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自主创新建设网络强国

 时间:2016-02-02 13:16:00 |  记者 潘玥斐 张清俐 | 字体:【 】| 阅读: 179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保有量达到1636万,成为全球注册保有量第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当今中国正在向互联网强国稳步迈进,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升级”是具有系统性的整体工程,如何打造这一系统升级工程?记者进行了采访。

为经济社会转型提供新动力

“在互联网时代,一定意义上,网络安全则国家安全,网络强则国家强。”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告诉记者。互联网信息化将世界各国结成命运共同体,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的观察,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化、网络化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渗透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加快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直接影响未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

从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生需求来看,网络强国战略同样是重要的助推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方式进入历史性拐点,推进网络强国战略,有可能为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提供新的强大动力。”汪玉凯表示。

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事务

相较于其他国家提出的单一性发展目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中国的网络强国战略构建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整体,其中贯穿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既是互联网发展的指南,也是互联网发展的特征,鲜明地体现出互联网发展理念上的“升级”。“尤其‘共享发展’这一理念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思维,将会引领全球的发展。”

受访学者表示,网络强国离不开网络安全提供足够的保障手段和能力。网络经济、网络社会安全、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权保护、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秩序等,都要置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之下。

美国2012年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该战略提出,如果美国的网络受到攻击,他们将动用武力进行还击。汪玉凯认为,我国要成为网络强国,就必须制定网络强国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相关事务,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方面,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以制度支持网络强国建设

基础设施与过硬的技术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指标。汪玉凯介绍,打造世界领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规模、宽带普及率,与网络相关的信息产业的竞争力,网络安全的承载能力等。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建设和应用方面,同样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受访学者提出,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网络大国,但与网络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等方面制约着网络强国建设。“建设网络强国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国全方位努力和协调,以创新作为驱动力则有望从制度和人才两大关键要素上突破瓶颈。”李良荣表示。

姜奇平认为,未来亟须完善协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技术创新针对的首先是信息产业及其主导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供给的角度加强实力,使短板成为强势。服务创新长期以来是中国的强项,未来更需要继续扬长避短,通过“互联网+”将这种优势渗透到各行各业。而这两个方面的创新也为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很多领域实践已经先行,理论创新还亟须跟上。

我国已明确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可能性。“推动这一行动计划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形式,为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汪玉凯表示,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和国产化战略,亟须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维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以创新为驱动力,把建设网络强国当作国家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这需要制度安排。”李良荣提出三个层面的构想:首先,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对网络的核心技术,比如网络安全,集中精兵强将集体攻关;其次,以国家课题名义要求互联网巨头承担重大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再次,助力小型公司和个人创新,鼓励新技术不断问世。

同时,受访学者对完善和建立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网络治理能力提出期待。李良荣说,建设互联网强国决不仅仅是技术上强势和领先,同样应该重视对网络的治理,安全应成为互联网治理的基本目标。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