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089-2021年汉川市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1 ——2020年12月29日在汉川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会议上 汉川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 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 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我们在孝感市委市政府和 汉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顺利实现了进入“全省十强”和“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五年来,我们全力抓产业发展,坚持量质并重 ,经济实力全面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居全省前列、在孝感领先,增幅高 于全省、孝感市平均水平。我市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县域 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先后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 、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全国GDP百强县、全国 县域经济百强、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新河镇、沉湖镇、马 口镇、分水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乡镇。一是工业主导 地位更加巩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27家,规上工业总 产值全省领先。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入选“湖北省重点 成长型产业集群”;缝纫线、钢帘线生产能力全国领先;包 装印刷产业和电力能源、热电联产规模居全省前列;光通 信产业成为武汉光谷重要的配套基地。全市共有高新技术 企业71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1]2家。共转化科技成果98项;取得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科技成果47件;现有省级和孝感市级科创平台36家 ,其中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拥有本土中国驰名商标3件、 湖北名牌36件。祥源新材成功登陆“创业板”[2],福星生物 入选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二是农业基础优势更加突出。 编制完成了《汉川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0亿斤以上,入 选全省 “优质粮食工程 ”重点县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 81%,获评“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 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建成高标准农田67.19万亩。农 产品加工“四个一批”[3]工程在全省五度夺冠。积极培育新 型农村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85家、家庭农场 341家。认证“三品一标”[4]农产品99个,全力打造“汉川河 蟹”公共品牌,荣获“中国河蟹之乡”称号。杨林沟镇和汈汊 湖联南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南河乡被评为全国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示范乡镇。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县级莲 藕区域性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是三产融合势头更加强劲。制定 出台了促进第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引进 了中辉汉江古城、黄龙湖国际生态城、金凤湖旅游度假区 、蓝城南河古渡四个投资过百亿的文旅项目。成功举办了 三届河蟹丰收节暨美食推介会,“千年湖乡·水韵汉川”的品 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天屿湖国际休闲社区被评为省级旅游 度假区;田水湾被评为3A级景区;百禾生态农业园、瑞宏 生态农业园入选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 ——五年来,我们全力抓“两资一促”,扩大有效投资 ,发展动能全面提升 一是立项争资成绩斐然。积极谋划推进事关汉川长远 发展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汉川轨道交通项目已完成 规划编制并纳入了武汉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沿江高 铁汉川东站成功落地;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汉川段、武天高 速汉川段线形基本确定。积极争取中、省投资,累计争取 中、省投资项目620个,争取各类竞争性资金70.39亿元。二 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严格 落实“三要素两底线”[5]的项目落户标准,共引进各类项目 505个、合同引资额2150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6个、过 10亿元项目55个。投资20亿元的好莱客创意家居、投资 15亿元的西克曼智能家居、投资10亿元的富春杭加建材暨 网营物联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并建成投产。年均实际利用 外资和外贸出口居全省县市前列;外贸出口企业总数达到 126家,获评“湖北省外贸出口先进县(市)”。三是项目建 设成效显著。出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每年直接奖励企业3000万元左右,累计减税降费7.75亿元 ;直供用电企业105家,节约用电成本5859万元。制定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6]奖励办法,累计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1.16万亩,集约节约用地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狠抓“五化 ”[7]管理,强化项目包保责任,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五年来,我们全力抓城乡建设,注重统筹协调 ,功能品质全面提升 一是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完成。明确了“再造一座新城 ,改造一座旧城,升级一座工业城,嵌入一座文化旅游城 ”的城市发展方向和路径。积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修编完善《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严格执行“单元+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市域村庄布 局规划、40个试点村“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生 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划定工作。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 通过国家验收。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累计投资 18.8亿元,改造升级S105省道、滨湖大道、霍城大道、人民 大道和沿江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稳步推进涵闸河综合整 治,全力打造“城市客厅、文化名片、生态长廊”。进一步优 化骨干交通路网,累计投入14.6亿元,改造升级城乡公路 820.7公里。汉蔡快线汉川段及汉江大桥、新沟二线船闸、 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福里公路等重点项目建成;全面推行 “路长制”,高标准打造G348城区至沉湖段、S109城区段两 条示范道路。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8]示范县市。完 成公路安防“455”工程[9]1117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83座。 实施汉江、汉北河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24个,完成投 资15.72亿元,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累计 完成电网投资12.13亿元,新增输配电线路725公里,新建及 改造低压线路2027公里,全面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 务。天然气管网覆盖14个乡镇。三是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 善。创新“多管合一,综合执法”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 烈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广告杂乱等问题。提高环卫作 业标准,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沉湖镇福星村、汈东街 道长虹村和福星集团、汉川电厂分别获评“全国文明村”“全 国文明单位”。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整治村168个。沉 湖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全省“擦亮小城镇”行动 [10]第一批试点乡镇。 ——五年来,我们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补齐发展 短板,工作成效全面提升 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强化各级脱贫攻坚责 任,建立每月17日“集中帮扶日”制度,选派143支驻村工作 队,结对帮扶344个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11],加强政 策性兜底,整合使用各类扶贫专项资金11.12亿元,实施产 业扶贫项目806个,建立项目收益联结分配机制,如期实现 贫困村全出列、贫困人口全脱贫。二是污染治理取得阶段 性好转。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常态化抓好秸秆禁烧工 作,PM2.5、PM10、优良天气占比等主要指标年度累计达 标。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3个地表水质考核断面年度全部 达标;实施城区及开发区11条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全市集 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严格落实河湖长制 ,大力开展“四乱一种”[12]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投入13.3亿 元,完成汈汊湖 “三退 ” [ 1 3 ] 7 3 0 5 0亩,占目标任务的 124.5%。持续推进农村“双治”[14],实现乡镇垃圾中转站和 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新改建“六类厕所”[15]50884座。 36个村获评省级绿色示范村;2个乡镇和17个村入选省级生 态镇和生态村。三是风险防范取得实质性成效。防范化解 地方金融风险,存贷款规模、存贷比稳居孝感市前列,连 续17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县(市、区)”。加强政府债务管 控,积极推进汉江国投公司市场化转型,政府负债率被省 评定为绿色等级。着力化解社会领域风险,部署开展“四大 战役”[16],扫黑除恶战果位居孝感市前列,禁毒重点整治 顺利“摘帽”;建成“天网工程”[17],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 步健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获评“湖北省 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和“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加强 “两随机一公开”[18]监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年来,我们全力抓民生改善,加强社会建设 ,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一是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年度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 75%以上。实施就业优先计划,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3.78%左右。成功承办全省“春风 行动”启动仪式。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 加完善,低保、五保、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标准 逐年提高;为全市近20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 险;“两项补贴”[19]惠及全市约1.5万名残疾人;累计投入社 会救助资金10.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20余万人次。加大住房 保障力度,完成棚户区改造8503套(户)。新改扩建农村 福利院12所,建成日间照料中心355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 中心55家。二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累计投入7.5亿余元,新建中小学11所,改扩建农村薄弱 学校113所、公办幼儿园49所。成功引进华师一附中、金东 方外国语学校、武汉育才小学、武汉崇仁路小学、斯坦福 教育中心联合办学。加快推进健康汉川建设,投资1.5亿元 ,建成市中医院和市二医院综合楼,改扩建市疾控中心 ,提档升级乡镇卫生院16个、村卫生室212个。公立医院改 革的“汉川模式”在全国推广。组建2个县域医共体[20],获 评“湖北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 作顺利通过国家考评。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建成“图文博”新 三馆;实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级体育 运动健身场所全覆盖;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编纂完成《王平章传》。进一步优化行政村设置,减少 村(大队)110个,增加社区11个。全面落实村级运行经费 和村干部待遇。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四 次经济普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 推进。再次被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城”。三是自身建设不断加 强。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 进。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获评全国“财政管理绩效考核 先进市(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张网”五级 联通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修订完 善《市政府工作规则》《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等制度,确 保政府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依法行政,落实政府法律 顾问、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等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680件,政协委员提案1058件,办复率100%,满意率 98.6%。扎实推进“七五”普法,仙女山街道福星社区获评“全 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题教育,组织开展“百家企业评部门”、电视问政、公开服务 承诺等活动,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气象、民族宗教 、档案史志、检验检测、公共资源交易、机关事务等各项 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2020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汉川历史上极不平凡、极其不 易的一年。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疫后重振、防汛救灾 、脱贫攻坚等一场场硬仗。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 保”[21]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加快恢复,预计完成地区生产 总值650亿元,财政总收入33.59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 20.6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2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225.6亿元,外贸出口4.3亿美元。预计各项主要指标不能 按照年初计划完成。 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今年年初,我们遭遇了新中 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 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打赢了一场气壮山河、荡气 回肠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此期间 ,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在身边发生,令我们感动不已、感 慨万千。我们在第一时间“按下暂停”,又在第一时间“恢复 重启”,提前谋划,化危为机,强力率先推进复工复产,为 疫后重振创造了条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抢占了发展的 先机。在这场突如其来、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中,“最美 逆行者”舍生忘死、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广大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等,坚守一线、昼 夜奋战,用实际行动筑起了“钢铁长城”;社会各界人士捐款 捐物、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守望相助”;全市上下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在汉川大地上共同谱就 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此,特别要向黑龙江、重庆医疗队 和我市全体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疫情防控的所有 参与者、支持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抗疫历程将永载史册 ,永远铭记,我们也在大战中总结了弥足珍贵的工作经验 ,为推进疫后重振、谱写新时代汉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汇 聚了强大的动能和力量! 全力以赴迎战洪涝灾害。进入汛期,我市遭受连续强 降雨和特大洪涝灾害袭击,庙五河、军垦河均超历史最高 水位,汈汊湖距历史最高水位仅0.01米,垌冢老观湖水位仅 次于2016年。我们迅速启动和及时调整防汛应急响应,加 强监测预警和科学预判,强化防汛各项措施,严明各项纪 律要求,扎实做好城市防洪、巡堤查险、整险除险、蹲点 值守、应急保障等工作。根据雨情和水情的变化,全市“一 盘棋”,科学精准调度,及时、全面、系统调蓄洪水近1亿立 方米。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和汉北河防洪治理以及大沙 二站、万福低闸、汈汊湖湖堤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都在汛 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栉风沐雨、再克难关,在全市上下的 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击今年特大洪涝灾害的全胜、 完胜。 持续发力打好攻坚决战。全面动员发起战贫总攻,组 织开展“回头看”,对标整改、一体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充 分发挥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千方百计增强 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想方设法稳定户脱贫的收入保障,脱 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考核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启动环 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源头治理 ,完成声功能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域和高污 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定工作。编制15个省管湖泊治理保护规 划,实行一湖一策、有效治理;汈汊湖纳入全省湖泊清淤 试点;汉江、汉北河实施十年禁捕,渔民全部退捕上岸 ;按期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任务。实施重点区 域土壤环境治理,积极推进仙女山和霍城垃圾填埋场两个 非正规垃圾存放点的环境整治。全面加强社会领域风险防 范,破获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开展打击治理电诈 犯罪集中攻坚行动,汉川籍涉电诈羁押人数在全国排位下 降43位。 多途并举加快疫后重振。严格落实“十必须十不准 ”[22]规定,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2条”[23],部署推进 “九大专项整治行动”[24],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活动 。贯彻落实《湖北省开发区条例》,市经济开发区即将获 批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调整我市支持实体经济、招商引 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给予企业更直接、更精准、更有效 的支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750家,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 业51家,居全省县市区第三位。外资外贸逆势增长,实际 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3.9%,新增外贸出口企业10家。精准对 接落实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共争取上级竞争性资金 11.3亿元;争取到位各级各类财政资金44.1亿元、各类债券 资金22.4亿元。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 128个,合同引资总额658亿元。全球领先的光纤光缆供应 商--长飞公司投资10亿元的通讯光缆项目落户动工,行业龙 头--上海雪榕生物科技公司投资15.5亿元的食用菌生产加工 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科学制定市政府投资项目 建设计划,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按照“四个优先”[25]的 原则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创新模式,投资5亿余元升级改造 S105城区段和马口段,孝汉应高速汉川段启动征地拆迁。 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完成国省道大修改造 60公里,建成3处不停车治理超限超载系统。 补齐短板加强民生保障。高度重视保就业,新增城镇 就业7500人;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7700余人 。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大对特殊群体救 助力度。新改建17家区域性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 成汉川二中搬迁,金东方外国语学校建成开学。大力实施 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重点项 目完成了选址及规划设计工作;新改建29家发热门诊;完 成18家乡镇卫生院预检分诊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改造老旧 小区61个。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披荆斩棘、踏实苦干的五 年,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五年,是质量提升、动力转 换的五年。五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 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位企业家,向各人民团体 ,向所有关心支持汉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 心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推动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政治建设“第一要求”,始终 增强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 ”[26];必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围绕中心,突出招 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 业培育壮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突出创新“第一动力 ”,始终秉持科学精神,把握基本规律,全方位推进改革创 新,创造性开展工作、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紧扣民生“第一 目标”,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民生 质量;必须强化作风“第一保障”,始终务实重行,调动各方 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 干事创业环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汉川经济社会 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 在诸多不确定性,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复苏 不稳定不平衡。汉川正处在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 段,实体经济的发展困难加大,部分企业面临市场萎缩、 利润减少、经营困难的局面;企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意愿不 强,部分项目建设缓慢;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生态环境质 量、社会治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 等。我们将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 学应变、主动求变,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 ,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 局中开新局,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 性,奋力谱写新时代汉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 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27]战略布局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 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 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28],全力将汉川建设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 展先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县域经济高 质量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滨江园林城市”,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200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 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1%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左右。 ——努力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全面对 接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29]和孝感市“主城 崛起、两带协同、孝汉同城、多元支撑”[30]的区域发展布 局,坚定不移“依托武汉”加快发展,发挥汉川与武汉地域相 连、产业相融、人文相亲的优势,全面推进与武汉规划等 高对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融互补、科教资源共享、 公共服务一体化,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共 建。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对接、认真研究武汉的各类规划 ,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交通线网规划等,加强与武汉各 区(功能区)的深度合作。坚持交通先行,抓紧推进武汉 城市圈大通道汉川段、武天高速汉川段等项目建设,加快 形成武汉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积极推进武汉轨道交通 延伸至汉川项目,实现与武汉轨道交通的“无缝换乘”。加快 产业对接,瞄准“大武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 ,构建产业承接、企业配套、市场融合、技术引进、资本 融通、高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公共服务同城共 享,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实现医保卡、IC卡“一卡通”。 ——努力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坚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抢抓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 略的政策机遇,突出汉川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的地位和作 用,加强汉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百里汉江绿色生态 长廊。按照孝感市“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全力打造南部 汉江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经济 绿色发展转型,着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 造、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以生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绿色 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汉川汉江经济长廊与武汉共同打造汉 江大湾区[31],规划建设汉江生态新城。深化与汉江流域城 市区域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前列 ,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力推动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孝感平 均水平、高于全省一类县市区平均水平,确保“全国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