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美好健康的生态环境,每个人都心向往之。
民之所愿,政之所为。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据统计,习近平在各类场合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人民论坛网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十大金句”。
1.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
2.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3.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
4. 真抓生态环境,就要对领导干部追究责任。
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主要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真抓就要这样抓,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5.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6.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 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指出
7. 加强绿色发展,去掉生产紧箍咒。
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习近平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
8. 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
9.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
10. 将来可以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
现在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不好,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将来可以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