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打造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时间:2016-04-06 09:02:00 |  | 字体:【 】| 阅读: 95

核安全峰会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连日来引发持续性影响。

学者认为,继2014年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后,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了落实核安全观的“路线图”,提出了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的中国方案,展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核安全治理进入“后峰会时代”

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如同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点燃希望之火。但与之相伴的核安全风险和挑战,也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于人类头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樊吉社举例说,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库统计,1993—2014年,全球共有442起涉及非授权获取核材料或相关犯罪活动的事件,714起涉及核材料失窃或丢失的事件,其他涉及核材料非授权活动的事件也有1526起。“很多证据表明,恐怖组织有染指核材料、制造核恐怖的意图。核材料的安保问题不容乐观。”

面对核恐怖主义这个全人类的公敌,加强国际合作是筑牢国际核安全防线的重要保障。始于2010年的核安全峰会,启动了国际核安全事业的助推器。在6年的峰会进程中,全球核安全治理逐步从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变成全球共同参与。作为最后一届国家元首级核安全峰会,此届峰会的收官,意味着全球核安全治理将从“峰会模式”转向“常态模式”。在“后峰会时代”,国际社会应如何提升核安全合作水平,是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赵通看来,进入“后峰会时代”的全球核安全治理,应赋予现有国际组织和机制更多的权限和资源,将其作为未来核安全国际合作的坚实平台。例如,要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协调、整合全球核安全资源;继续发挥联合国作为最大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核安全议题上的作用;推动更多国家签署并批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及其修订案,以该公约的定期审议大会为契机,推进核安全治理进程。

为核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的全球治理,国家领导人连续出席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在峰会上表达中国立场、传递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阐述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强调全球核安全治理需要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中国的核安全观兼顾了各国的权利和义务,厘清了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为各国加强核安全、国家间进行核安全合作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樊吉社说。

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就如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提出系统性主张:强化政治投入,把握标本兼治方向;强化国家责任,构筑严密持久防线;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协调并进势头;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吴莼思说,高度概括全球核安全治理中国方案的特色,就是一个“公”字。所谓“公”,首先是“公心”。在以往的全球核安全治理方案中,主导国家的通常做法是,直接以其本国利益界定国际利益,要求其他国家配合或遵循。而中国倡导的“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则将本国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主张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所有国家都要参与到核安全事务中来,彰显开放包容的精神。

吴莼思表示,“公”其次是指“公平”。中国方案强调公平原则,尤其强调要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各国国情不同,核能事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核安全挑战也不尽相同,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尊重各国保护核安全敏感信息的权利,更加稳妥地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吴莼思认为,转入“常态模式”的全球核安全治理,应以落实领导人在历届峰会上达成的共识和作出的承诺为导向,以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抓手,有组织、有规划地加以推进。“核安全峰会虽已落幕,但各国工作层的接触和合作应更加密切和机制化。在工作层建立起合作网络,将成为推进核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核安全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发展核能是各国的自主选择,确保核安全是各国应尽之责。受访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在核安全领域采取的扎实举措、不断取得的新成就表明,中国是全球和地区核安全治理中可以倚重的力量。

中国致力于完善国家核安全体系,提高核安全能力。赵通举例说,中国已将核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写入国家安全法,明确了对核安全的战略定位。此外,在核应急能力建设方面的成绩也值得称道,中国着力建设国家核应急技术支持队伍和救援力量,正在组建一支320人的核应急救援队伍。

中国积极推进核安全国际合作,贡献资源和平台。樊吉社说,2016年3月,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在北京投入运营,这是中美核安全合作的“里程碑式成就”。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全交流与培训中心,它不仅能够服务于中国核安全能力建设,还能够为本地区其他国家提供服务。此外,中国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其他国家提高核材料的安全,如中国正协助加纳改造微堆,已使其“低浓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展望未来,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强调:中国将构建核安全能力建设网络;推广减少高浓铀合作模式;实施加强放射源安全行动计划;启动应对核恐怖危机技术支持倡议;推广国家核电安全监管体系。“这五大举措件件具体、样样扎实,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吴莼思说,“这充分说明,中国不仅是全球核安全架构的建设性参与者,而且正在成为引导和支撑这一架构的中坚力量。”(记者 毛莉)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