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梁冠第: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时间:2017-09-01 13:25:00 |  梁冠第 | 字体:【 】| 阅读: 155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这一重要指示,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应紧密结合部队工作和官兵思想实际,着力解决教育接地气不够,说不到官兵心坎里,激不起思想共鸣,找不准穴位、打不到点子上等问题,真正使教育更好地与时代同步,与官兵思想同频共振。

讲好“理”,注重思想启迪

讲好道理,使官兵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也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环节。当前,官兵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要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其特点规律、因势利导。

把真理讲实。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是我军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就要把真理讲实,使其接地气、暖人心。如果只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不注意贴近生活、联系现实,不注重对象身份、千篇一律,官兵就难以吸收消化。因此,要结合官兵身边的人和事来讲,借助事实阐释真理,有的放矢增强实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切实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

把常理讲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讲大道理,而且要讲平常理,立身做人、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必须常讲、讲透。常理人人都懂,因此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常理不常讲,就容易被淡忘。例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关乎立身,勤奋进取、勇于担当关乎立业,这些常理直接影响到官兵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尤其在“兵之初”教育中,如何把这些常理讲深讲透,扣好官兵“第一粒扣子”、端正官兵第一步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使情理相融。情和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有了情感,说理才有基础。有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常常不是因为理不足,而是由于情不够,激不起官兵的情感共鸣,教育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所以,政治工作干部应该做到融理于情、情理结合,根据教育对象、内容、目的、时机和场合的不同,通过契合的表达方式,让道理富有真情实感、易于接受、暖人心田。

说好“话”,做到润物无声

语言是政治工作干部向官兵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官兵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能不能说好“话”,事关教育者能否赢得群众、取得教育成效。

说“俗”话,力求通俗易懂。青年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育中应杜绝追求遣词造句、舞文弄墨,而应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简洁明快的大众语言、通俗语言,把大道理讲清楚、小道理讲明白。特别是要善于用兵言兵语讲述兵的故事,用冒热气的内容、接地气的话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从而消除与官兵之间的距离感,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说“心”话,力求饱含感情。教育要想触动官兵的思想和灵魂,就要与官兵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教育中注入积极的情感因素,用饱含感情、催人奋进的话语去启发、感染和引导官兵,使官兵在强烈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善用平等尊重的语言,结合自身经历说出感触最深的话语,与官兵真情交流、真诚互动;真情解答官兵心中的疑虑,真心化解官兵遇到的困难,解开大家思想的“扣子”。

说“新”话,力求形象生动。形象才会生动,有新意才有吸引力。在开展教育时,要学会用名言俗语、用时代语言、用形象比喻,使“枯燥乏味”的道理变得“美味可口”。当前,网络流行语正在渗透到部队官兵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在教育中适当地用一些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可以拉近与官兵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育效果。

用好“法”,紧跟时代步伐

随着官兵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增强,单靠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官兵的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手段方法。

整合教育资源。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者要注意融合借鉴,既要充分发挥部队教育主阵地作用,又要运用好社会资源;既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干部教育主力军作用,又要广泛调动广大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既要充分运用好上级下发的各种教育资料,又要注重从大众传媒中搜集教育素材,增强教育的鲜活度;既要充分利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等大的教育资源,又要注意运用身边事、身边人来教育官兵,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优化教育环境。大力弘扬官兵中的好人好事,旗帜鲜明树正气、刹歪风,公道正派地处理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热点敏感问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问题,建设和谐的人际环境;广泛开展读书成才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建设健康的文化环境,官兵自然真心支持工作、诚心接受教育。

改进教育手段。针对不少青年官兵“网龄比军龄长”“入网比入伍早”的实际,认真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用好用活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授课、网上交流和网上谈心,特别是要准确把握“微时代”脉搏,充分借助“微元素”优势,大胆尝试“微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时代性。

(作者单位:72705部队)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