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向总书记“点赞”的党员看齐

 时间:2016-01-26 14:17:00 |  任和平 | 字体:【 】| 阅读: 135

近些年来,有数十位党员干部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那些被点赞的人中,既有县委书记的榜样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也有“四有”干部的楷模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既有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也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全国劳模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还有不当将军当农民的老红军甘祖昌及其妻子龚全珍,以及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李林森等。这些被点赞的党员干部,都是既干在一线、走在前列又为民、务实、清廉的人,都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党和人民信得过的时代先锋。

认真学习研读习总书记点赞的那些人的先进事迹,深入剖析其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境界和求真务实的一言一行,不难发现,这些先进典型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是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那些被习总书记点赞的先进典型,就符合这样的标准,他们坚定信念、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他们笃行宗旨,不忘党员身份、永葆革命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老红军甘祖昌不当将军当农民,是新中国第一人,他曾经说过:“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身为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甘祖昌多次向上级申请回乡务农,后来全家11口人从新疆到江西,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有8只笼子,里面装的是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甘祖昌的妻子龚全珍回忆说:“当时走得急,生活用品老甘啥也不让多带。到了莲花,乡下蚊子多,买蚊帐、买被套的布票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回乡务农的甘祖昌在生活上十分节俭,虽然他每月工资有330元,可他把工资的三分之二用来为乡村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先后参与建设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

其次是知难而进、艰苦奋斗。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和挑战在所难免。面对困难、问题和挑战,是退缩、逃避或是屈服,还是越挫越勇、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作风。焦裕禄就是一位不怕艰险、坚忍不拔、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的共产党人。当年在任用焦裕禄之前,组织上曾物色过几个兰考县委书记的人选,当组织上找其谈话时,几个人都找各种借口不愿赴任,有的人甚至还哭鼻子。身患肝炎的焦裕禄完全有理由不去兰考这个穷县当书记,可他没有向组织讨价还价,还说感谢党把他派到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他还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决不离开那里。走马上任后,焦裕禄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开拓精神,带领兰考人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在兰考虽然只有470天,却带领全县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

再次是求真务实、勇创大业。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一传统和作风在那些被习总书记点赞的党员干部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他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他们坚持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他们坚持调查研究,勇于攻坚克难,积极开拓创新,敬业奉献、勇挑重担、勇创大业。原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于1986年上任伊始,就针对寿光实际,集中力量五年办了三件事。一是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起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把蔬菜大棚技术推向全县、全国,引发了全国的“绿色革命”。二是组织了寿北开发,在盐碱滩涂上开发出15万亩虾池、20万亩盐田、60万亩棉田,一举改变了寿光经济“半身不遂”的状况。三是掀起“工业革命”,选用一批能人,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这三件事,解决了全县老百姓的致富问题,打下了全县工业体系的底子。在1986年,寿光县、乡、村工业企业只有303家;到了1991年王伯祥离任时,全县企业数量上升至4854家,总产值翻了三番,利税增长了近十倍,寿光的综合经济实力进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

第四是心系群众、为民谋利。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党员特别领导干部,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作亲人,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那些被习总书记点赞的党员干部的共同追求。他们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真心诚意为民谋福利。上世纪六十年代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吕玉兰,先后在东留善固村、临西县委、河北省委、正定县委、省农业厅当过领导,她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在哪里工作,始终不改质朴本色、赤子情怀。吕玉兰曾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参加劳动不能忘,艰苦朴素最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保持本色第一桩。”吕玉兰没有空喊口号,而是拿出了实打实的行动。当年作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农业合作社社长,吕玉兰带领妇女造林队冒严寒、斗风沙,苦战三年,硬是栽下11万棵树。她和干部群众齐上阵,起早贪黑、连续奋战,挖河引水、平整土地,使“穷沙窝”变成了“米粮川”。

第五是遵规守纪、廉洁奉公。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诱惑和考验无时不在。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党规党纪,筑牢拒腐防线,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德,只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只有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原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干净做人、清廉做官,被称颂为“东山翻身解放的带头人、幸福富裕的奠基人”,“共产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在工作和生活中,谷文昌始终做到严于律己、为民掌权,从不以权谋私,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1956年7月,一位回乡探亲的海外华侨送了一部小旅行车给县委,以便让谷文昌下乡有车坐,他却把车分配给县公安局。1962年,谷文昌的大女儿高中毕业,他也没有利用职权为女儿安排个好工作,而是让大女儿到一个单位当临时工。1976年,谷文昌的小儿子高中毕业,按政策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参加工作,可谷文昌执意要儿子到县知青点锻炼。谷文昌还不允许家人骑公家配给他的自行车,不让自己的亲属占一点公家的光。

那些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党员干部,立于时代的精神高地,展现了共产党人朗如日月、清如水镜的人格力量,树立起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他们是一座座精神丰碑,是引领党员干部奋力前行的行动指南。总书记点赞的党员干部,是全党学习的楷模。学习先进、见贤思齐,党员干部要以那些被点赞的先进典型为镜,时时对照自己、鞭策自己、督促自己,以先进为标杆,以典型为路标,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勤政廉政、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作贡献。

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总开关”,是事业成功的“源动力”,是拒腐防变的“防火墙”,是干事创业的“导航灯”。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党员干部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每一名共产党员,从他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对党作出了郑重承诺,共产主义信仰就是自己不改的初衷、不懈的坚守和不变的承诺。当今社会,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无处不在,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患上“软骨病”或“总开关”出问题,就会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道德上堕落,最后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坚定的理想信仰不会天然产生,需要不断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牢记党的宗旨,倾情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根本使命。党员干部要有一种使命意识,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把自己当公仆,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至上,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带着感情、怀着诚意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党员干部都来自人民,只有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万事民为先,党员干部有了这样一种为民情怀,就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主动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多说群众想说的话,多办群众想办的事,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坚持扑下身子、干在一线,多做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的事,与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说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

三、弘扬光荣传统,践行优良作风。我们党在锻造传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滋养和激励着中华儿女和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敢于胜利。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革命“传家宝”不能丢,今天的共产党人要从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提振信心、激发热情、再创新业。

过去物质条件是那样的艰苦,许多党员干部却能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而人民群众正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看到了革命成功的希望,再苦再累也愿意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坚定不移跟党走。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贪图享乐。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全力筑梦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弘扬光荣传统,更加需要践行优良作风。我们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等优良传统,深化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推动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四、保持清正廉洁,争作勤廉表率。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清正廉洁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共产党的干部因为在先进性和纯洁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清正廉洁方面也就有着更严的标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勤政为民是天职,廉洁自律是底线,底线不守则天职无存。只有坚守廉政这条底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干事,才能保有勤政的资格,筑牢勤政的根基,把住勤政的方向。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做好人必须要守规矩、有底线。党有党规,国有国法,在党的队伍中,不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没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党员干部要淡化做官意识,培育公仆情怀,把清廉铭记在心,将贪欲踩在脚下,将责任扛在肩上。要注重自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要注重自励,为政不移公仆之心;要注重自警,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共产党人要始终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自觉做到廉洁奉公、秉公用权,对权力有敬畏之心、对组织有感激之意、对人民有感恩之情,既要干事,又要干净,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五、加强实践锻炼,提增能力水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都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无数事实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经受磨炼,以实践为课堂,以群众为老师,才能开阔视野、增长才智,才能顺利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在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高不高、业务能力强不强,不仅与其自身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任职经历有关,也与其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工作落实能力等有关。实践出真知,党员干部的智商和情商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是其实践磨砺的结果。因此,加强实践锻炼是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实践锻炼,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主动到工作第一线去,到艰苦基层去,到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老老实实向基层群众学习,认认真真在实践大课堂里学习,通过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养成良好作风。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