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宁夏

 时间:2016-01-14 08:51:00 |  戴菁 李红 | 字体:【 】| 阅读: 133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建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兼具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省区等多重特点于一身的宁夏,如何认识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矛盾,从全国看具有重要的范本意义。在此背景下,我们采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

记者:李书记,您好!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宁夏已成为内陆地区向西开放、阿拉伯国家向东看的重要交汇点。在宁夏两张靓丽的名片当中,“生态环境”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请问您对绿色发展理念是怎样理解的?

李建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理念是发展的先导。发展理念的转变,有利于引领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追求经济快速增长,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传统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对资源掠夺性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个问题不仅我国遇到了,所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遇到过。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因此,这次中央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不断解放思想中,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得出来的。其中绿色发展,核心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出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制定《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但真正将“绿色发展”作为一种理念提出来,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讲话、论述、批示60多次,特别是多次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让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我理解,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放眼全球,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担当。总书记在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对亚洲乃至全球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二是着眼长远,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建议》提出的“六大目标”,其中一个就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行动计划,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切。老百姓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对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越来越关注、要求越来越高。保护环境就是保障民生,就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对矛盾的决心。我国经济几十年来一直在快车道上运行,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一些地方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导致雾霾频发、城市拥堵、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在追求发展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现在人民群众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还希望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把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记者:刚才您从我们国家发展的层面谈了绿色发展的内涵,这应该也是打造“美丽宁夏”这张名片的背景。作为兼具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省区等多重特点于一身的宁夏,在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李建华:宁夏在推进绿色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矛盾还是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全国也比较普遍,但在宁夏尤为突出。

宁夏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省区,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宁夏又是一个煤炭大省,产业结构以煤电、煤化工为主,能源消耗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同时,宁夏素称“塞上江南”,有美丽的贺兰山、六盘山,生态环境比较好。我们既要促进发展,也要降低能耗,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遇到的问题,从客观上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宁夏的产业特别是工业倚重倚能特征明显,资源利用率比较低,附加值也不高。目前宁夏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为65.6%,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区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近80%。我们的煤炭资源按照现在的开发进度,到2020年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二是节能减排压力大。“十二五”时期,我们总体上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但能耗水平还比较高,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是全国的2.8倍、2.7倍;每吨标煤创造的GDP只有全国的35%。“十三五”时期,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会持续加大,宁夏面临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三是水资源匮乏。宁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1.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3;到2020年水资源缺口10亿立方米,目前还有4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同时,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7.8%。四是环保基础薄弱,全区32个工业园区中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仅有11家、占34%,与严格的环保要求还不相适应;环境监管、监测、执法能力滞后,执法不严、偷排漏排问题时有发生。

从主观上讲,主要表现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发展理念还不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有的认为宁夏能源资源丰富,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机会大量开发;有的缺少规划限制,存在资源浪费情况。以水为例,宁夏的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我到农村去调研,发现有些地方农业灌溉依然是大水漫灌,对比以色列,农业采用的是滴灌、微灌,靠科技使沙漠变成了绿洲。如果我们不改变依赖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增长模式,就会把祖先留下来的水、土地、煤炭等资源用光,子孙后代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记者:刚才您提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在宁夏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矛盾,宁夏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建华:这些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我们依然顶住压力,严守生态环境的底线。

一是强化认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一方面,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环保意识,抓发展、搞建设、上项目,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要发臭的GDP。这两年,我们先后将13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涉及投资46.8亿元。另一方面,引导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是制定规划。去年我们编制了《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划定生态、耕地、水资源三条红线,推动形成了主体功能区,哪些区域能开发、哪些区域限制开发、哪些区域禁止开发,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以省为单位编制这样的规划,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为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稳定性,我们通过人大立法,确定了《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法律地位;我们还成立了规划办,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督促检查,确保规划落实,使宁夏的城乡发展和建设步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三是转型发展。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加大钢铁、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推进煤化工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坚决压减和淘汰落后产能。这两年我们发展的云计算、现代纺织、清真产业,既增加了GDP,又没有污染,改善了轻重工业比;还有节水农业,包括枸杞、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都尽可能采用喷灌、滴灌,真正节约利用了水资源。另一方面,加大节能减排和“三废”治理力度,逐步消化旧账、不欠新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与国家讲条件,自我加压,一年接着一年抓,成效也比较明显。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5年保持Ⅲ类以上水质,宁东基地的煤电项目全部采用60万千瓦级以上超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煤耗、水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基本上实现了零排放。

四是造林增绿。一方面,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绿化美化、移民迁出区等生态修复工程,打造沿黄城市带绿色景观、贺兰山东麓生态产业、中部干旱带防风固沙和六盘山区域生态保护“四大长廊”,累计退耕还林1305.5万亩,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一些地方植被逐渐恢复,十年九旱的中南部地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这些年降雨量逐年增加,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坚持防沙、治沙、用沙有机结合,沙化土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的2475万亩减少到1743万亩,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治沙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是铁腕治污,对环境污染零容忍,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环境、偷排漏排的,不管涉及企业规模多大、产值多高,都坚决依法惩处。前年我们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永宁县药企污染问题和永二干沟进行彻底整治,先后投入近4亿元,使昔日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龙须沟”变成了美丽的徕龙公园。去年,我们对中卫市工业园区化工企业污染问题,第一时间反应,永久性关闭涉及企业,对造成的污染全部进行规范处理,对环境违法企业处罚金500万元,对21名相关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了责任。

记者: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仍是最大的任务。刚才您介绍了宁夏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的做法。下一步,宁夏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李建华:在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美丽宁夏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要把绿色发展落实到“四个宁夏”建设中,体现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一是要创新理念。对宁夏这样的西部省区来讲,发展始终是最大的任务。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追求GDP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宁夏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追赶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无论困难再多、压力再大,抓发展的劲头不能松、力度不能减;另一方面,必须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要创新方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我们到国外去,看到法国人都开小排量汽车,日本人均住房面积比北京、天津小,有些国家的主要建筑用钢铁,拆了可以回收利用。但我们很多中国人追求开好车、住大房子,大量的建筑都是水泥建筑,拆了全是垃圾。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和转变,实现绿色发展。比如:我们发展光伏发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就是为了减少对一次能源的依赖;发展新材料产业,包括研制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还有产品包装,既要美观大方,还要环保实用。我们要通过一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人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三是要创新制度。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新《环保法》的规定,创新绿色发展的相关制度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企业节能指标完成情况与享受阶梯水价、差别电价、绿色信贷挂钩制度,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和违反生态红线问责制度,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制度,等等。这里面,激励机制特别重要,最能发挥引导作用。比如国家鼓励推广电动汽车,但充电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能把充电桩安装到每一个小区里,安装到每一个停车场里,安装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老百姓开电动汽车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就需要制度设计,只有把电力、城市建设等相关部门和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行。

总之,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加快美丽宁夏建设,把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宜居宜业这张名片打造得更加靓丽,以宁夏小气候、小环境的改善,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