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周荣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周荣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 12月 29日,根据录音整理) 等会,再勇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好、 领会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 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把保总 量、保速度、保进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 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呈现出运行平稳、结构 优化、质量提升、活力增强、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的良好 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 点:一是“稳”。经济运行平稳,保持在合理区间,风险 总体可控。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1%;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 2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1%;公共财政 预算收入增长 1.8%,非税收入占比下降到 28.7%;金融机 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20%和 18%;城镇、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7%和 9.9%;城镇新增就业 9.2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县域经济稳步发 展,盘县继续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和西部十强县,百强县排 名上升到第 74位。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继续稳定在 全省经济强县行列。二是“新”。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 9.5∶50.3∶40.2;轻工业占比提高 1.1 个百分点;新增工业新产品 20种,智能终端企业从无到有, 1—11月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 20.71亿元、增长 128.5%。改 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重点改革事项 90个,“三变”改 革成为全省农村改革示范样板,六盘水海关开关运行,新 增外贸备案企业 55户。争取支持实现新突破,我市获批创 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 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六枝特区获全国耕地轮作 休耕制度试点,盘县获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水城县获批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钟山区获国家 “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市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179.57亿元。三是“好”。发展基础条件持续向好,建成 沪昆客专境内段、盘兴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月 照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23万人,开工建设 1座中型水库和 7座小型水库。特色农业发展持续向好,农业规模化、标准 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粮经比调整为 32:68,一产增 加值增速排全省第 2位。山地旅游发展持续向好,打造了一 批新业态,建成了一批新景区,4个县区获批创建国家全域 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脱贫攻坚持续 向好,预计减少贫困人口 11.6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 4.39 个百分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2.52万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五大任务, 主动坚决“去”,扎实有效“降”,精准发力“补”。以 降成本为突破口,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电、税费、融资、 物流等成本。大力实施“百企改造”工程,实施改造工程 项目 167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96户。坚决落实化解 过剩产能任务,压减粗钢 150万吨,关闭煤矿 16处、化解 过剩产能 589万吨。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完成“六化” 矿井建设 30个、机械化矿井建设 10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 到 69%。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 80%,煤层气综合利用 率达到 43%。“3155工程”种植补植提标 120万亩,国家 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新增省级园区 3个,分别新增省级、 市级龙头企业 18家和 25家。旅游资源大普查新发现旅游资 源 1864处,完成 10个省级重点景区投资 38亿元,新增国 家 4A级景区 2个;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 3个。成功举办全 市第三届旅发大会,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 52%、68%。 (二)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 头等大事,启动“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创建,建成“扶 贫云”“三变”数据库等平台,实现 7个贫困乡镇“减贫摘 帽”,130个贫困村出列。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 规划建设安置点 44个,实施两批次易地扶贫搬迁 6533户 25274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 会在我市召开,在 210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店,6.61万贫困 人口实现产业脱贫。完成 3.2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 能培训。继续压缩 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大力实施 医疗健康精准扶贫,贫困群众新农合住院基本医保报销比 例提高 5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平均水平达到 90%以上。创新“211”集团帮扶等社会帮扶模式。 (三)狠抓有效投资和融资保障。全年争取中央预算 内投资项目 225个,获得中央资金 18.6亿元;争取国家专 项基金项目 2批 48个,获批基金 31.78亿元。实施省市重 点工程和重大项目 549个、完成投资 1058亿元,集中开工 项目 1466个、完成投资 895亿元,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增长 21.9%。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交通投资 110亿元、 水利投资 61.15亿元、电网建设投资 6.58亿元、信息基础建 设投资 11.91亿元。大力实施 PPP项目,录入财政部全国 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项目 256个、总投资 1509亿元;实 施 PPP项目 26个。设立 400亿元规模的凉都“三变”扶贫 产业基金。引入金融机构 2家,设立产业基金 3支、规模 45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 4支、规模 69亿元。 (四)狠抓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提高 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两个“三地同城化”。 建成地下综合管廊 21.5公里,在全国 10个试点城市综合评 价考核中名列第二。建成六枝至水城天然气支线管道,完 成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置换,告别“望气兴叹”的历史。深 入推进“四创”,创卫工作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评 估。成功承办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启动 10个 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1+N”镇村联动工程 21个,完成 “8+X”项目 57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3个,六枝郎岱入 选中国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 46亿元。申报示范创建点 20个。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 目 124个,创建省级生态村 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4个。 (五)狠抓改革开放创新。整市推进“三变”改革, 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建成市级和 3个县级农村 产权交易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 行政审批事项 56项,清理中介服务事项 9项。全面推开 “营改增”试点。实施“五证合一、一证一码”,工商登 记前置审批精简 85%。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完成 交易项目 726个、交易金额 352.6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 点启动实施。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提高 5.67个百分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 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峰会、生态文明贵 阳国际论坛六盘水分论坛等重大活动。积极组织跨境招商 重点招商和专项招商,引进 500强企业 6家,完成省内外招 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 1374.08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 790.13亿元),盘县、水城县招商引资工作在全省县域第 一方阵中分别排名第 1位和第 2位。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4.6亿元,市场主体户数增长 18%。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 46.9%。 (六)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 问责办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 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 150.6万亩,全省排名第 1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6.56平 方公里、石漠化面积 56.52平方公里,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 达到 52.77%。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区域 455.43万亩。大力实 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环保“十二件实 事”,开工建设 1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污水管网 61.4 公里。淘汰黄标车 8894 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86%,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 100%,城乡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1.06%。截至 11月底,全市 AQI 优良率达到 97.95%,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 100%。 (七)狠抓民生保障和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 投资 68.79亿元,占年投资计划 115.7%。统筹推进“新两 基”,六枝特区、盘县、钟山区“普十五”教育通过省级 验收,实施各类教育项目 246个,完成投资 27.61亿元。深 入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基本建成凉都医院,实 现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 办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凉都杯”第一届运动会等赛事活 动,凉都大剧院建成投用,《云上凉都》剧目首演成功。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10.1%和 18.63%。建成保障性住房 5581套,实施棚户区改造 78328户、农村危房改造 26596 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建立“ 222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六盘水市安全云”通过省级 验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 意度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 2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贫 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3个极 贫乡镇攻坚任务繁重,精准脱贫措施落实还不到位,产业 扶贫带动能力还不够强,贫困户参与“三变”全覆盖效果 没有全面显现。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农产品加工率 低,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度不高;二产“一煤独大”, 结构单一,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现代服务业发 展质量和效益还处在低端。三是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防范 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市县两级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但 风险显现,防范和应对能力不足,一些 PPP项目不完善、 不规范。四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信贷资金向实 体经济传导不畅,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比如,截至 11月底,全市工业贷款余额 262.49亿元、下降 4.99%,其 中采矿业贷款余额 142.49亿元、下降 11.23%。五是民生保 障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 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有效满足群众需求,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 加以解决。 二、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 12%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 10.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4%;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 万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变”改革全覆盖;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 13%;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22%和 1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11%和 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新增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0户;森林覆盖率达 55%以上;常住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 90%; 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主基调,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市经 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第一,要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继续有力、 有度、有效地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重点在 “去”和“降”上下功夫。去产能方面。要坚决落实国家 和省决策部署,列出清单,制定措施,明确时限,确保完 成。对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要加强跟踪管理,严格落实 责任制,杜绝死灰复燃。同时,要妥善做好职工培训、转 岗和安置工作。去库存方面。各县区要坚持分类调控、因 地施策、多措并举,确保取得突破。要把去库存与棚户区 改造、空置商品房消化等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存量商品房 信息平台,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健康发展。去杠杆方 面。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股权融 资,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 比重。降成本方面。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煤电 联动、水火互济运行新机制,完善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长效 机制。要用足用好国务院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 作方案》和省即将出台的实施细则,有效降低企业融资、 物流、税费、制度性交易等成本。 第二,要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立足 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总体思路,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 量“两条腿”走路,切实发挥好我市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 和竞争优势。一要大力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把工 业循环经济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认真研究 建立“统”的机制、创新“聚”的方法、完善“变”的平 台,加快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市县两级都要按照 目标化、项目化的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创建落到实 处、取得实效。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红果经济 开发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加强 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继续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加 强“城市矿产”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吃干榨尽、变废为宝 循环发展,建成一批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 行业、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企业。二要大力推动传统 产业转型发展。坚持以“循环+”“大数据+”“三变+” 的理念改造传统产业,积极申报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 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项目支 持,实现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这项工作已上报到国 家层面,西南地区只有一个指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 实现全市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高度,全力以赴争取 要大力推进“四个一批”,加快“六化”矿井建设,确保 正常生产矿井集团化集约化达到 100%、机械化达到 78%以 上、绿色化全覆盖、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要探索建立 煤电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支持煤电联营和“煤电+下游产 业”融合发展,强化电煤供应保障,做强做大行业品牌。 要加快推进煤气一体化向纵深拓展,完成煤层气抽采量 13.6亿立方米、利用率 45%。要支持在建矿井、技改矿井 建成投产,对证件齐全、安全达标的煤矿,要一对一排查 一矿一策,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发挥政府平台公司作用, 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要站在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个高度,对 煤炭行业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抓住国家“十三五”期间 限制煤矿新增产能的机遇,加快现有煤矿技改步伐,提高 单井产能。同时,加快化乐、新华、马依西一号、发耳二 矿等矿井建设,形成大煤保大电格局。要推动金融支持优 强煤矿企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要素成本。要大力实施 “百企改造”“百企引进”的“双百”工程,深入推进 “双培育”计划,凡享受降成本优惠政策的企业,必须限 期拿出技术改造方案。开展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100个,引进 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 100 家以上。大力实施 “125”培育工程,新增 33户引领型小微企业、67户培育 型小微企业、167户成长型小微企业。要全力支持首钢水钢 集团发展非钢产业,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稳定 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三要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快速 发展。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突出抓好康养融合,重点发 展健康养生、健康养老产业,打造一批健康养生产业示范 基地。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业,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 工业固体废物新型建筑建材基地建设,加快玄武岩、碳纤 维等新产品研发,鼓励开发石材新品种,支持建材企业兼 并重组、改造提升、做强做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 入推进“中国制造 2025”凉都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矿山成 套装备制造、煤层气装备制造,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 零部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四要大力推动产业园区集群 发展。推动投产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帮助开拓市场,解决 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目前,园区企业运行情况 不理想,各县区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力争入园 一家、投产一家、达产一家。推动建成企业投产达产,增 强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率。推动落地 企业加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早建 成、早投产、早见效。推动优势产业上下游联动,延长产 业链,提高附加值。比如,要帮助百纳威、乐洲、垦鑫达 欧拓等智能终端企业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大力引进相关 配套企业,实现产业配套 90%以上,打造真正的产业基地。 加强园区企业招商引资,通过以商招商、定向招商、专项 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确保取得 新成效、实现新突破。有力有效推动标准厂房建设,千方 百计提升利用率、降低空置率,提高标准厂房单位产出率 建立园区项目准入“负面清单”,严格项目准入门槛,拒 绝污染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强龙 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不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一要突出抓好 农业结构调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走好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山地 特色现代农业路,实现“四个价值最大化”。坚持盘活存 量,巩固提升已实施“3155工程”既有成果,抓好补植补 种,强化后续管护。完成“3155工程”补植补种 86万亩、 后续管护 216万亩,实现投产达产面积 100万亩以上。大力 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协调发展、融合 发展,杜绝盲目跟风。发展林下经济 60万亩以上。近期, 国家和省出台了支持养殖业发展的相关补助政策,各级各 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养牛、养羊、养家禽等特 色养殖业,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让贫 困户增收“立竿见影、吹糠见米”。要大力发展小黄姜产 业。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大 力推进猕猴桃、刺梨等主导特色产业保险全覆盖。积极争 取政策支持,抢抓中央持续加大“三农”工作支持的政策 机遇,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资金、政策支持。 二要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要树立标准化意识,充分 认识标准化建设对于发挥特色农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 关键作用,强化标准化建设措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要建好标准化园区,推进农业园区标准化、规模化、集约 化建设,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完成 3个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成国家农业科技 园区,基本建成水城米箩、六枝郎岱等 11个引领型示范园 区,新增 1个以上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要扶强扶壮 标准化企业,健全农业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新增市级以 上龙头企业 20个以上。要扶持现有“三变”改革市场主体,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与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受益 要打造标准化产品,用足用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原 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这“两张大牌”,大力发展绿色、 有机、无公害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立得住、推得开、叫 得响的拳头产品。确保申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 全示范区 1个、省级 2个,申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 9 个、认证有机产品 2个以上,力争实现“3155工程”无公 害产地认证全覆盖,新增“三品一标”认证面积 30万亩以 上;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8个以上,推进水城县国家有机 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达标。要发展标准化加工业,紧盯东 盟等区域市场,精准对接国际安全食品标准检测和认证相 关标准,高起点做好弥你红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真 正符合国际标准、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三要突 出抓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要牢固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 更加注重抢占市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 民专业合作社 100家以上、家庭农场 50个以上、新型职业 农民 2260人以上。要实施特色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快 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化基地,新建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 施,扶持一批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推动交通流通联动、 线上线下结合,让更多“黔货出山·凉都珍好”走出山门。 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盘县、水城县电子商务进 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实现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全覆盖 国家级、省级示范县行政村电商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 80%、70%。 第四,要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 级统筹、县区为主,树立“一盘棋”思想和绝对保护、相 对开发理念,继续推动山地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全面开启六盘水旅游经济新时代。要强化规划引领,用好 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市县两级都要根据普查成果编制全 域旅游规划;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北盘江旅游区规划编 制并启动实施部分景区景点建设。要突出县区联动、整合 资源、打造品牌,对跨县区的优质旅游资源,要统一规划 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坚决防止资源碎片化。 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