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美国亚太再平衡支点新调整

 时间:2016-01-11 14:27:00 |  张仕荣 | 字体:【 】| 阅读: 150

2015年12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当天,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奉命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李凯安,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与此同时,中方宣布对参与美台军售的企业进行制裁。这是中方对于美国对台军售反应比较强烈的一次,也预示着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实施以来又一次遏制中国战略支点的调整。

2009年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美国“重返亚太”。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把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2014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香格里拉对话上重申,美国将坚持到2020年前将60%的海军军舰部署到太平洋地区的计划,即便在“最极端的”预算情况下,美国在全球防卫预算中所占比例仍达40%。并称在此基础上,美国还将把其本土以外60%的空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而在美国太平洋战略中,美国无论是“重返亚太”还是“亚太再平衡”,其目的都是遏制迅速崛起的中国,在经贸上苦心经营多年的TPP终于初见成效;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多层次、多支点、全链条封堵、遏制中国的新一轮岛链战略也逐步进入实战化、战术化阶段,包括在钓鱼岛问题上明确支持日本、在南海问题上怂恿菲律宾起诉中国,尤其是南海问题甚至亲自上阵派军舰与军机接连冒犯中国南海诸岛的领海与领空,引发中美在地缘安全领域的新一轮对抗和摩擦。但是,美国环顾中国周边,包括东海、南海问题在内都不如台湾这个支点能够更有力地约束中国的和平发展。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一度爆发阶段性冲突,但是随着中日双方特别是中方的有效管控,其激烈程度和危害性已经得到缓解。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妥善处理维权与维稳(注:地区稳定)的关系,化解了大多数南海当事国的敌意,目前在第一线作为美方代理人全力对抗中国的仅菲律宾一家。由于美国以南海搅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事倍功半,因此美国才不得不直接面对中国,这对一向“避险”意识很强的美国方面而言并不符合其战略预期,由此美方对2015年12月美军一架B-52轰炸机在南中国海上空执行例行任务时飞入中国华阳礁2海里范围内称之为“意外”“误入”,就是不希望中美直接产生军事摩擦。因此,一贯奉行“以台遏华”的美国唯有祭起对台军售这件旧武器,使台海与东海、南海诸多争端耦合发酵,才能达到扰乱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初衷。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指出:“台湾问题很复杂,又有国内问题,又有国际问题。”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一直将台湾作为反共反华前沿阵地。60年代末,随着美国与苏联争霸处于“守势”,需要“联华抗苏”,美国台海政策才逐渐服从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大局。1978年底,美国接受与中国建交三项原则:与台湾“断交、撤军、废约”。1979年美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与台湾保留非官方关系。冷战后美国调整对台政策,阻挠中国的国家统一,引出李登辉1995年访美和第三次台海危机,中国采取后发制人措施,迫使美国公开宣布对台“三不”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不支持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2000年后,陈水扁上台,大搞“法理台独”,美方害怕被拖入台海军事冲突的漩涡中不断打压陈水扁当局的“台独”行径。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台湾在美国地缘安全体系中的权重不断下降,同时在中美关系中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当前美国介入台湾的问题主要做法是:一是干预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特别是介入各类岛内选举;二是通过对台军售影响台海局势。

2013年9月20日,中国外长王毅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专门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13亿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当前,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势头,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要交往不要隔绝已是两岸同胞的人心所向。两岸在相互往来合作中逐渐彼此融合,直至实现最终统一将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王毅表示,多年来,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损害互信、干扰合作的一项负资产。如果美方能够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切实理解和尊重中国反对分裂,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努力,那么台湾问题就会从中美关系的负资产变成正资产,从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就能为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为中美开展全方位合作开辟前景。

美国对台军售是中美建交后长期存在的痼疾,并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一直影响两岸之间的和平发展与亚太地区的稳定。美国历届政府与亲台保守势力一直存在矛盾。2004年12月10日,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指出,在中国崛起过程中,美中关系的最大地雷大概是台湾,并表示《与台湾关系法》并没有规定美国必须保卫台湾,而如果台湾受到中国大陆攻击,美国是否宣战,必须由美国国会决定。美国加图研究所国防与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特德·盖伦·卡彭特在《即将来临的美国为台湾与中国的战争》一书指出:“美国继续对台出售武器而不提供安全保证的政策,是基于这样一种承认,即台湾是美国的一种有限的或‘边缘性’利益,而非至关重要的利益”;“对台湾的安全保证需要承担巨大的而非极小的风险”。

如何应对美国的新动作?

首先,要明确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台海局势动荡无助于美国维护在亚太地区的国家利益,这是多年来形成的基本共识,而中美之间的利益交汇是中美关系稳定乃至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石。许多有识之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成长,中国和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日本的共同利益也会愈来愈大,这种共同利益愈大,美国、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作为就会受到更多的制约”。也有专家指出:“只有当台湾独立而带来的利益远远少于保持台海现状所带来的利益的情况下,美、日才有意愿和中国大陆共同构造制约台湾的‘鸟笼’。”现在,中美之间的第四个联合公报已经呼之欲出,而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前三个公报的核心,第四个公报必须站在全球政治格局的高度来诠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其次,对美国国内的亲台势力和各类财团包括军工集团要全面分析,精准施策,利用中美之间巨大的经贸交融局面与发展潮流激浊扬清。美国对台军售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包括美国军方中的“鹰派”势力,因此这次中方制裁美国对台军售的公司基本上打中其要害,美国的军工巨头大多是军民两用,军事只是其业务的一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民用项目,其中不少公司在中国有业务。因此切掉美国对台军售的军工巨头在对华经贸中的红利,起码要其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在这些企业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全球市场时可以打消在对台军售牟利和对华经贸分红并行的投机心理。总之,中方制约美国对台军售的砝码越来越多。

最后,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因素的干扰仍将是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要继续做好岛内各界人士工作,促使岛内各界看到“习马会”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看到美国对台军售的危害贻患无穷,使岛内各界反对台湾当局购买美国武器。事实上,在对台军售上,美国一直是“卖方市场”不但在价格上掠夺性地标出高价,在质量和性能上的保留也是人所共知,如美国欲出售台湾的佩里级护卫舰于1982年下水,2015年退役,船龄33年,目前只能依靠舰载直升机的企鹅导弹或地狱火导弹反制敌舰,几乎没有防空能力,只能算是反潜巡逻舰。因此,一些人戏谑台湾是美国军方退役装备处理的“垃圾场”。

总之,美国对台军售是美国亚太平衡的一次支点的转移,在中美博弈的大棋盘中,虽然这一子已经落下,但是效果不彰,而美国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忧虑中国成长进步而对其多方遏制围堵的闭塞思维与僵化做法,中美之间还会再起波澜。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