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开宗明义,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作为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其高远立意、丰富内涵的基本铺垫,尤其是有关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的阐释,为我们从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认识其重要战略意义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今年4月《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一书正式出版(以下简称《读本》)。《读本》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丰富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精辟的阐释,为我们理解、领会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重要辅导。《读本》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新的转折点上,各种战略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国际体系进入了加速演变和深刻调整的时期。正如美国战略家基辛格所描述的那样,当今的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其中包含有四大趋势,分别是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西方世界整体性下滑、世界权势加速东移、全球性问题集中爆发。而在所有这些变化中,中国的崛起无疑是最耀眼的,被视为是“21世纪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自己,而且正在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面貌。
中国正在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
打开历史的长镜头,我们就会发现,在浩瀚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经济、科技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曾长期领先世界;但自近代以来,由于与现代化的浪潮失之交臂,中国国力逐渐衰落,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国家割地赔款,人民生灵涂炭。中国人民即使是在最危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自己对梦想的追求。1894年,正当甲午战争的战火向中国蔓延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上下求索、砥砺前行。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一度衰败、沉沦的中国终于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启了建设伟大富强国家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更是喷薄而出,让世界惊叹;2005—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成为除美国之外,又一个超越10万亿美元大关的经济体,占世界的比重达15%,相当于美国的60%。
中国的发展还伴随其他一系列闪亮的数据:2010年超过美国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同年中国实现了由中等偏下收入水平到中等偏上水平的重大跨越;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吸引外资规模。另外,中国还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国际游客最大来源国,等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快速发展势头进一步凸显,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最重要的引擎,2008—2015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读本》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在不断加强。”随着实力的快速跃升,中国更加主动参与全球问题治理,努力推动国际体系机制变革,在联合国改革、G20机制建设、世行和IMF改革及权力转移中,都成为不容忽视的参与方。到目前为止,中国不仅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而且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推动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功的主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为应对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增强,已经逐步进入国际舞台的核心地带。
中国的崛起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回顾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基本上是一部西方大国纵横捭阖的历史。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主角,大国的崛起、格局的变迁、秩序的重构基本上就是一部西方世界内部的历史。从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建立殖民帝国,到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再到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冷战;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再到雅尔塔体系,世界历史演进的主要线索几乎都是围绕着西方世界展开,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只是其中的配角。正如美国学者沃伦斯坦指出的那样,当代历史的演进就是把世界逐渐卷入核心和边缘的过程,“现代世界体系”明显地存在着中心—外围的特征,其中,发达的西方国家占据中心,具有支配地位,而广大的非西方国家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受到来自中心的支配。
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这些新兴国家原先大多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边缘或半边缘,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巨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世界上市场扩展最快的国家。这样一批新兴国家的出现动摇了原先的中心—边缘格局。美国评论家扎卡里亚用“他者的崛起”来描述今天的世界:“让我们放眼世界。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在中国台北,但很快就要被正在建设的迪拜塔赶超了。世界首富是一位墨西哥人,世界上最大的注册贸易公司是中国的。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制造的,最大的炼油厂在印度,最大的工厂全部位于中国境内。……无论从制片数量还是票房收入看,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在印度的宝莱坞(Bollywood),而不是美国的好莱坞。就连美国最大的娱乐活动——购物,也已经走向全球了。世界十大商场只有一家在美国,却有两家在中国北京。”以上一连串美国被赶超的名单只不过是信手拈来而已。令人震惊的是,仅仅在10年前,在所有这些名单中美国都是高居榜首。从古至今,我们第一次见证了真正全球经济增长,这一局面正在造就一个全新的国际体系:世界上所有国家不再是客体和旁观者,而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博弈方了。世界正在迈向一个“后美国世界”,许多国家和个人都在对它进行塑造,为它确定方向。
在扎卡里亚所描述的“他者的崛起”中,中国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改革开放以来,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而人口为其两倍的中国正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现代化进程,短短30多年,中国就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外汇储备比其他各国的总和还要多;钢产量超过全球其他十大产钢国的总和;已有210项工业产品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这一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远未结束,中国经济有望保持长时间的中高速水平增长。
总之,从中国与世界关系历史性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正如《读本》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也在不断向我聚集,可预测的风险和不可预测的挑战同时增加。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一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站在时代高度,纵观世界大变局,结合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高屋建瓴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为我们抓住战略机遇,防范战略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我们要树立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大局意识,加强统筹协调,行稳致远、善为善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