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镇江市全会报告摘要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对标苏南加油干 精准务实惠民生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中共镇江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上的报告(摘要) 一、大力提升发展热度 4月10日至11日,省委李强书记调研镇江,勉励我们 凝心聚力、提振信心,抓住新机遇,找准切入点,提升 发展的热度,强化城市特色和竞争力。5月25日,市委、 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发展大会,强调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是大力提升发展热度,坚定地走产业强市之路,重塑镇 江实体经济辉煌,并从工作层面作出系统部署。半年来 ,大力提升发展热度,已成为干部群众的高度共识和全 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1.保持了稳中求进良好势头。牢牢保持工作的连续 性、稳定性、奋进性,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扎实推进“两聚一高”,1-6月,各项目标总体实现 “双过半”,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 5.4%、8%、10.4%左右。27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180个 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分别占年计划的46.2%、 50.8%。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增长12.3%,工业应税销 售增长14%。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 别增长31.5%、18%左右,“金山英才”计划申报人数增 长50%,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1家。41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176个市区重点城建项目和98个生态环境重点项目按序 时推进。成立全省首家军民融合产业联盟,3家小镇入选 省级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2.抓实了“争先苏南”大事要事。对照苏南标杆 ,提高发展站位,把握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聚焦带 动全局的关键性问题,谋划推进一批大事要事。主动对 接区域一体化重大战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扬子江 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9个宁镇合作重点项目按计 划推进。坚定走产业强市之路,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 ,强力推进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 建设,抓产业攻项目的氛围更加浓厚,热度明显升温。 上半年制造业实到外资3.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强 化改革的深刺激强刺激作用,着力突破“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改革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 ”取得阶段性成效,e办事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镇江高新 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进入空间明晰、权责明确、 全面建设的新阶段;积极参与省港口发展集团出资和组 建,推进市属产业集团转型发展。盘活存量资产、优化 资源配置开始“破题”,违法用地清理、违法建设治理 启动实施,奔着问题去、敢啃“硬骨头”、注重有效性 的工作导向更加鲜明、效应初步显现。 3.迈出了民生改善坚实步伐。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开 展“大走访大落实”活动部署,确定“暖企惠民”的鲜 明主题,组织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走访居民家庭60多万 户、走访企业近1.8万家,解决各类问题2万多个。降低 企业生产经营性成本50.6亿元,新开业各类市场主体及 注册资本(金)同比分别增长37%、18.2%。制定出台富 民增收实施方案,抓实就业创业、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 ,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8.5%左右 ,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20元/月。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 优质,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医 保管理、分级诊疗、养老照料等服务体系。生态环境突 出问题清单明责、限时整改,“263”专项行动扎实推进 ,“河长制”有效落实。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和法治镇江 建设,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保持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推动了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树牢 “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 强。圆满完成市县乡人大、政府换届和市县政协换届 ,深入开展“一创六争”活动,出台并落实“789”青年 干部培养计划,完善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文件体系。扎实 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化机关“效能革命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倡导“店小二”精神,发 展环境不断优化。修订市委“十项规定”,开展农村 “三治理一挂牌”专项行动。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考 核,网络社会组织“345”工作法得到中央网信办肯定。 制定《问责条例》实施细则和“一案双查”具体办法 ,开展七届市委两轮巡察,完成市委巡察机构设置和纪 委综合派驻改革。半年来,市人大围绕中心、依法履职 ,市政协着眼关键、协商议政,各辖市区勇挑重担、奋 发有为,各部门各单位聚焦重点、担当尽责,各民主党 派、工商联和群团组织融入大局、争作贡献,和谐共进 的氛围更加浓厚。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转型升级与先进地区相比落差还比较明显,实体经济 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投资大、业态新、带动力强的优 质项目不多,经济发展环境仍需优化;基础设施与社会 发展需求还有差距,民生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改革的 受益面和群众的获得感仍需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 深度还需要强化,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 步提升,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四风”和 腐败问题仍有发生。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找准症结、 有效解决。 提升发展热度,找准镇江在苏南板块中的应有地位 ,迫切需要从思想深处来一次大解放,迫切需要把工作 水准提上一个新台阶,迫切需要让工作实效有一个大提 升。 ——对标苏南,要对标“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 神风貌。 ——对标苏南,要保持“产业强市、高端引领”的战 略定力。 ——对标苏南,需要强化“谋定而动、善作善成”的 工作作风。 做好下半年工作,必须明大势、谋全局、抓大事。要 突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个最重大的政治责任、 最重要的工作大局,要把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 ”,要抓住战略机遇叠加的“窗口期”。着力抓好六个 方面: (一)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聚力攻坚先进制造 业项目。把招引推进先进制造业项目作为项目工作的重 中之重,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通 用航空、新能源、人工智能、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和香醋 、眼镜等历史经典产业,大力引进体量大、业态新、辐 射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对接国家 、省重大产业规划布局,放大江苏发展大会、“百家央 企镇江行”等效应,扎实推进全产业链招商、融合式招 商。深化落实市领导挂钩推进产业项目机制,各地各部 门尤其是“一把手”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坚持“一切 围绕项目干”,确保今年27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00个市级 重点产业项目按序时推进。大力发展新经济。扎实推动 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技 术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低碳新经济、全域旅 游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创意经 济、分享经济,积极拓展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新兴消 费市场,不断壮大农村电子商务、观光休闲农业等新业 态新模式。全力提升现有产业。运用市场、法治的办法 去产能,确保全年去除钢铁行业产能不低于60万吨、压 降水泥行业过剩产能70万吨。跟踪推进107个重点工业技 改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梳理 排查“半拉子工程”和“僵尸企业”,采取资产重组、 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扩大小微企 业“周转贷”规模,全面落实“稳促调惠”及去杠杆、 降成本政策举措。 (二)着力增强发展动能。围绕破解“痛点”“堵点 ”抓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 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拓展e办事平台服务功能,全面 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 见面”审批模式,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深化 国资国企改革,严格落实财政部关于规范地方政府举债 融资行为的相关规定,推动产业集团突出主业主责,规 范经营行为,从一般性竞争领域和房地产市场退出,全 面梳理和盘活各类闲置资产,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推动财税金融改革,启动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健 全“营改增”后财税征管体系,增强财政统筹收支平衡 能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提高 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大“破圈解链”力度,坚决守住 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整合港口岸线、土 地房产、旅游、数据、国有资产等发展资源,推动资源 配置效率最大化。围绕培育“高原”“高峰”抓创新。 全力做强国家级高新区,突出船舶与海工装备、数字产 业等重点产业,大力招引中试基地等高层次研发机构。 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着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 新型领军企业和掌握“专精特新”技术的“单打冠军 ”。紧盯前沿科技,深化与龙头企业、大院大所及在镇 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全力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进 一批“高精尖”项目。争取全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 ”15人,入选省“双创计划”50人。贯彻落实省“科技 创新40条”和市“聚力创新6条”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科 技创业孵化链条,营造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生态。围绕 “特质”“特色”建载体。各辖市区都要按照“一区一 定位、一园一特色”的要求,打造主题园区、做强主导 产业。围绕“整合”“聚合”促开放。实施“江海河联 动、港产城融合”十大行动计划,继续推进长江12.5米 深水航道工程和港口码头扩容升级。深度参与“一带一 路”建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三)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强化规划引领。 更加注重“节约紧凑、精明增长、绿色发展”,启动新 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准备,确保1088平方公里控 规“全覆盖”。主动对接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 等重大战略,在规划“源头”抢占先机,让镇江成为要 素流动的交汇地、落脚地,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重点,加快“多规合 一”步伐,实现规划管控“一张图”,规划审批“一张 表”,推动发展“一盘棋”。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对外强力推进连镇铁路建设,做好宁句轨道交通、 南沿江城际铁路开工准备,启动宁镇城际轨道和扬马城 际轨道前期研究工作;对内加快完善“三纵三横”交通 布局,加快构建市与三个辖市“半小时交通圈”。提升 城乡品质。提倡城市修补,加大老小区整治、街巷改造 、积水区治理力度,实施空斗墙、危旧房改造,年内完 成2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及2.6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任务 ,高质量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试点任务。加快推进新 河街、大龙王巷等历史街区综合改造。切实抓好3个省级 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年内再建成1个美丽宜居镇、 12个美丽宜居村。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供地计 划管理,市区所有经营性用地一律纳入计划管理。把房 地产与城市发展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确保建一片成一 片,确保开发取得实效。切实加强土地经营行为的监管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 人为干预。注重精细管理。优化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 ,扎实推进“八项整治”,扩大垃圾分类处置试点。以 市场化方式推进智慧镇江建设,启动建设政务大数据中 心。 (四)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263”专 项行动。加快推进四大重点行业减煤工作,确保完成减 煤94万吨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坚决淘汰化工落后产能 ,确保年底完成50%的关停任务。实施大气治理工程,实 现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实施太湖流域水 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治理目标。深化“河 长制”“断面长制”监管模式,年内完成总长度40%的黑 臭水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