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干部“治超”成效“数字”的背后

 时间:2015-12-25 15:01:00 |  周玉生 | 字体:【 】| 阅读: 117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2014年1月开始,中央组织部把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各地各单位“三超两乱”现象得到遏制,超配干部数量大幅下降,按职数配备干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截至目前,全国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已经消化32041名,三年整治任务已完成79.85%。

品读全国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已经消化32041名,三年整治任务已完成79.85%,这一串串“数字”,感悟到了其背后的汗水,付出的努力,更是从中品味到了“数字”的强大力量,体会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新常态的决心和成效,体会到了整治“三超两乱”任务的艰巨,看到了全国各级组织部门对这项干部群众关注度高的老大难问题的“敢担当”。深入品读全国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取得的实效,不难发现,离不开整套“组合拳”举措。

离不开“政策具体”。党中央对解决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进一步重申“五个严禁”的纪律要求,即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严禁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严禁违规设置职务名称,严禁用职务职级待遇奖励干部,严禁变相设置非领导职数。特别是配套下发了《关于职数界定若干问题的答复意见》,进一步明确和界定有关政策。对那些超配严重的地方,采取“退多补少”的办法,既体现整改要求,又适度保持干部工作活力。这一系列政策规定的出台,亮明了底线、划出了红线,为整治工作的扎实推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离不开“自查自纠”。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整治“三超两乱”的效果取决于执行,执行的动力取决于自觉。只要主动出击,工作才会见成效,才会清除“闯关过关”的思想污垢。不可否认的是,时下有些地方在“自查自纠”中也是还存在被动应付、你推我动、“睁只眼闭只眼”等现象和倾向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唯有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敢于担当,切实打好整改消化的“组合拳”,方能继续抓好“自查自纠”,巩固深化“三超两乱”工作。否则,“三超两乱”也会 “反弹回潮”。

离不开“问题治理”。大刀阔斧整治“三超两乱”,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三超两乱”就是抓好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问题治理”,当从快从严处理。不要等到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上“曝光”了,才去“被动处理”。对重点治理的超编制限额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超范围分设党政职务、随意按年龄划线乱调整配备干部、违反规定程序乱进人等方面的问题要继续念好“铁腕”整治“紧箍咒”,堵塞“问题治理”“缝隙”,扫除“问题治理”“盲点”,保证“问题治理”之间的衔接配套,给“问题治理”戴上“铁腕”“枷锁”。否则,这个干部群众关注的“老大难”问题,就难以解决;选人用人上的这个“毒瘤”,就难以根除。

离不开“从严监督”。“不尽责就是失职、无作为就是过错”。整治工作持续时间长、推进难度大,为避免出现前紧后松或“一阵风”现象,从一开始中央就把从严监督抓在手上,用定期对账核查、结合巡视检查、开展巡回复查、实行立项督查等方式保证整治工作实效。比如,从2014年开始,中央组织部先后3次对全国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集中调度。通过逐一对账审核和随机抽查的方式,不仅查看整改进度,而且查验消化渠道;不仅看消化数字,而且查验干部名册和任免文件,做到整改任务明确、消化账目明晰。同时,建立健全“不消不配”、“选任报备”、“台账管理”、“检查通报”等监管制度,自觉抵制、重拳监督,防止反弹回潮。唯有这样,绷紧从严管理干部这根弦,讲认真、敢担当,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正视问题,敢于反映真实情况,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决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决不能紧一阵、松一阵,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几十年的顽疾通过3年左右的集中整治得以基本根治,各地各单位严格按职数配备干部、按规矩选拔干部的意识显著增强。

满意总在付出后。整治“三超两乱”任务艰巨,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只属于昨天。只有继续发扬“啃硬骨头”和“钉钉子”精神,以最坚定的决心、最认真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一抓到底,才会取得群众更满意的效果。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