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一词如今已成为网络中的高频词汇,过去形容物,现在则越来越多地形容人,比如“格局决定高度”、“兴趣越多格局越大”。综合来说,人的格局主要指人的境界、眼界、气场、胸怀,从中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家庭观和学习观。
既然有格局一说,就必然有大格局和小格局之分。大格局的人心胸宽广、豁达开朗、眼界高远,能够以大尺度谋划事业、规划人生;小格局的人鼠目寸光、锱铢必较、牢骚满腹,受不得半点委屈。在工作中,大格局的人待人宽厚、乐于奉献、自重自律,不会被利益或迷惑,小格局的人为人刻薄、精于算计、贪小便宜,绞尽脑汁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作为党员,无疑要选择大格局。具备大格局,才能保持清晰的工作思路,从容应对不同的任务和挑战;才能主动顺应形势的变化,做党的事业的推动者;才能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品行修炼,在道德品质上以身作则。格局蕴藏于内心,融入于精神,虽然不如外表那般直观,但也无时无刻外化于一言一行中,大的格局表演不出来,小的格局也掩饰不住。作为一名党员,构建自己的大格局要从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作风入手,使自身的品行承载得起大格局,具体地说要注意这三点。
其一,追求多元化。如果把钱、权作为孜孜以求的对象,用过分功利的方式追求目标,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这样的格局必然不大。除了职务、收入等表象的事物,同事的称赞、群众的满意、队伍的团结、单位的和谐、家庭的幸福以及个人的快乐都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应当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追求多元化,才能丰富人生的内容,增加人生的重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即便偶有失意时也能感到“东边不亮西边亮”。也唯有追求多元化,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出现在钻牛角尖、撞破南墙不回头的“任性”行为,在顺其自然中充分感受工作和生活中的乐趣,提高人生的质量。
其二,不做无意义的比较。个别人喜欢拿自己的职权、收入同他人进行对比,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收入、职位、权力等已经成为衡量成功的绝对标准。这种比较有百害而无一益,它让比得过的人享受虚荣的乐趣,让比不过的人徒增烦恼、心生嫉妒,同时还滋长了社会的功利之风。作为党员,要知晓什么东西值得比、什么东西应当比、什么东西不可比,精神可以比,幸福可以比,贡献更值得去比,但对于庸俗的身外之物,越是比较格局越是小,越是比较心胸越是狭隘。在这种问题上,党员应当做到行为上不做比较、情感上不愿比较、心理上不屑比较,让这一低俗风气没有它的“消费市场”,让热衷于比较的人找不到比较的对象。
其三,放低姿态。心高气傲者难有大胸怀,唯我独尊者难以认同他人的意见,目中无人者难以看到别人的优点。构建大格局,放低姿态很必要,谦逊内敛的风格有助于开阔眼界,虚怀若谷的品质方能承载更多人生的价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当做到不争名逐利,不颐指气使,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把心思放在经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从细节中发现乐趣、收集感动,而不能整日致力于得到别人的瞩目和称赞。要充分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不随意指点,不卖弄才干,以欣赏万物的心态度过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拥有大格局,方可在工作与生活中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可收获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感,提高适应变化、驾驭大局的能力。作为各个领域中的骨干力量,党员应当积极构建起自己的大格局,做一个使自己幸福、使身边人快乐、使单位充满正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