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有三大趋势性挑战:
第一个趋势性挑战是增速趋势性下滑。经济增速下滑,首先不仅仅是中国经济,整个全球范围增速都在持续下滑,仍然在下滑中,还没有看到明显的上行趋势。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短期内仍然有压力。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3季度GDP增长速度为6.9%。我做了一个测算,刨除金融业附加值的贡献,非金融业的增长速度1-3季度是6.2%,而2014年同期1-3季度非金融行业的增长速度是7.1%。一年下降了接近1%,这个下降速度是比较惊人的。
我估计,2016年上半年可能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如果能较平稳渡过,下半年可能出现一个U型微弱回升,因为2016年下半年有二胎政策拉动消费、房地产去库存和固定资产基础性投资项目恢复这三件事情。
通过消费系数各种测算,二胎政策大概能够拉动GDP增长0.2%。但是这个恐怕要到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发力;房地产大概到2016年年中止跌,房地产投资开发速度开始往上走,实际上,2015年5月份开始,房地产销量和价格已经开始上行;从固定资产基础性投资项目看,目前大量投资项目积压在各个部委,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落实,到2016年上半年应该开始有所恢复。
这三件事,导致我国经济在2016年下半年会有一定的回升,但该趋势对长期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第二个趋势性挑战是短期的巨幅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浅层次的现象包括,劳动工资增长速度超过名义GDP,蓝领工人在很多行业的增长速度是两位数,10%以上,明显超过我们的名义GDP增长速度;具有4年工作经验的,读完职业高中的工人,他的工资超过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尤其是建筑行业,轻而易举;我们看到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就是可以花的钱,不算退休养老钱,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开始已经上升,2007年是最低点,工资收入占GDP比重只有42%,全球都属于最低的,现在这个数字往上涨了,已经50%以上了;跟这个密切相关的是,我们看到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起飞了,在第一线的我们的电商们,淘宝、京东、一号店感受最明显,消费已经起飞,谁的消费?年轻人的消费。年轻人什么样的消费?服装的增长速度,旅游尤其国内的旅游增长,这是消费的重心在往下移,原因就是劳动收入在涨。
我们还看到中国经济2007年以来,贸易顺差除了今年之外,一直在缩小,换句话说,我们出口的速度没有跟上进口速度,很正常,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吸纳国外产品能力的提高。
结构调整深层次的现象是什么?
就是中国劳动力价格在上升,老百姓对环境的要求在提高,老百姓对生命的尊重在提高。这些对经济有影响,带来了我们矿业发展、农业发展、重化工业发展必须转型。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
第三个趋势性挑战在金融领域。实体经济正在进行一轮新的调整,大量产能过剩,很多行业亏损,一定会反映在金融行业。所以金融行业一定是蕴藏着风险。
具体说来,我认为银行业的风险可控,银行的问题是作为长期趋势,它的利润有可能会下降,有一个长期发展的挑战,就是如何转向更多元化的业务。
我认为主要风险在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公司债,2015年发展非常快,而且发行过程中投资者尤其是6月份以后,饥不择食,大量资金涌向公司债,很多利率已经发到跟国债差不多了。但是公司债的风险一定高于国债风险,这个风险没有充分的评估进去。所以公司债是未来一个蕴藏风险的地方;第二个就是监管不到位的民间融资,民间集资。
我国经济在面临三大趋势性挑战的同时,对企业来说,我认为还面临着三大机遇:
首先是抓住结构调整,必须选对朝阳行业,跳出夕阳行业。也就是说,接近消费的是一个增长点,而接近于需要技术、需要工程师的这些行业也有优势。
其次要关注区域的再调整,中国经济地理的再调整。哪些地区有竞争力?人口基数大的城市或者地区有竞争力,比如安徽,人口多;第二交通便利的有竞争力。合肥就是很好的例子,成为中国四大高铁枢纽转接站;第三个优势,就是气候,很重要。
第三个机遇要关注金融。随着老百姓财富的增长,金融服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下一轮的淘宝、京东,一定是一个金融平台,一定是金融淘宝、金融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