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国家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学者和公民的关注。如何对一个国家的治理状况进行评估,首先就需要建立一套治理评估的标准体系,这样才能正确客观地判别一个国家的治理状况,才能肯定这个国家在治理上做出的成绩,发现治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对各个国家治理的优劣进行比较。只有通过治理评估,才可以发现治理的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明确治理改革的方向,从而推动和引导国家的治理改革。通过对国家治理状况的评估,人们还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之间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制方面的异同,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治理特色,拓展国家间的治理合作。
据世界银行有关部门统计,目前经常使用的治理评估指标体系大概有14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标”,联合国人类发展中心的“人文治理指标”,以及经合组织的“人权与民主治理测评”指标体系等。
“全球治理指标”是一个在国际上研发较早且应用非常广泛的测量世界各国治理状况的项目,该项目由世界银行和布鲁金斯学会共同开发研制,自1996年起每年发布一次有关世界各国治理状况的报告,目前该报告所涵盖的国家已达到215个之多。这一指标报告采用32个全球性调查机构的35个世界性数据源中与治理相关的数百个变量,从而构建了测量公共治理的6大指标维度,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世界大多数公共组织、商业信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专家以及民调公司所调查的成千上万的个人对各国治理状况的看法,客观充分地评价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治理能力。这一评估体系不但为世界各国政府提供了决策方面的参考信息,而且也为各国学者搭建了一个可对各国政府治理能力进行跨国和跨时比较研究的平台。现在这一指标体系已成为国际上最为全面的公共治理指标体系,并越来越广泛地被各国政府决策者、专家学者、记者、风险评估机构和多边援助机构所使用,成为他们在进行跨国和跨时治理研究时的首选工具。
目前,学者们对于“治理”一词的定义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的看法。有些定义比较宽泛,几乎涵盖了所有事物,另一些定义则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管理的问题上。世界银行在“全球治理指标”报告中将“治理”定义为“国家权力得以实施的规则和制度体系”,这一定义介于“宽”与“窄”的定义之间。正是围绕着这样的定义,该报告从3个方面对各国政府的治理能力进行评估,它们分别是政府选举、管理和更换过程,政府有效制定和实施合理政策的能力,公民对政府的尊重以及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交流互动的状况。
“全球治理指标”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数据来源广泛,其数据主要来自4个方面。首先,来自民调结果,例如,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管理发展研究所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商业环境与企业表现调查”、盖洛普的“世界民意调查”和拉丁美洲/非洲/美洲“民主动态调查”等。其次,数据来自多边发展机构的国家问题分析专家,这些机构包括欧洲银行、非洲发展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再次,数据还来源于一些非政府组织,如贝塔斯曼基金会等。最后,相当比例的数据(2009年占到了整个数据的38%)来源于一些专门提供商业信息的机构,例如,经济学人智库、环球透视和政治风险顾问公司等。该体系的第二个特点是其采用了“不可观测成分模型”方法将相关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值处理,从而加强了每一个数据源的精确度。第三个特点是该体系为各国的分数添加了“误差幅度”,这一参数对于进行跨国和跨时比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全球治理指标”网站还提供了所有数据源的数据,所以这一数据库现已成为治理研究方面的最大的跨国数据库。
“全球治理指标”体系除了上述特点和优势外,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完善之处。首先,就民调数据而言,不同类型的被测者在对待同样的现实问题时可能会因理解上的差异给出不同分数。其次,主观的评估数据可能会因“治理”以外的因素所导致,例如,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近期经济表现状况都会影响被测者对这个国家治理能力的看法,而这一评估体系最大不足还在于,它的本意是希望依据一套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对世界各国的治理状况进行测量,从而可以使得世界不同国家之间有一个衡量治理状况的共同尺度,可这个优点也恰恰是它的最大不足,因为各民族国家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难用一个普遍标准加以测量。而且其评估体系也多为西方专家学者研制,即使研制人员主观上努力想做到“价值中立”,最终的评估标准难免受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鉴于“全球治理指标”体系中存在的这些不足,需要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建构更加合理的治理评估体系的研究中,争取建构一个基于国别并可以将治理评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评估体系,这样的评估体系既能体现出国际社会和全人类对民主治理的共同价值追求,又能充分反映每个民族国家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现在一些国际组织机构联合一些主权国家正在朝这一方向努力,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我国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争取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科学、客观、全面的综合测量各国治理状况的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