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互联网发展态势可谓“变化铺天盖地而来”。本文选取三个视角作梳理,并提出一些认识。
一、顶层战略部署直指媒体融合和移动互联网
顶层战略部署注重把互联网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直指媒体融合和移动互联网。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1月,中宣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提出,顺应移动化大趋势,确立移动优先发展战略。
顶层战略部署正在推动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推动移动互联网加速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
二、主流媒体和报业集团加速转变为移动优先的全媒体机构
近几年,主流媒体和报业集团都开始了融合发展的探索。今年以来,形势可谓“忽如一夜劲草生”。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发起的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上线,与新浪微博、一直播合作建设;新华社客户端3.0版上线,打造新的新闻样式“现场新闻”;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移动网”上线,全国37家省级、计划单列市广电机构与中央电视台签约入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地方主流媒体也都在加速发展融媒体。总体看,主要着力两大方面:一是,建立“中央厨房”,从内部组织机构和策采编发流程上下功夫,推进报、网、微、端深度融合发展;二是,主攻移动端,加强融媒体内容生产,创意现象级移动端产品,打造品牌化移动端平台。
在网络数字技术和技术工具“市场化供给”日趋繁荣的形势下,“终端、平台只是个筐”,竞争力决定于“往筐里装什么、怎么装”。大型传统主流纸媒通过“借技发展”,可以不经过首先办好“桌面门户网站”阶段,而是“直接跨越”到主攻发展“移动端”阶段,加速转变为移动优先的全媒体机构,并且有可能依靠内容策划、专业生产和创意的历史优势,迅速赢得富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直道超车”。大型传统主流纸媒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方向性影响值得观察。
三、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阶段”
在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的推动下,移动端正呈现“社会化普及”态势。一是,人在“移动端”。移动互联网的泛在、连接、智能、普惠等优势突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泛普及的应用,年轻人更是将移动端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桌面门户网站的用户规模在缩小。二是,“人人”都在办“移动端”。商业网站在“办”,新闻网站在“办”,党政机关能“办”,社会机构、企业在“办”,单个个体也在“办”。三是,“移动端”形态多样。新闻客户端、综合类客户端、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手机网站、手机报、移动视频、网络电台、网络社区、即时通信工具等不断涌现。四是,“移动端”争夺信息入口。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即时通信工具正在成为主要信息入口,聚合类平台、自媒体公号、移动直播(微直播)、网络社区正在成为舆论生成发酵源头,金融、购物、娱乐、打车等技术应用服务平台进行“跨界”发展、纷纷加载新闻信息。五是,“移动端”内容样态不断出新。直播、互动、微视频、微电影、微网剧、动图、全景影像、VR、AR、H5、动漫、卡通、表情包、大数据等样态新闻信息产品层出不穷。
中国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后的20年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第一阶段”。当今,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阶段”。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正在发生从“桌面门户网站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深刻转变,信息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加速重构,“移动端”载体正在成为信息传播“发源地”和舆论生成“发酵地”。相较第一阶段,“移动互联网阶段”的发展对个人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刻,将加速重构“人的感受”、“人的认知能力”、“人的判断能力”和“人类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