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韩华:全球核安全应多听“中国声音”

 时间:2016-04-01 09:07:00 |  韩华 | 字体:【 】| 阅读: 142

日前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恐怖袭击让人心有余悸,而事后媒体披露出的核设施安全问题,更不由得让人感叹,“幸亏恐怖分子手上还没有核材料!”3月3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围绕“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共商大计。核安全现在俨然已是全球关注的核心话题。

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下,防止核恐怖主义、保障核设施与核材料安全的倡议陆续出笼。奥巴马上台后更是将“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视为美国的头号安全威胁,并于2010年主办了首次核安全峰会。如今,核峰会已经举办了三次,核安全问题已经从初期的取得政治共识阶段,进入到落实阶段。

在核安全问题上,中国经历了一个从“独善其身”到“合作防范”的转变。长期以来,中国着眼防微杜渐,建立起一套严密科学的监管体制,在核安全上保持着良好记录。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在核安全问题上的合作更加深入,中国的角色也日益凸显。中国至今已参加了三次核峰会,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核安全观,即“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认为因各国对核能的利用情况不一,所承担的义务、拥有的权利、采取的政策应该有所差异。并且,国际协作应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不能以此为名损害一国的发展与安全利益。再者,消除核安全风险不应只关心管理机制是否健全等具体事项,还要找到核扩散等的深层次原因。这套系统、全面的核安全观,一方面是“中国声音”,同时也表达了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与诉求。

维护核安全,中国同样以扎实具体的措施,扮演着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一方面,中国正致力于确立新的安全技术标准、建立立法配套、向公众普及预防和应对核恐怖袭击知识、提升核物质的检测技术与核情报的收集工作。另一方面,中国与其他大国一道,积极参与核安全治理框架的构建,比如建成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向国际核安全机构提供基金支持等。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中国倡导建立了中日韩核电安全机制。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明确表达了反对朝鲜半岛发展核武器的立场,这些都表明中国正努力在地区性核安全合作上承担更多领导责任。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核安全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对全球核安全秩序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习近平主席的倡议能够得到更多国家的响应,进而大家共同努力为核能服务于全人类福祉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