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是一把斩除作风弊病的利剑,党员干部要常磨砺剑刃,用“严”的标准、“实”的作风,修身做人、律己用权、干事创业。
在修身做人上,“三严三实”要求重道、重德、重诚。修身做人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基础前提,是党员干部要认真思考、躬身实践的大课题。新形势下,局面纷繁复杂,不良思想干扰力增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真我,在修身做人上下好功夫。首先是坚持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大道。必须把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学好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增强“三个自信”,拧紧思想“总开关”,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此前提下,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践行群众路线,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沉下心来履行公仆使命。其次是修养道德,追求高尚情操。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党员干部要时刻怀有崇德、尚德、修德之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遵从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的表率,做弘扬家庭美德、修炼个人品德的模范;必须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提高自身的审美眼界和鉴赏能力,标高道德底线,提升道德境界,主动屏蔽低级趣味和歪风邪气的信号。再次是强化忠诚意识,老实为人。党员干部必须把忠诚老实作为立身处世的信条,严格执行党的决策部署,对党和组织敞开襟怀、不欺不瞒,对群众讲真话、重承诺,对同志光明磊落、团结友爱;始终坚持公道正派,事事出自公心、遵从公道,坚决不当“老好人”,对不正之风敢于批判、勇于亮剑。
在律己用权时,“三严三实”要求有畏、有戒、有止。践行“三严三实”,律己用权是要求也是保障,党员干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思想上带上“紧箍咒”,在言行上守好“雷池”。首先要心有所畏,在内心筑牢铜墙铁壁。要敬畏法纪,正确认识权力与纪律的关系,在思想上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拉好政治底线、法纪红线和制度“高压线”;要敬畏人民,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内涵,在思想上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问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时刻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慎之又慎地对待事关人民群众的每一件事;要敬畏权力,充分认识权力这把双刃剑,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面对手中的权力要有忧患意识,有如履薄冰之感,小心谨慎地握紧握牢。其次要言有所戒。党员干部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所发之言应当有范围、有原则,不能肆无顾忌、信口开河,习惯讲牢骚话,更不得做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坚决不讲逾越政治原则的话;在面对错误言论时要敢于“发声”,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主动帮助群众厘清是非、消除疑惑、凝聚共识。再次要行有所止。党员干部要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循组织原则、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在行使权力时,要戒除权力任性,理性面对各种利益,随身带上“戒尺”,量好公与私、民主与集中的分界线,切实保证用权为民、用权秉公、用权守制。
在干事创业中,“三严三实”要求真干、会干、敢干。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这就倒逼着党员干部要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首先要有“真干”的心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从地方实情和发展大局出发,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谋划、认真落实、有序推进,坚决不走“大拆大建”的发展模式,坚决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坚决不用牺牲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其次要有“会干”的本领。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既要学政治理论,补精神之钙,也要学业务,学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补能力短板;要注重实践调研,经常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开展不打招呼、不做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在调研中抓出真问题、摸出真情况,从而理清工作思路,为科学决策打好基础;要善于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再次要有“敢干”的勇气。创业维艰。新常态下,形势瞬息万变,容不得观望与踌躇。要抓住时代脉络,干成一番事业,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强烈的担当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必须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埋头苦干、奋发向上;必须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必须守好为官有为的职责,敢抓敢管、敢于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