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3国企敬业好员工:超高层建筑技术创新专家——记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建钢构高级工程师陆建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超高层建筑技术创新专家 ——记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建钢构高级工程师陆建新 来源:宣传工作局 当城市还在沉睡,钢构人手中的焊花已经点亮清晨的第一缕弧光。因为能够为建筑提供更为稳固安全 的支撑,如今的“超高层”都采用钢结构建造。一幢幢直冲云天的超高层钢结构大厦点缀了城市,它们背后 则是成千上万默默奉献的钢结构建设者。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钢结构项目经理陆建新就是其中一位,他扎根项目建设工地 32 年,从一名测量技术员,成长为建造超高层、大跨度建筑工程的带领者。 32 年的默默坚守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部城市发展史。城市的高度一次次被刷新——我国第一幢超高层大 厦深圳国贸大厦 160米,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 165.3米,当时北京第一高楼北京银泰中心 250 米,第一幢摩天大楼、当时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 383.95米,前华南第一高楼广州珠江新城西塔 432.50 米,后华南第一高楼深圳京基 100高度 441.28米,当时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92.80 米,如今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在建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660米…… 这一幢幢超高层建筑都曾留下陆建新的足迹和汗水。伴随这些不断上升的“高度”,陆建新也从测量 工长干到了技术总工程师,再到项目执行经理和项目经理。 1982年,18岁的陆建新参建我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作为测量技术员,他见证了三天 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此后的十余年,他都是干测量工作。岗位虽然平凡,陆建新却十分用心。他的老同 事向我们回忆道:“陆建新不是一两天就成长为技术带头人的,那个时候大家就都知道,有个搞测量的“小 陆子”特别爱钻研。” 钻研问题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除了测量,陆建新还干过塔吊装卸工、开过卷扬机。陆建新自信地说, 工地上的每一道工序和每一种设备,他都弄得比较清楚。 时代在进步,建筑施工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更新,陆建新勤于学习,当年很快掌握计算机、CAD软件等 新技术,甚至比年轻人学得还快。在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项目中,他就曾巧用计算机三位模型核对手工计 算数据,对测量数据结果的精准计算和定位起了重要作用。 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担任钢结构项目总工程师期间,面对这座建造难度极大的世界级摩天大楼,陆建新 带领团队成功化解 10项“第一次”难题。在广州西塔任项目执行经理时,他和他的伙伴们又创造了“两天 一层”的世界高层建筑施工最快纪录。 32年过去了,陆建新走过 8个城市,参与建设了 36项工程,施工总高度达到了 3040 米。如今,陆建新 仍然奋战在他再熟悉不过的工地上。 勇闯道道技术难关 陆建新在工作岗位上奉献了青春和汗水,也在默默坚守的过程中成为了一名技术创新的能者。30多年 来,他破解过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技术难题。 他正在参与建设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见的难处。陆建新的徒弟、现任 华润总部大厦项目执行经理的唐齐超向我们回忆,为了搞清如何同时使用好四个塔吊,师父陆建新那几个月 寝食难安。 原来,平安项目使用了四台国内最大型号动臂式塔吊,四台塔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