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俄土双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北约、欧盟、中东其他力量也纷纷表态并有所行动,使本处于白热化的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2015年11月24日,正在执行俄罗斯打击“伊斯兰国”任务的一架俄罗斯苏-24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在叙利亚境内,消息传出,不仅让俄方愤怒,也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围绕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俄土双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北约、欧盟、中东其他力量也纷纷表态并有所行动,使本处于白热化的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俄土关系为何发生逆转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迅速恶化,西方国家集体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这一背景下,俄罗斯与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之间的关系却在升温。同年12月1日,普京对土耳其进行了国事访问,并明确表示中断与欧盟的南溪项目(该项目原计划在黑海海底修建连通保加利亚转运基地长达900公里的管道,每年向欧洲输送67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满足土耳其的能源需求,俄罗斯将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随后,俄土决定共建年输气量630亿立方米水下天然气管线,除将一部分留作自用外,土耳其将把其余大部分转运至南欧国家。俄罗斯与土耳其还加强了核能领域的合作,双方达成了在土耳其梅尔辛省修建阿库尤核电站建设项目,俄罗斯企业将承建这个200亿美元规模的项目。
土耳其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源于其对美国和欧盟的不满,美国在打击“伊斯兰国”时,把库尔德人作为重要的依靠力量,土耳其国内库尔德工人党一直是土耳其政府打击的目标,土耳其不愿看到库尔德人在打击“伊斯兰国”中壮大。土耳其一直想加入欧盟,但没有得到欧盟的积极回应。俄罗斯和土耳其这两个与西方关系不睦的国家便理所应当走到一起。
俄罗斯与土耳其的紧密关系在普京开始打击“伊斯兰国”后开始发生变化。从9月30日起,应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请求,俄罗斯开始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设施进行空袭。俄罗斯在叙利亚进行空袭的目的之一是保住巴沙尔政权,普京认为这是打击“伊斯兰国”的必要条件。普京不只一次暗示土耳其帮助“伊斯兰国”走私石油。土耳其则主张推翻巴沙尔政权,其担心库尔德人和阿拉维派地位加强,也担心俄罗斯的主导地位影响土耳其增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空袭叙利亚土库曼人聚居地,土库曼人在叙利亚是操突厥语的少数群体,与土耳其有着历史和血缘上的联系,土耳其将保护土库曼人视为自己的义务。土耳其不断警告俄罗斯,称俄军机越过了叙土边界,侵犯了土耳其的领空。实际上,叙土边界有交叉,不是直线,俄罗斯战机越界难免,关键在于俄罗斯并无侵犯土耳其的恶意。土耳其出手打掉了俄军机,致使两名飞行员一死一伤。土耳其此举引发了严重的俄土危机。
俄罗斯制裁土耳其尚未达到目的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并不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即便俄罗斯战机误入了土耳其领空,对方没有恶意,也不应该将其击落。事情发生后,土耳其理应道歉赔偿,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同样强硬。
对于俄方的军机被击落,普京称土耳其的行为是“背后一击”,俄罗斯被恐怖分子的共犯们从背后捅了一刀。普京立即把土耳其当成了“伊斯兰国”的共犯,“伊斯兰国”之所以难以消灭,是因为其背后有强大的财政支持,这些钱正是通过把石油出售给土耳其获得的,土耳其成了“伊斯兰国”的保护国。普京强调,此事将对俄土关系带来严重的后果,俄罗斯不能容忍军机被击落这样的行为。
随后,俄罗斯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耳其进行“惩罚”。11月28日,普京签署相关法令,从明年1月1日起禁止俄罗斯公司聘用土耳其公民,取消两国间的互免签证制度。土耳其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2014年两国贸易额为330亿美元,2015年前9个月为181亿美元,2014年俄天然气垄断企业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土耳其出口273亿立方米天然气,在采购俄罗斯天然气方面土耳其仅次于德国,居第二位。2015年1—10月土耳其对俄出口食品达10亿美元,最主要的商品为西红柿和柑橘,占对俄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俄还从土耳其进口布料和纺织品,许多俄罗斯服装和鞋类零售商都把订单给了土耳其工厂,俄罗斯政府加强了对来自土耳其的农产品和食品的监管并在边境增设了检验程序。俄罗斯是土耳其旅游市场第二大客源国,仅次于德国,2014年就有330万俄罗斯人前来土耳其旅游,为其创造了40亿美元的收入。俄对土耳其出口最多的是粮食和天然气,土耳其近60%的天然气进口和约30%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
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自然会给土耳其造成很大损失,旅游业受打击最大,也会影响许多农民和工厂主的生活。土耳其总统主动提出在11月30日巴黎气候大会期间与普京进行会晤,普京以土耳其不愿道歉为由拒绝。虽然土耳其归还了俄罗斯牺牲飞行员的尸体,但是12月3日俄土两国外长的会面也未使两国关系好转。
12月3日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普京用了大量言词谴责土耳其的行为,他警告土耳其,“我们会不止一次地提起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也将不止一次地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鉴于俄土之间部分贸易和经济合作项目暂停,两国政府间有关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协议谈判也已搁置。土耳其也扬言要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12月5日,俄土两国相互扣押对方的货船。
俄罗斯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地位对土耳其进行威胁,其制裁措施基本在经济领域,主要是限制双方的经济交往和民事交往。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只是对击落俄罗斯战机表示遗憾,称对此感到难过,并未向俄罗斯道歉。俄罗斯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也许仍然达不到让埃尔多安道歉的目的,俄土两国关系遭到的损害,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事件前的状态。
俄土危机对中东反恐的影响
俄罗斯空袭叙利亚两个多月来对扼制IS起了很大作用,也促使美国不得不加大在中东的反恐力度。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后,普京的温和反应,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土耳其则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普京在巴黎气候大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有理由相信,击落我方飞机的决定是出于保护这些向土耳其运送石油通道的需要做出的。”“我们早就要求注意,那些在俄罗斯个别地区手持武器与我们作战或者试图与我们作战的恐怖组织成员……是在土耳其境内冒出来的。”12月2日,俄罗斯公布了卫星图片,证明土耳其参与“伊斯兰国”石油走私。俄国防部还表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及其家人卷入非法石油供应链,从叙利亚“伊斯兰国”控制下的油田贩运石油。
俄土危机发生后,俄罗斯抓住时机增强了在中东的地位。俄导弹巡洋舰“莫斯科”号部署在叙利亚西部海岸,该舰的远程舰空导弹系统将为俄罗斯战机提供保护,派战斗机给轰炸机护航,在叙利亚境内部署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致使土耳其飞机不敢再轰炸叙利亚库尔德人的人民自卫军,俄罗斯空军在12月5日早晨为靠近土耳其的库尔德武装空投了约5吨武器。未来,俄罗斯还会加大在中东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
土耳其为了摆脱对自己不利的局面,一支600多人的土耳其装甲部队越境进入伊拉克,部署在被“伊斯兰国”占领的伊第二大城市摩苏尔附近。伊拉克政府要求土耳其48小时内撤军,否则将诉诸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伊拉克政府的要求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
俄罗斯一方面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叙利亚的问题,鼓励阿萨德与反对派进行对话,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的进程;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建立国际统一的反恐联盟,俄罗斯希望联合所有相关国家共同打击恐怖主义。9月30日在联大发表演讲和12月3日在国情咨文中,普京都在呼吁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共同遏制“伊斯兰国”。
在俄罗斯加大在中东反恐力度的同时,欧盟和美国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11月13日巴黎遭到恐怖袭击,130人遇难。只有建立统一的反恐联盟才能有效遏制恐怖主义。11月1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G20峰会上,普京与奥巴马“密谈”35分钟。11月26日,普京与到访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结束后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俄法将深化在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方面的协同合作。在2015年12月3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普京罕见地没有批评美国和西方,反而提出要与西方大国结成广泛反恐联盟。现在,法国、德国、英国都积极投入到了打击叙利亚IS的行动之中,并与俄罗斯的行动相互协调,美国则在打击IS的过程中,也打击了叙利亚的政府军。如果大国能抛弃前嫌,在中东建立起打击IS的反恐联盟,无疑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消灭IS这一祸水。但目前来看,由于俄美矛盾深,暂时还看不到这一前景。如果统一的反恐联盟难以建立起来,俄美将在反恐中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中东将进行激烈的战争。俄支持叙利亚政府和库尔德武装,土耳其则支持土库曼人,美国人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和库尔德武装。中东反恐战争将长期化,俄土将都会被拖入长期战争的泥潭,也将影响整个世界的反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