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写材料谋篇布局5步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写材料谋篇布局5步法 写材料的你,有过这些经历吗? 一篇稿子写了半天,才发现偏离了主题,没有写到点子上 ;费尽心思写出来的稿子,要么结构不完整,要么没有逻辑 性,只能推倒重来;写作就像“挤牙膏”,想一点写一点 ,还经常“卡壳”写不下去;明明一个好观点,下笔时才发 现根本写不下去,因为手中没有支撑的素材…… 以上这些“写囧”,你肯定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我身边就 有很多朋友跟我“吐过槽”。我问他们为什么?说的最多的 是:写作基础不好! 这个回答过于笼统和宽泛,归因不够准确,甚至可以说错 把结果当成了原因了。 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写作是思维的物化过程,若想把一件 事情表达(包括写作)清楚,首先得想清楚,连想都想不清 楚,断然表达不明白。 所以,写不顺溜的深层次原因,不是基础不好,而是方法 不对,特别是不会谋篇布局,拿到写作任务后,不会提前作 通盘考虑,只会仓皇上马,凭感觉往下写。 没有谋篇布局的写作,怎么不跑题?没有通盘考虑的写作 ,怎么不卡壳呢?出现前面的“囧事”是必然的。 写文稿也是这样,先得有个规划设计才行,比如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表达什么观点、写多长篇幅、支撑素材在哪里 ,这些基本问题都得有个通盘考虑,把问题想清楚,否则就 会乱套,出现前面那些情况。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寄偶》里写道:“基址 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 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虽然咱们的取喻 对象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都是强调谋篇布局的 重要性。 但凡写作,先得构思。 这是流传千古的作文之法。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 也写道:“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 游万仞。”强调的也是谋篇布局的问题。 谋篇布局是写作构思的核心内容,主要使命就是提前想清 楚写什么、搞清楚怎么写? 问题是,如何谋篇布局? 按英国哲学家波兰尼的观点,谋篇布局属于只可意会不可 言传的“默会知识”或“隐性知识”,得靠写作者自己去领 悟。然而,我不这么认为,谋篇布局也没有那么玄乎,还是 有很多规律可循,可以总结出一些方法来。 我的经验是,谋篇布局应把握主题、结构、思路、提纲、 材料五个关键,整个过程可以拆解为“定主题—选结构—拓 思路—列提纲—配材料”五个步骤。 第一步:定主题 众所周知,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写作要解决的核心任 务,所以谋篇布局得从主题开始,搞清楚干什么了,后面的 思考才有意义。否则写作就是无病呻吟,没事儿找事儿干。 所以,找准主题、明确意图、定准调子是谋篇布局的“起 手式”,就像战争前确定战略原则、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一 样。 主题怎么定呢?方法有四种: 第一,以明确目标来定主题。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在标题里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算是定了全文的主题。 第二,以明确理念来定主题。如《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一文,在标题里用“融合发展”“全 媒体”理念为文章定了主题。 第三,以明确要求来定主题。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 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一 文,在标题里提出“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的要求 ,也算定了主题。 第四,以明确措施来定主题。如《稳增长 调结构 促融合 奋力推进全省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一文,标题里用三个 短句表述转型升级内涵,“稳”“调”“融”三字为文章定 下了主题。 定主题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开头出现的情况——写了半天 ,才发现偏离了主题,没有写到点子上。定准了主题,你就 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不至于偏题、离题、跑题。 第二步:选结构 主题找准后,接着要考虑文稿的结构,因为结构是文章的 骨架,很重要,如果没有骨架,就立不起来,就像建筑没有 结构就立不起来一样。 如果把主题比作建筑中的业主需求,那么结构就相当于建 筑师对建筑造型、结构方式的选择。 选结构的实质就是选择逻辑关系,文章结构关系大致有三 类: 第一,横式结构。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逻辑关系:一是平 等关系,就是横向几个板块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没有大 小先后之分。如“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 三个概念。二是对立关系,即不同板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 好与坏、正与反、积极与消极,成绩与问题、机遇与挑战等 等。三是主次关系,就是横向板块间虽然并列,却有轻重缓 急之分,不能随意铺排。 第二,纵式结构。有三种关系:一是时间逻辑,以先后顺 序铺排观点。二是空间逻辑,以事物的上下、前后、左右、 远近等空间关系展开。三是事理逻辑,以事物特有的顺序、 规定、程序来安排观点。 第三,总分结构。也有三种关系:一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比如人体是一个整体,眼耳鼻舌身则是局部。二是概括与 分析,比如人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是本质与现 象,前面是共同特点,后面是具体表现。 选定结构,并且梳理分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写起 来就不会出现逻辑“硬伤”,也就不会出现写出来的稿子结 构不完整、没有逻辑性,最后推倒重来的情况了。 第三步:拓思路 逻辑关系敲定后,第三步就要拓展细化写作思路,把一级 标题细化到二级标题,乃至三级标题,因为具体写作时,你 肯定要用具体的观点来支撑,否则就写不深刻,写不具体 ,写不下去。 理清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拆解问题、细分问题的过程 ,就是一个慢慢展开你思维扇面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一个主 标题开始,层层深入,衍生形成思想观点“金字塔体系”的 过程。 这个过程离不开三种方法的加持,即分类、分块、分层。 所谓分类,即将问题分为若干平行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