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廉不廉看过年 洁不洁看过节

 时间:2016-02-14 10:04:00 |  | 字体:【 】| 阅读: 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春节前后,各地公款消费等节日“易发症”是否复发?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禁了赌酒聚餐,清清爽爽上班

秦太俊是云南曲靖市罗平县罗雄街道办副主任。说起公款聚餐,她就有点发怵。原来在罗平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到饭桌上,大家都会通过一种叫做“飞四”的纸牌游戏进行赌酒,一顿饭下来,所有人都喝得醉醺醺的。“过去只要跟工作沾点边,大家就会以此为借口拿公款出去大肆消费。到了年末,公款吃喝就更多了,理由都是五花八门的。”秦太俊告诉记者,自从作风整顿以来,除了外出时必要的工作餐之外,公款吃喝已大幅减少,赌酒更是被明令禁止。

“以前这个时候经常能看到很多人满脸通红、一身酒气地来上班,很多时候正常的工作都没有办法进行,造成的影响太恶劣了。”秦太俊说,“现在无论什么时候上班,看到大家都是清清爽爽的。而且下班之后能按时回家,节假日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孩子。”

没了白条欠款,轻轻松松过年

乌鲁木齐市一家政府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陈丽(化名)今年过了个轻松年:没有公款消费,年底也没了拿着条子来收钱的企业老板,“近两年都好很多,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不像往年,年关一到,饭店的、烟酒行的都来收钱,我们和财务一到年底就忙着应付这些,本职工作倒像是次要的了。”

在乌鲁木齐市北京路的一家酒行,总经理张芬(化名)介绍,现在整个烟酒行市场都出现不景气的现象,“我们这个行业以前主要是靠公款消费,客户只看产品的品质,对价格不是特别在意,我们的利润相对就高一些。而现在公款消费少了,客户以私企老板和个人为主,整个行业都在压价竞争,利润下滑比较厉害。”虽然市场不景气,但在商家看来也是好事儿,烟酒行以前的经营模式以“先拿货,月底或年底结账”的比较多,“现在公款消费的少了,打白条的基本已经没有了,虽然利润低点儿,但不会出现收不回账的情况了。”酒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少了迎来送往,干干净净过节

“这段时间,纪律要求基本上逢会必提,短信、微信也时常发出通知提醒。”合肥市庐阳区纪委常委季海礁介绍,节日前后,反复强调、打“预防针”,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等节日腐败又成为紧盯对象。“每一项收支明细,要能经得起专项检查的考验。纪委人员会同审计、财务等部门人员专门挑刺儿,有没有附原始单据,明细支出是否‘可疑’,有无公款购买节礼而以办公用品等入账的可能等。”

除了明面上的检查,还有私底下的暗访。区纪委充分调动聘请的党风党纪监督员,一有行动,随机选取,不打招呼,说走就走。季海礁说:“暗访时纪委的人去多了容易被认出来,监督员多是外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去方便工作,也能比较客观地监督暗访全过程。”

“近几年,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基本上失去了生存土壤。”季海礁说,“没了礼尚往来,但却多出了几分轻松,几分清净。”(记者 李茂颖 李亚楠 孙 振)

相关链接:

基层纪检干部谈春节“官风”之变

“‘春节送礼风’不见了,干部迎来送往的少了,溜哨早退的少了,办的实事多了……”安徽省阜南县纪委第四乡镇工作室主任张彬是一位基层“老纪检”,今年春节,他向记者谈起近年来“节日基层官风之变”。

“说起干部作风‘节日病’,过去有人曾归纳为‘四多一少’:送礼多、吃喝多、评比检查多、溜哨早退多,在岗干事的少。”张彬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几年来,当地“四多一少”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张彬举例,前些年乡镇节日送礼风较盛,节前送礼、节后拜年,给上级送礼、拜年,同事之间相互拜,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并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几年,这种送礼风逐渐淡化、基本绝迹,改用走访、看望、电话、微信等健康轻松的拜年行礼方式。

“节日送礼风为什么能刹住?首先是中央倡导的新风气得人心;其次是查处动真格,收礼送礼成了高风险行为;第三通过改革纪检体制,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大大加强了。”他说。

据了解,张彬所在的“县纪委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室”,正是当地基层纪检改革的探索之一。这种由县纪委派出的基层工作机构,近距离监督数个乡镇党委、政府,并对乡镇纪委进行监督指导,解决以往基层纪检“力量不强、专职不专、想管不敢、愿管不能”等问题。

“在外部监督压力的持续作用下,不少干部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张彬发现,越来越多的乡镇领导开会时劝诫下属过节不要送礼收礼,把本职工作干好,就是对上级最好的支持。

不仅送礼风,张彬总结,近年来基层干部节日作风在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溜哨早退的少了,坚守岗位成常态。以前一过腊月二十,不少干部的心思就不在工作上了,有的来签个到就回家办年货,有的上午在下午不见人,乡镇政府唱起“空城计”。今年除夕前一天和大年初四,张彬不打招呼对辖区内5个乡镇的干部值班情况进行了两次抽查,发现80个岗位中在岗率达97.5%,2名不请假外出干部被通报批评。

大吃大喝的少了,务实健康成风尚。以前每到春节前后,各种单位聚餐、上下级吃请较多。现在县城执行公务要求“同城不招待”,下乡在食堂吃工作餐,干部值班24小时禁酒。总的来看执行状况较好,减少浪费,健康饮食也受到大家欢迎。

大办喜事的少了,提前申报成习惯。春节时农村返乡人员多,扎堆办喜事,党员干部中多“能人”、大户,往往大摆筵席、大操大办。张彬说,去年一名村委会主任娶儿媳妇摆了36桌,被纪检工作室抓了现行,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今年风气明显好转,党员干部家办喜事都提前申报,至今没发现一起违规行为。

托关系办事的少了,主动服务的多了。阜南是劳务输出大县,不少春节返乡人员要集中办理户籍手续、医保报销等,过去往往需托关系、找熟人,甚至请客送礼、下馆子。张彬说,这几年情况完全变了,各个乡镇都设立了行政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全程代理一条龙服务”,不用找人就能“快办、特办”。乡镇政府每年举行“接农民工回家”活动,并邀请返乡人员座谈,主动倾听想法、寻求建议。

不知不觉,今年的春节假期就要结束了。张彬告诉记者,新年上班第一天,他们还将对辖区内各乡镇的情况进行巡查。前些年,一些乡镇习惯开年第一天就搞单位聚餐,邻县某乡镇还发生过“开年宴”上一名干部醉亡的惨剧和丑闻。

“现在这样的违规聚餐见不到了,我们检查的内容也不仅是人员在不在岗,还包括有没有得上‘节日病’,在不在工作状态等等。”他说。(记者 徐海涛)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