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调研报告怎么写?掌握这几步就够了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调研报告怎么写?掌握这几步就够了 一要做到“两有”——有爱,有心  搞调研要“有爱”。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写调研文章,如果只是作为一 项任务,作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我们将调研变成一种 爱好,当作自己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付出自己的爱心,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看 到自己的调研文章被领导认可,被报刊发表,被同事传看,那种喜悦感、成就感和满 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基层的有些同志反映调研难搞,主要的思想误区是:不顾工作岗位相对单一、能 力相对较低的不足,一味追求大手笔、综合性,强调深度的理论研究,致使心有余而 力不足,有题材不想写,有兴趣不敢写,有时间不愿写,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只能望 调研兴叹,提调研胆寒。我的看法是:一要自主选题,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享受调研 乐趣;二要写自己会写的东西,不需高、大、深、全,只求有感而发,提高调研兴趣 ;三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激发调研热情。  搞调研还要“有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写调研文章也是如此。其 实工作中处处都有素材,人人可找线索。特别是和业务部门的同志多交流、多沟通 ,就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调研线索、工作动态和政策信息。还要注意勤于积累。积累 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当收集的资料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要将其分门别类,做好标识 ,妥善保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确定题目开始调研之时,通过研究现 存材料,可以迅速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还可以使思维受到启发,这样就有可能 较快地拿出初步的调研方案,有利于快捷高效地完成调研任务。  二要注意“两找”——找题材,找观点  要会找“题材”。主要抓四点:一是抓重点,二是抓热点,三是抓难点,四是抓 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抓特点,一些地域性强、特色鲜明的题材,能够引起人们 的浓厚兴趣,因此抓住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常常会因为选题独到而收到意想不到 的良好效果。我总结,收集调研题材有“10字”法,即政策堆里“筛”题材,文件 堆里“挖”题材,领导口中“理”题材,联系上级“摸”题材,参与活动“追 ”题材,深入基层“捞”题材,掌握规律“抓”题材,情况反馈“提”题材,跟 踪问题“找”题材,沟通外界“求”题材。  要会找“观点”。所谓“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登高才能望远。我们应该 站在政治的高度观察问题、站在领导的高度发现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站 在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站在发展的高度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要注意 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上找观点,从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上找观点,在不同意见的争 论中找观点,在他人没有研究过或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中找观点。还要勤于到基层 一线调查找观点,肯于向领导、同事、同行求教找观点。  三要学会“两借”——借人,借物  “借人”,实际上是借力,主要是指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我们搞调研的同志平 时要多请示、多汇报。请领导帮忙出题目、交任务、给支持、创条件。“借人”,还 有一点就是不要怕领导改稿子或同事提意见,多改才能出精品。可以说,对文字的东 西,看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改一次就有一次的提高。改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提 高的过程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搞好调研工作,文字只是起步的基础,思想才是腾 飞的羽翼。思想从何而来?思想从不同观念的砥砺中来,从集体智慧的碰撞中来。古 人说:“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广泛了解他人的 思想成果,努力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很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谈谈“借物”。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否善于利用电脑和网络这个“外脑 ”,已成为能否提高写作效率的关键。我有一个观点:把记忆让给“外脑”,把思考 留给自己。把记忆留给“外脑”,我们才能有精力多作一些积极的思考。一直以来 ,我始终保持着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平时也很注意素材的积累。但这种积累并不是说 什么东西都要往脑子里塞,只要知道我的“外脑”里有哪类素材、是如何归类存放的 就行了。互联网这个“外脑”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素材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帮你储备 的,比如只要进行一次主题词搜索,你所需要的大量素材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可以 使你很快接触到人们对某个问题的大量思维成果,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自己与他 人的认识差距。所以我认为,利用“外脑”是破解调研工作劳苦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要勤于“两动”——动脚,动脑  “动脚”就是要迈出步子。调查研究是一项“动态”的工作,整天坐在办公室里 ,靠翻阅资料、电话访谈是写不出好的调研文章、得不出有说服力的调研结果的。搞 调查研究就是要下定决心,走下去,踏踏实实地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 ,像中医“望、闻、问、切”一样,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口去问,把握问题的脉 搏,切中问题的要害。调查研究不仅要往下走,而且要“横着走”,走出去,加强与 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和沟通,要善于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  处理调研材料更要多“动脑”,既要强调和忠实于素材的真实性,又要透过现象 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忌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得出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 的结论。否则,不仅不能对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反而会误导人们走入歧途。要力争出 调研精品,基本要求有4条:(1)理论上能自圆其说,站得住脚;(2)不违背、不违 反现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3)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符合国情和 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4)主题应当明确,情况应当清楚,内容应当具体,建议应当 准确,语言应当简洁。  五要提高“两率”——载体转化率,成果贡献率  要提高调研“载体转化率”。使文章的体裁尽可能多样化,让调研成果在不同载 体形式之间相互转化,提高调研写作成果的利用率。调研与信息、宣传并不是对立和 割裂的,而是统一和互动的。调研文章可以归纳成有用的信息,海量的信息之中也可 以提炼出有价值的调研线索。同理,一些调研文章经过转换体例,可以改写成消息、 通讯。这样通过一文多体、一事多写,能够大大提高我们调研成果的有效利用率。  要提高调研成果的“贡献率”。好的调研成果还得有效转化,要做到“3个结合 ”。一是要与形成规范性文件、制订政策措施相结合;二是要与出主意、当参谋相结 合;三是要与加强宣传、推广经验相结合。调研成果转化有时还有必要搞“连续剧 ”,注意做好调查课题的深度研究,使原有成果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 调研成果到底有多大价值,我认为可以提出一个“调研成果贡献率”的概念,就是 要量化计算调研成果被领导决策采用了多少,有多少转化成了工作思路、政策法规或 制度办法,在报刊上发表成果的档次有多高、影响有多大。调研写作人员每过一段时 间就应该盘点一下自己的成果,看究竟做了多少事,对促进工作发挥了多大作用。  一篇好的调研报告是怎么写出来的 一、调研文章的概念  什么是调研文章,顾名思义就是经过调查和研究后写成的文章。调研文章又叫调 查研究报告,是对某一事务或者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并将 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例如:考察报告、调研报告、调 查思考等,都是常见的调研文章体裁。  二、调研文章的作用  大家都清楚,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推动工作的优良传统,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 ,是机关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秘书服务领导决策的一项重要职责。三国时曹丕在《 典论·论文》中曾经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是把文章的撰 写抬高到了极致。调研文章虽然不能如此,但它毕竟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调研文章 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方面:  1.总结经验。通过反映某地、某单位工作上的突出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榜样 ,以此推动面上的工作。通常在某项工作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时候,在人们对某项工 作普遍感到难度很大、需要示范引导的时候,或者工作中出现某方面的突出典型,需 要扶持和宣扬的时候,就需要这类调研文章。例如《借鉴东部沿海茶区经验加快我县 茶业产业发展——县赴闽、浙茶业考察组考察报告》,就是这种类型。  2.揭示问题。通过反映工作中某种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暴露其真相,找准 其根源,分析其危害,以期引起有关党政组织、有关部门或全社会的重视,促成问题 的解决。如某县发的《**县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就是这种类型。  3.研讨工作。通过对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的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 出相应对策,指明努力方向。如某县的《关于**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思考》 ,就是这种类型。  4.服务领导。即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有关情况,直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类 文章一般形成于某项决策形成之前,领导觉得某个问题需要决策,但由于情况不明 ,一时下不了决心,需要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再做出决断,于是亲自出马 或指派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而后以文字形成决策依据。例如某单位编发的《关于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就是这种类型。  三、调研文章的特点  同样是文章,调研文章比较其它文章而言,有其特别之处,其体裁、结构、思维 、文风、语言等都与文学作品大不相同。文学作品着眼于文艺性,可以渲染夸张、含 蓄朦胧、文字激扬、十年一剑;而调研文章则大异其趣,强调的是政治性,讲究逻辑 严密、言之有据、朴实无华、表达清晰、行文迅速。具体讲有四个特点:一是真实 性。真实性是调研文章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 。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不仅报喜,还 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 性。这是调研文章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 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 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 对性,在调查文章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 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编号:202305

类型:VIP专享

格式:docx

大小:41.64KB

上传时间:2023-05-22

总页数:8

提示: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