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前 学在先 当模范 做表率
——郑荣胜同志在杭州市劳模工匠协会工作交流会暨市劳
模工匠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郑荣胜
2020年11月16日
今天的会议,可以说是 “三会合一”。
一、理事会
今天劳模工匠协会理事会主要是两项内容,一是修改
章程,对理事会章程增加了“加强工运史的研究”的内容;二
是增补了理事和副秘书长。
之所以增加“加强工运史的研究”这一内容,主要是基于
三方面的考虑。
1、杭州的工运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杭州总工会于
1926年10月18日成立,到1927年4月11日也就是“四一二反革
命政变”前,是杭州工人运动的初创时期,开启了杭州的工
运历史。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
,这段历史非常复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四一二反革
命政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是一个阶段,第二次国共合
作也就是抗战期间可以作为一个阶段,从抗日胜利到
1949年的5月3日杭州解放是一个阶段。从1926年10月18日
杭州总工会成立到1927年4月11日,这段时间杭州工会组织
是健全的。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杭州解放这一段工运历
史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再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总体来讲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到党的十八大是改革开放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杭州的工运历史总体脉络是
清晰的,但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炼。明年是
非常特殊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是“两个一
百年”的交汇之年,是我党成立100周年,是亚运会的关键之
年,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一年,又是杭州市总工会成立
95周年。明年无论是对于我们国家、对于我们党、对于我
们杭州、对于我们杭州的工运事业都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与时俱进,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时代背景,才能理清明年的工作思路
,否则的话就会南辕北辙,或者墨守成规,或者永远老一
套。
2、杭州的工匠历史积淀深厚。跨湖桥文化证明我们的
先民在8000年前就在湘湖繁衍生息,良渚文化特别是良渚
古城遗址和玉琮这样精美的工匠作品,使中华五千年文明
得到了实证。从跨湖桥文化到良渚文化,再到毕昇的活字
印刷术、沈括的《梦溪笔谈》、茅以升的钱塘江大桥,再
到现在以朱炳仁、吴国林等大师为代表的新时代工匠,这
就是杭州的工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B20峰会上指出
:“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有千年以
上的历史。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
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杭州是创新活
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
界。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
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凝聚着世代匠心”是习近
平总书记对杭州最经典的概括。杭州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
织列为“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所以杭州的工匠史应该和工
运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
3、杭州的工运史地位特殊、作用巨大。第一,特殊性
体现在工运史和党的历史紧密相连。工运历史从某种意义
上讲就是党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工运历史要长于
党的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
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
生”,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方面是俄国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另一方面是我们工人运动的推动
。从杭州来看,徐梅坤同志等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都是我
们党初期的地下组织领导人。第二,特殊性体现在杭州所
处的地位不一样。早期是没有“省领导市”这样明确的体制的
,所以那个时期杭州工运是中央直管的,徐梅坤同志是直
接受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杭州的工运史可以说就是浙江的
工运史。更何况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活动都
发生在杭州,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都在杭州活动过,比如
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草签就是在西子宾馆。
当时因为美国的飞机太重,工人们日以继夜地对笕桥机场
进行了整修。新世纪以后,我们的劳动者也为G20峰会的顺
利召开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即将召开的2022年亚运会
,我们工人阶级也在筹办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从这
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杭州的工运历史能够把杭州发生的重
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活动串联起来,非常值得研究。第
三,特殊性体现在杭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总书记的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各个
方面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
要论述。总书记重要思想的萌发地就在浙江在杭州。
我们把工运史研究作为劳模工匠协会的重要内容,目
的就是要以史明志、以史资政、以史昭示明天,这就是历
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传承红
色基因,发扬劳模工匠精神,反复强调要不忘初心、不忘
历史,告诫全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
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就是教导我们要牢记
历史,研究传承光荣传统。我们的文化无外乎就是优秀的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我
们要创新性地继承,创造性地发展。“四个自信”里面最基础
、最广泛、最深厚的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应该包含对
工运史的研究。作为杭州工会来讲,就要把杭州的工运史
研究好,这对于过去、今天和未来都十分重要。
今天的理事会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进行理事和副秘
书长的增补。我们的理事会是开放的、自愿的,是有进有
出的。同时,理事会代表了方方面面的劳模工匠,是杭州
先进群体代表当中的代表,因此具有代表性、先进性。我
们的理事会不搞行政命令,但必须要有规矩,所以要吐故
纳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理事会办公室要搞好服务工
作,同时又要有规矩意识。工人阶级有力量不是一句空话
,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中。我们劳模工匠协会的理事
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的代表,它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
种责任,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付出。所以,今天非常
高兴增补了两位理事。一位是朱炳仁,朱炳仁大师可以说
是世界铜雕技艺之父,他精雕细琢、孜孜以求创作的铜艺
术精品佳作无与伦比。另一位是石丹,第45届世界技能大
赛美发项目冠军,为中国争光。他们爷孙两代人的加入也
意味着我们的工匠精神世代相传、后继有人。因为工作需
要,这次我们还增选了四位副秘书长,希望从今天开始认
真履责。
二、交流会
现在各个区、县(市)总工会和产业工会都已经建立
了劳模工匠协会,值得表扬和肯定。刚才,萧山、建德、
旅贸工会三家单位就发挥劳模工匠协会引领作用、健全工
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做强工作品牌以及充分发挥理事
作用等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现在我们总工会除了《杭州工运》这张报纸
以外,还专门开辟了一月一刊的《工匠坊》。“坊”是最古老
的、最淳朴的,同时也是最先进的。我们经常讲越是民族
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国际的。我们现
在搞这个《工匠坊》,其内涵就是继承历史、展望未来
,走在时代前列。
对于劳模工匠协会建设工作,我认为主要是做好四个
方面的工作。
1、建网络。市本级现在是清晰的,14个区、县(市
)总工会和10个产业工会已经实现了劳模工匠协会建设全
覆盖,按照层级管理来看,这是劳模工匠协会这张网络的
第一个大扣。我建议各个区、县(市)总工会和产业工会
下一步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建。比如按行业建,西湖区
按照行业分类组建了政法、教育等若干个劳模工匠协会分
会;还可以按区域建,就区、县(市)而言,可以在各个
乡镇、街道建立各类劳模工匠协会组织。我们现在有120个
杭州工匠、8000多名各类劳动模范,而且这个分母肯定是
会不断地壮大的,我们必须要通过网格化管理来实现对劳
模工匠的管理和服务。
2、建平台。主要是服务性的平台。所有的工会阵地都
应该成为劳模工匠的阵地。就市本级而言,东宁路501号毫
无疑问是劳模工匠之家,各个区、县(市)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