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启示

 时间:2016-01-14 09:18:00 |  杨小波 陈晖 | 字体:【 】| 阅读: 132

2013年9月18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主席会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2013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召开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至今已召开了42次,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广泛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协商座谈,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以“双周”为时间间隔,融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一体,实现以界别为基础、专题为内容、对口为纽带、座谈为主要方法的特殊会议协商形式,起到了增加协商密度、增加交流力度、增加共识程度的作用,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一项创新。

做好计划。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政协制定了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对年内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2次专题协商会等重要协商活动作出安排。在此基础上,又对全年2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前作出计划,明确了会议议题、具体时间、承办单位。全国政协对各类协商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增强了全年总体工作部署的科学性、规范性、指导性,使得不同大小、不同规模、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各项协商活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交替进行、有序展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年计划也使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提前针对所承办的会议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开展深入调研、认真准备发言,将会议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扎实,保证“双周协商座谈会”有更高的质量。

选对题目。42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一会一题,实践证明选题是会议成功与否的关键。从共性上讲,政协会议的协商议题都应“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符合上述要求,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哪方面问题作为“双周协商座谈会”内容都是适合的。反之,若选择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的清谈闲话,就没有尽到政协履行职能应有的职责。同时从个性上讲,与政协全体会议的“全面协商”、政协常委会议的“重点协商”、专题协商会的“专题协商”在人数和时间都很不相同,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要在短短3小时以内把问题谈透彻、论完整,它该选择哪些具体问题是有特性、有规律可循的。

从实践经验看,大会大题目、中会中题目、小会小题目,量体裁衣、会题相宜是一个基本规律。“双周协商座谈会”成功选题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要小。题目太大,比如“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就较难驾驭,容易谈大、谈空、谈虚、概念化。题目较小,比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就较易把控,能够谈深、谈实、谈全、可操作。选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问题”,研究突破后促进“大问题”得到解决,是“双周协商座谈会”选题的一个成功经验。二是切口要窄。比如若是全面讨论雾霾和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其众多影响因素在半天内难以厘清,但将这个问题切口在“汽车尾气治理”上,则容易进行集中讨论,甚至聚焦出黄标车对大气污染的“突出贡献”问题,促使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找准委员。“双周协商座谈会”层次高、规模小、议题专,要想会议开出好的效果,就要把问题谈得全面透彻,因此找准到会发表意见的委员至关重要。首先,要找准与议题利益相关的各方面代表人士,以便从不同利益出发分析问题,避免过分偏重某方面而影响对总体利益构成的判断。其次,要找准对议题有专门研究和深刻认识的委员,以便对议题进行深入实质的讨论,而不是一般性停留在问题的表层。再次,要找有独到见解的委员或专家,广泛汇集各方智慧,把座谈会开成“群言堂”,推动不同观点的交流融合,不断深化理解、减少分歧、增进共识。

邀请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应该是上述对该议题有最密切关系、有最强代表性(党派、界别、民族、宗教、阶层)和有最深入研究的人。这样的与会者怎么找?我们应该放宽视野,通过专门委员会、各党派团体、政协各界别以及地方政协等渠道寻找,也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使委员们了解“双周协商座谈会”,让他们也能顺利找到会议组织工作机构。我们应设法为委员的知情、参与、履职创造更好的条件,组织和动员更多的委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双周协商座谈会”各阶段的工作中来。

搞好调研。“双周协商座谈会”会期虽只有半天,但也必须有扎实的调研成果作为支撑。调查研究是开好“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环节,在选对题目、找准委员之后,不是简单邀请委员到会一谈了事,而是要带着问题组织相关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听取意见,结合议题继续认真作调查研究,以全面掌握情况、深入分析问题、进行科学论证,进一步总结事物规律、深化原有认识,从不同侧面形成更新、更深、更正确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议政建言的质量和水平,真正形成一批有价值有见地的会议成果。

组织会议。开好“双周协商座谈会”,真正做到讨论“热烈而不对立、交流真诚而不敷衍、批评尖锐而不极端”,还需要有良好的会风和严谨的组织。首先,要营造平等协商、真诚坦率的会议氛围,破除妨碍畅所欲言的习惯和做法,鼓励与会者讲真话、讲实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坦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做经验介绍或工作汇报式发言。其次,要倡导与会者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再次,要提前同每位与会者就发言时间做明确沟通,精确控制会议发言不超时,确保每位到会委员和专家都有机会发言,并给到会部门负责人预留相应的互动时间,创造协商交流的充要条件。最后,要尽可能为与会部门负责人提前提供委员发言要点信息,以便他们在会上更好地做你来我往、有的放矢的答问互动,真正实现协商交流、增进共识的目的,避免出现委员专家和部门负责人答非所问、各自表述或互不相干的窘况。

落实成果。“双周协商座谈会”产出的成果,是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会议承办单位把会上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地整理出来,通过《政协信息》反映上去,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开来,只是会议取得成功的第一步,还需要追踪落实这些意见和建议在党政部门决策中,在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什么作用,哪些意见和建议被采纳落实了,哪些意见和建议实施条件还不成熟,哪些意见和建议还不够正确。还可考虑将会议共识和主要意见和建议形成《“双周协商座谈会”纪要》,为追踪成果提供载体,以便更好促使会议成果落到实处,激发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帮助委员检验认识、校准认识、深化认识,不断提高议政建言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系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会议处干部)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