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吴桂英: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109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 ——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吴桂英 (2021年9月22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 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 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次大会 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牢记殷切 嘱托,勇担时代使命,全面建设以“三高四新”为引领的现代 化新长沙! 长沙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热土,是“心忧天 下,敢为人先”的英雄城市。回顾党的百年伟大征程,回望 长沙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我们心潮澎湃、 豪情满怀。面向未来,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 命,在新时代“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 光荣。 一、五年砥砺奋进,筑牢现代化新长沙建设的坚实基 础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大事多、喜事多、难 事多,极不寻常。我们深切感受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欢欣鼓舞 ,亲身经历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治理的现实挑战 ,全力应对了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 的重大考验。五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 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 ,开拓创新、担当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 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这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五年。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地 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9%,先后实现经济总量过 万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 新跨越。A股上市公司新增29家、总数达74家,增量和总量 均居中部第一;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37个,世界500强企 业总数达173家;千亿产业集群增至7个,“三智一芯”产业布 局基本形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8%、提升0.6个百 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6倍、达4142家,获评全国 创新驱动示范市,跻身“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纵深推进“放 管服”改革,成为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十大城市之一。长 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等相继获批 ,老挝在长沙设立总领事馆,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 大会等长期落户,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互联网岳麓峰会 等形成品牌,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湘赣边区域 合作持续深化,城市开放度和辐射力全面提升。 这是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的五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每年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打赢脱贫攻坚战,13.42万名贫困 人口全部脱贫,助力龙山县等对口帮扶地区顺利“摘帽”。率 先全国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 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改扩建义务 教育学校199所,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公办和普惠 性幼儿园占比达86.6%;着力打造健康长沙,市域公立医院改 革全覆盖;创造“房住不炒”的“长沙经验”,连续十三年获评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特别是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 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经受住大战大 考,2个集体、4名个人荣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 彰,在这场殊死较量中充分彰显了长沙精神、长沙力量、 长沙担当。 这是城市品质加速提升的五年。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完成宁乡撤县设市,启动金阳、金洲、金霞新城规划建 设,建成区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完善城市基础配套 ,电网进入“特高压时代”,地铁驶入“网络化时代”,机场迈 进“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高铁迎来“双核驱动时代”、“米 ”字交汇加快实现。深入推进“四精五有”品质城市建设,城 市有机更新彰显了“老长沙”底蕴,湘江两岸亮化提升了“夜 长沙”气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国金中心树起了“新长沙 ”地标。以“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城市,深度开展“清洁长沙 ”行动,城市更加舒适宜居。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 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20年比2015年增加38天,“一江 六河”水质优良率达100%,绿心地区工业企业全部退出 ,“三年造绿大行动”全面完成,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 态。 这是文化名城更具影响的五年。坚持弘扬主旋律、激 发正能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 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居全国 省会城市首位,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服 务标准化示范城市建设,城乡基层文化站点、公共体育设 施全覆盖,一批文化力作精彩呈现,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 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迎接和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提 质一批革命纪念馆展陈,创作一批红色文艺作品,推出一 批红色文化活动,红色血脉赓续传承。加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成功举 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书写了创建国际文化创 意中心的新篇章。 这是民主法治巩固拓展的五年。坚持发扬人民民主、 推进依法治市,进一步巩固发展了民主和谐的政治局面。 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制定11部、修改12部 地方性法规。人民政协工作取得新进展,爱国统一战线不 断发展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 好发挥。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七 连冠”。深化法治长沙、平安长沙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 专项斗争,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 后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 市,蝉联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 这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 最大政绩,出台政治建设十条措施,把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具体行动上。认真开展 “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党内集中教 育,思想政治建设实现常态化。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识 别、锻炼干部,旗帜鲜明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激发了全市 上下干事创业热情。统筹推进城市、农村、机关、国企、 “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荣获“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 市”称号。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对全市党委 (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巡察全覆盖;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完 成十三届市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好整治违规收送红包礼 金、“提篮子”、“打牌子”等问题攻坚战,查处一批重点领域 腐败案件,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特别令人鼓舞的是,去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 记亲临湖南考察,深入长沙调研,作出了打造“三个高地”、 践行“四新”使命、抓好五项重点任务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擘 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 来,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 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统揽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 略,当好“领头雁”、建设“示范区”,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长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奋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答卷。我们在打造“三个高 地”上当先锋,出台《决定》《行动计划》和系列措施,形 成“1+3+N”推进体系。实施一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 一批重大科创平台,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三一智 能网联重卡、中联智慧产业城、三安、惠科等标志性项目 建成投产,工程机械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 保持领跑态势,攻克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与 清华、北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湖南自贸 试验区长沙片区在搭平台、试制度等方面成果丰硕。我们 在深化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上打头阵,突出“一体化”“高质量 ”两个关键词,落实“十同”要求,发挥省会城市引领作用 ,坚持宏观上抓顶层设计、中观上抓“三十大”标志工程、微 观上抓区县(市)合作,三市规划全面对接,三市发展协同推 进,三市人民共享成果,湘江融城科技小镇、绿心中央公 园、暮坪湘江特大桥、新韶山南路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 ,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形成加速度,迈出打造全国重要增长 极的坚实步伐。我们在推进“五区”建设上开新局,以调优存 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为导向,围绕“做大城区、做强园 区、做优片区、做实县区、做靓社区(村)”,优化空间布局 ,强化功能定位,抓好统筹协调,建设“五好”园区,加快长 沙机场改扩建、高铁西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更新 重点片区,打造100个精美小区,展示现代化大都市新风貌 。我们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出实招,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 “国之大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推动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梯位”等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市新增学位12.5万个、医院床位 2200个、车位14.1万个,改厕17万个,加装电梯近2000台 ,增添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 德尔塔变异毒株突发性输入传播,我们举全市之力以最坚 决态度、最果断措施、最务实作风严密防控,最大限度降 低了疫情影响,守护了人民健康。我们在推动党建高质量 发展上强主责,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谋划 推进“党建聚合力”工程,突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 100周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市县乡村集中换届、“清廉长 沙”建设等大事要事,以大党建理念聚思想合力、组织合力 、治理合力,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同志们,五年奋斗,令人难忘;丰硕成果,来之不易。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 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 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 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长部队、武警官兵和 所有关心长沙发展的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 谨代表中共长沙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所有为长沙发展作 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旗帜鲜明 讲政治,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坚决听 从党中央号令,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 持高度一致。必须胸怀全局谋发展,立足“两个大局”,心系 “国之大者”,坚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推进长沙发 展,彰显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应有的格局与境界,以一地 一域精彩为全局全域添彩。必须不忘初心为人民,牢记“江 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群众当亲人、放在最 高位,真心实意帮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以 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必须创新实干勇担 当,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起抓,向创新 要质量、要效益;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浇灌收获 ,用实干笃定前行,以钉钉子精神抓一事成一事。必须从 严治党强保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深化正 风肃纪,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 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汇聚起共推高质量发展的磅 礴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科技创新 能力不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长沙的最大实际,新旧 动能转换还需下更大功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高 ,面临“城市病”治理等诸多挑战;民生事业发展与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差距,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安全稳定 等领域有短板;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影响发展,改革深化、环 境优化等任务繁重;全面从严治党存在薄弱环节,意识形态 领域存在风险隐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 严峻复杂,部分干部的理念、作风和能力还不适应新时代 要求;常委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 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攻坚克难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二、立足新的起点,锚定现代化新长沙建设的奋斗目 标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赋 予湖南“三高四新”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省委希望长 沙当好“领头雁”、建设“示范区”。面对殷切期望,肩负崇高 使命,我们要因势而谋、乘势而上,深刻认识长沙发展面 临的阶段特点和历史使命,找准未来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 。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把握大势强信心。当前,世界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们正面临大国博弈之变,中 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崛起之势不可阻挡,既面临严 峻复杂挑战,更蕴含重大发展机遇。我们正面临新旧动力 之变,进入新发展阶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长 江经济带成为“内循环”的新动力,城市群、都市圈成为未来 最大“结构性潜能”。我们正面临人民需求之变,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共同富裕提 出更高要求。身处复杂多变的大环境,我们必须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在危机中 抢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立潮头。进入新发展阶 段,城市发展不仅要看“现在有什么”,更要看“将来靠什么 ”。今日之长沙,迎来了国家战略的多重叠加。“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粤港澳大湾区等多个国家战略 聚焦,长株潭都市圈被赋予重大国家使命,我们发展的优 势在集成、动力在增强。今日之长沙,站在了数字经济的 时代风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技术 、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长沙先进计算、信息安全、 移动互联、智能网联等产业抢先布局,在以数字经济为代 表的新经济时代大有可为。今日之长沙,具备了跨越赶超 的坚实基础。经过全市人民多年奋斗,长沙的经济总量、 人口规模、产业实力、科创能力、治理水平都上了一个新 台阶,尤其是房价洼地、网红城市、夜间经济形成强大吸 引力,加上湖南湘江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众多“国字号”平台赋能,比较 优势和竞争优势前所未有。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 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就一定能勇立潮头、引领潮 流。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扬长避短求突破。放眼世界,经 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大环境带来的不 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审视自身,长沙发展面临的风 险挑战也在增多。从动能续航看,现代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以工程机械等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仍处在深度转型中,动 能转换和产业升级面临资源要素、环境约束等诸多考验。 从城市治理看,长沙正在经历由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的跨 越,功能性建设、全周期管理等仍有不少短板,现代化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疫情反复、极端气候 等对城市安全和韧性提出更高要求。从竞争态势看,在资 源趋紧、区域协同的背景下,城市之间呈现竞争加剧、合 作加速的双重特性,既是“逆水行舟”,也是“百舸争流”。为 此,我们必须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 “赛跑”,更加重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 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奋进“十四五”、谋求新突破 。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抬高坐标创一流。在“三高四新”指 引下,我们接过长沙发展的接力棒,开启了全面建设现代 化新长沙的新征程。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抓牢接力棒、干 出加速度、跑好超越赛,在新征程中彰显新作为。奋力在 全球创特色,充分发挥工程机械、中非经贸合作、文化创 意的比较优势,把长沙打造成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引 进来”的前沿阵地。奋力在全国争先进,推动长沙由区域性 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综合实力在全国城市排位 中跻身第一方阵。奋力在区域作示范,成为长江经济带核 心增长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典范区,引领长株潭都市 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奋力在全省当标杆,进一步提升 省会功能和城市首位度,在打造“三个高地”、建设自贸试验 区、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双碳”要求、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 ,在全省率先示范、成为标杆。 纵观当前形势,立足长沙实际,展望未来发展,今后 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 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立足新 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统 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围绕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 示范区,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促进共同富裕,着力 扩大改革开放,着力提升治理水平,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 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家 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示范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加快创 建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设以“三高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新 长沙,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 沙新篇章。 今后五年,全市的奋斗目标是:以“三高四新”为引领的 现代化新长沙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 推进,打造“四个中心”取得明显成效,长沙在长株潭都市圈 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更加凸显,全球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区域引领力、全省 辐射力持续增强。 建设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新长沙。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 提升,经济总量达1.7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 GDP比重达10%,数字产业占GDP比重超过45%。打造一批 世界级、国家级产业集群,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 业协同发力,智能制造继续领跑,科技自立自强走出“长沙 路径”,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营 商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长沙。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 发展实现同步增长,城市宜居宜业指数全面提升,社会保 障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乡村振兴示 范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长沙成为人 民的幸福城市、幸福的人民城市。 建设品质一流的现代化新长沙。坚持“做大城区、做强 园区、做优片区、做实县区、做靓社区(村)”,“五区”建设 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坚持 “东拓、西提、南融、北进、中优”,形成“一核两副十片、 一轴一带两廊”的城市空间格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 建设、高水平管理,城市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建筑精致 、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充分彰显。 建设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长沙。基本建成经济治理、 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的治理体系。社会主义民主 法治更加健全,法治长沙、平安长沙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城市更加安全、更有韧性、更趋智慧。“党建聚合力”工程 走深走实,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格 局。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长沙。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 加完备,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转型。“山水洲城”特色更加 鲜明,形成蓝天常在、碧水长清、城乡更美的生态底色。 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绿色发展走在全国主要 城市前列。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长沙发展拥天时、占地利 、得人和,跨越赶超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我们务必胸怀 “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抬高坐标,加压奋进,努力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三、落实重点任务,开创现代化新长沙建设的崭新局 面 今后五年,是长沙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 更高起点,我们要在“三高四新”指引下,紧扣重点任务,推 动现代化新长沙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 业高地 加速构建产业集群。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必须夯 实先进制造业这个“压舱石”,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 中心。做强优势产业,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 “1+2+N”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工程机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 群,围绕先进储能材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打造国 家级产业集群,围绕其他优势产业打造省级先进制造业集 群。做优新兴产业,大力培育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 、航空(大飞机)配套、高端医疗装备、新型装备等新兴产业 ,打造产业新赛道。做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类脑智能、 生物技术、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抢占发 展制高点,赢得未来主动权。抢抓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 产业化、国际化的“窗口期”,培育“北斗+”“+北斗”新业态 ,擦亮北斗规模应用的“长沙名片”。继续深耕智能制造,持 续抓好“三智一芯”,以22条产业链为主抓手,以新区园区为 主阵地,推动“十个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推进服 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研发设计、工业设计、 商务咨询、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供应链金融等生产性服 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用好“数字”这一最大变革力量,推 动数字经济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推进数字产业化,依托国 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 区(长沙),壮大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人工 智能、地理信息等数字产业;建设一批数字产业集聚区,高 水平建设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 展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数字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流 量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上 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一批高水准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 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出一批智能企业、智能装备、智能产 品,打造一批灯塔工厂、无人工厂、智慧车间;着眼未来 ,重点发展计算产业,加速先进计算赋能数字经济,加快 建设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推动计算力成为生产力的强大引 擎。 加强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抓实千亿 产业、百亿企业、十亿项目,形成“大产业集群、大企业集 聚、大项目集成”的发展格局。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精 准思维,创新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人才招 商等方式,吸引更多“三类500强”企业、头部企业、高精尖 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落户,推动更多跨国公司、央企、 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在长设立总部、第二总部、区域 总部、功能性总部。强化领航企业培育,实施“一企一策”精 准服务,打造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培育一批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力争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实现 “零突破”,产值过千亿、税收过百亿企业数量翻番;引导中 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打造特色化品牌,培育一批“小巨 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 (二)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科技创新高地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就 是一部辉煌灿烂的科技创新史。长沙要赢得未来,必须赢 得科技创新。强化“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意识,坚持“四个面向”,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 学城)、河西科技创新走廊、计算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种业“硅谷”等四大协同创新板块,实施“十个重大科技创 新标志性项目”,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 ”试点城市,力争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 积极培育创新载体。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支持创 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更 多“顶天立地”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 企业。实施创新平台集群行动,依托“三区两山两中心”,聚 焦长沙最有基础、最有优势和最需突破领域,打造一批工 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布局合 理、定位清晰、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省级以上 创新平台180家。实施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破零”行动 ,以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为牵引,在高端装备、新材料、 视频文创、现代种业等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推动正负电 子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落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广泛聚集创新人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树牢“人才 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芙蓉英才星城圆梦”计划 ,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精准引才,面向全球,运用靶 向引才、专家荐才、“城市合伙人”等方式,引进更多“高精 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科学育才,加强基础研究、 新兴领域、前沿领域、交叉领域人才培养,不断壮大高水 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用心留才,加快建设国家海 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小镇、中国长沙人力资源 服务产业园,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人才公 寓、国际人才社区,努力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