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1.3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构筑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3页 光明日报/2020年/1月/3日/第 011版 评论 构筑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文明委常务副主任 虞爱华 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首次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巩固”文化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部署了 “完善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文化自信,充分反 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新境界。 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本,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 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优 越的制度不是“飞来峰”,有效的治理源于文化滋养。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 展,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 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重要目标,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 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才能构筑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二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一是来自科学理论指引。只有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引,才能建设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之所以自信,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科学理论的指引。毛泽东同志 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 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解决了思想“开化”、思 想“僵化”、思想“分化”问题。曾经有人“真经”还没念好,却“言必称希腊”,甚至认为“外 国月亮比中国圆”,误导社会心理,崇洋媚外。根本扭转这一局面、实现民族精神浴火重生,就 是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这个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我们就 可以从正本清源走向守正创新。 二是来自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担负发展先进文化的历 史使命。从提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确立“双创”原则,我们党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 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制定务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进步中推动历史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提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 条基本方 略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中一条;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3 项显著优势 中,文化优势是其中一项;在党的“六项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其中一项,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 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坚强领导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 荣发展的最根本保证。 三是来自人民力量依靠。众所周知,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 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人文 精神、道德规范,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都源自人民 第 2页 共 3页 的生产生活、群众的创新创造。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中华文化才生 生不息、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母体,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民需 要文化,文化需要人民。新时代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文化,是满 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其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阅卷评判是 人民群众,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自信的选择和文化自信对人 民的担当,共同汇成中国发展进步的合力。 四是来自不懈奋斗实践。我们党在 98 年一以贯之的接续探索中,将开辟正确道路、发展科 学理论、建立有效制度有机统一,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 道路,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的自信心不断 提升。这种自信不仅来自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大奇迹”的硬实力,更来自于历经磨难而不 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精气神。我们说,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党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