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两办_2020.12.23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着力探索具有静海特色和示范价值的绿色发展之路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4页  学习时报/2020年/12月/23日/第 004版 专题 着力探索具有静海特色和示范价值的绿色发展之路 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 蔺雪峰 生态问题与人类息息相关,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 反映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方式之一。天津市静海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 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 迈上新台阶。 直面生态旧账,多维度问诊按病开方 近些年来,静海区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和举措,攻坚克难,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绿 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生态环境与前期相比明显改善。但生态问题仍然面临挑战。目前,静海 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 期。 面对环境治理的问题短板。静海区通过推行包保责任制、加强督查检查、强化联合执法、严 格追责问责、依法打击犯罪行为等 5项过硬举措,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完成 3115家“散 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包括唐官屯渗坑在内的 38 个纳污坑塘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全面提标改造,城乡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得到有效解决。空气质量持续提升。PM10、SO、NO、 CO、O3 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恶化情况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指数和改善率逐年提高,达标天数逐年 递增,均维持在 52%以上。水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活水少,死水多”到多水源、多线路保 障水系连通循环。主要河道实现水清岸绿。全区 12 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天津市 新地标排放标准。再生水循环利用量累计达到 4670 万吨,弥补了无再生水利用的空白。土壤环 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无 新增污染地块。 面对“钢铁围城”的问题软肋。静海区高度重视,组织专题调研,就钢铁产能整体退出进行 专题研究。其中天丰、轧三两家钢铁企业的关停问题面临巨大抉择,一方面,两家钢铁企业下游 关联生产型企业约 140 家、商贸服务业企业约 50 家,企业退出后,全区工业总产值将减少 367 亿元,税收减少 13亿元,关联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2.4亿元,物流运输量减少近 2000万吨。另一 方面,产能退出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将下降 62.7%,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 3207.1吨,黑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占比由 56.8%降至 51.3%。进退两难之际,静海区委下定决心,以钢 铁产能整体退出为契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引育新动能,切实做到早准备、早转 型。及时成立静海区钢铁产能退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经过多轮谈判,于 2020 年 6 月、7 月分别与天丰、轧三签订了退出补偿协议,年底全面退出,为全市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 任务、解决“钢铁围城”问题迈出坚实一步。 面对体制机制的问题短缺。积极推动各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大环保”格局。推行包保 责任制。建立领导包联乡镇(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区级领导分别联系 22 个乡镇、园区和 街道,各乡镇(园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保村街环境保护工作,对所包保村街的环境污染 治理负总责。加强工作督查检查。区环保督察办建立会议调度、督查通报、公开约谈等推动机制, 对整改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整改进度缓慢的重点任务进行专项调度和专项督查,与责任单 位点对点研究整改推进措施,确保责任压实、措施精准、工作到位。强化联合执法。在严格落实 网格化、河长制、坑长制管理基础上,专门成立公安、环保、应急、交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   第 2页 共 4页  队伍,在全区开展 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环境保护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建立健全责任体系。 制定出台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文件,形成了用制度管环保、靠制度促落实的长效机制。 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壁垒。坚定不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着力去产能、调结构、优环境,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去产能。完成 3115 家 “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天丰和轧三两家钢铁企业提前实现停产,产能退出后,有效解决“钢 铁围城”问题。持之以恒调结构。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工作的“指挥棒”,以产业的绿色转型 夯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根基。制定实施高质量产业发展规划。子牙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集聚, 装配式产业呈集群发展态势,电镀产业通过入园管理成为全市绿色发展样板,中日(天津)健康 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加速健康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大邱庄中德生态城推动钢铁产业绿色转型。规 划建设智能产业园。以绿色、健康、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生态系统保护 和修复成效显著。7.83 平方公里土地划入市生态保护红线,完成生态补水 4.4 亿立方米,持续开 展绿化造林工程,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 29.1%,形成“东湖西林”生态格局。 多元生态治理,全方位推进健康发展 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之一,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工作,必须要下定决心真抓、真管、真严,把政 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把担当精神体现到实际工作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 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城市,推进静海生态文 明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区域生态格局。作为雄滨生态走廊上的重 要节点和天津南部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生态环境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保护好白洋淀 —独流减河—渤海湾和南运河这两条生态主轴,强化沿河流水系、交通走廊和环镇村周边绿化工 程,形成遍布全区“绿脉”系统,让“绿脉”与两大生态主轴在区内共联,构建起全区良好的生 态格局。构建生态优先的空间布局。做好规划减法,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不能动的坚决不动。强化规划刚性管制,合理布局使用城镇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镇、农村开发 边界线,防止城镇“摊大饼”式扩张,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打造宜人自然 景观,加强城镇、农村公园、道路、居住区绿化工程建设,科学配置树木比例、形成复层植物群 落、合理搭配树种、完善景观植物配置,形成主题统一、景观各异的绿地系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