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过年发红包的风险危机

 时间:2016-02-16 17:41:00 |  温建伦 言实 | 字体:【 】| 阅读: 138

2016年的春节尚未远去,大家在留恋举国同庆、合家欢聚的温情之际,也发现了一些新现象、新风尚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曾经,过年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现象非常普遍,但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的陆续出台,严纪律、做表率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准则,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等“老四风”问题都已销声匿迹,老百姓是拍手称赞,欣喜不已。但是,一阵红包风势头猛烈,悄然刮起,就连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时下起了红包阵雨。

2016年春节期间抢红包成为一种时尚,红包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的竞相参与,全家老少齐动员“抢”红包。据人民日报文章报道,2月7日除夕当天,共有4.2亿人参与了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个,创下历史新高,其中90后是发红包主力,共发送25.88亿个。

1114468442_14250956565931n

红包本是春节的衍生物,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希冀把新一年的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助推,不少商家为了宣传促销,纷纷打起了“发红包”的“主意”。红包的意义正在变化,其背后的风险危机更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

首先,抢红包影响除夕之夜的家庭和睦。除夕之夜是全家老小一年一次难得的大团圆,本应是一家人在欢歌笑语之中幸福地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其乐融融、亲情融融、共享天伦之乐。但是当大家都只盯着自己的手机,抢着各个商家的电子红包,一会儿咻、一会儿摇、一会儿刷,一会儿戳……忙个不停,哪还有心思认真地吃饭、看春晚,真诚地过大年呢?抢到红包的,即使只有几角钱的红包往往也是兴高采烈、激动无比,而没抢到红包的则精神低落,垂头丧气,甚至谩骂一通、怨天怨地。如此,抢红包不仅影响了一家人的过年氛围,使长辈与晚辈处于两个世界,长辈们沉浸在过年的幸福之中和对未来的期盼之中,而青少年此时此刻的关注点只在抢红包上,产生了距离,也产生了隔膜。长此以往,对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其次,抢红包带有一种赌博侥幸的心理。这与古代宋国在木桩旁边等待兔子出现的农民没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抢红包的人存有不劳而获的想法,相当于“守株待兔”,殊不知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只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没有诚实守信、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的精神,将会对国家民族、个人成长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

再次,抢红包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之大事。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倡导核心价值理念,更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和公民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加强这些价值观的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均有奠基性功能,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中国人喜爱红色,红色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春节期间发红包固不可少,但我们应该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发红包不要发过了头。

一是长辈给晚辈发红包,要有象征性的意义,“压岁钱”象征天伦之乐亲情融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聪明机灵的孩子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随着岁月的流逝被称为“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发红包送的是关心和祝福,古时的八枚铜钱就足以代表长辈的爱,因而倡导长辈适量给晚辈发红包,不能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地给晚辈发红包,长辈要引导晚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其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学勤劳的好习惯,而不是通过红包来赚钱。

二是要提倡晚辈向长辈发红包,体现亲情、感恩和孝道。红包已不再是长辈给晚辈的专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生活方式借春节快速进入乡野山村和老年长辈的生活之中,网络红包,正成为晚辈表达心意的新载体。同样,晚辈孝敬老人也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也不能过头地发红包。对长辈而言,子女的这份心意理应收下,尽管很多长辈比孩子还富有,尽管长辈们每到过年还要给小辈压岁钱,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份不同的情意,哪个都不能缺,相互还不可抵消。长辈收下这份情,是对子女行为的肯定,也是一种暗示,要把亲情和孝道这种中华民族的美德世代传承下去。如果只讲“爱幼”,不谈“尊老”,就会产生大量“小皇帝”和“小公主”,他们只会索取,不懂回报,只知享乐,不愿奋斗。给长辈发红包,即使很小,代表的却是小辈的寸草春晖,表达的是对父母的反哺之情。

三是商家企业发红包要走政府部门的报批制,不能随便乱发。政府对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活动要提倡要支持,对于部分有负面影响的红包应坚决制止。特别是在重大纪念活动和重大节日活动中,商业发红包行为不能参与进来,否则将失去重大节日和活动的意义。据悉,中纪委将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列入“反四风”的查处范围,公众为之拍手称快。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3年以来,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4934起,处理人数138867人,其中5528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公款吃请由明转暗,送礼收礼的花样不断翻新。有些人利用电子商务提供电子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进行一系列送礼“变形记”。要刹住节日“电子红包”等不法行贿受贿行为,还需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运营商、金融部门与纪检监察强强联手、协同作战、重拳出击。在揪出以电子红包等送礼歪风、并对以身试法者施予严惩的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还需要针对商家出台更加切实可行,更细致、更明确的具体规定。把“电子红包”视为不可触摸的“高压线”,以此阻挡商家疯狂逐利的脚步,阻止不法之徒利用“变形红包”伸向贪腐的手,阻拦年节送礼等不良之风的蔓延,还官场一份净土、还人民群众一片蓝天。这也是党和政府精准治理全社会的责任所在。

 四是倡导除夕之夜全家守岁看春晚。2016年的春晚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通过歌曲、舞蹈、小品、杂技、情景剧等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回顾建设小康的可喜成就,展现决胜小康的坚定信心,分享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参演人员有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圆中国梦,表达中华儿女欢庆团圆、共迎新春的喜悦之情。四个小时的节目精彩纷呈,内容积极向上,是一场非常难得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盛宴,年味十足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赞同。据央视公布的数字,除夕夜春晚直播期间的受众总规模达10.33亿。数据涵盖海内外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收视与互动的观众,国内有6.9亿观众通过电视收看了晚会直播,有1.38亿人在网上收看了春晚直播。2016年央视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达30.98%,超过2015年的29.60%。

此外,春节期间热闹的电子“抢红包”活动,还暗藏着不法分子的诈骗和支付安全风险,尽管发抢红包已成为中国春节的新习俗,但公众还是要擦亮眼睛,辨识好红包的真实身份,让红包能够代表其真实的意义,让红包成为凸显年味的载体而不是影响亲情的方式。发红包以不能伤害青少年的健康心理为准则,更不应该影响社会风清气正的好风尚。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