公开透明的民主程序,让群众和扶贫对象知情并参与进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既要降低成本,又能较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实现精准帮扶。”
脱贫攻坚多点突破
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学者认为《决定》亮点纷呈,不仅指出了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还提出了具体的治贫措施,健全了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决定》中许多新的做法,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扶贫事业,形成了多点突破的新局面。”左停认为,过去扶贫讲一体两翼,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决定》更强调多架构多渠道上的帮扶,丰富了扶贫的方法。同时还提出增加基层扶贫人员待遇,有助于提高基层乡村干部扶贫积极性,释放扶贫最基层的活力。
“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和‘互联网+’扶贫是《决定》亮点之一。”郑风田认为,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县”的帽子可以带来政策上的诸多“好处”,导致很多贫困县不愿摘帽,甚至存在“戴帽炫富”现象。摘帽不摘政策,使社会对贫困的认知更到位了,对未来扶贫工作形象改善起到了推动作用。“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媒介,信息红利对于贫困人口的意义重大,“互联网+”加强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优化了农产品的销售链,对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张晓山认为,《决定》中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精准扶贫和医疗救助脱贫的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其次,教育脱贫是全面消除贫困、确保贫困不反弹的根本性措施;最后,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也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在卫生、教育等方面的负担,增加贫困人员收入,可以扩大需求。可以说扶贫开发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