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共XX市委书记XXX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暨市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暨市人大设立常委会 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XX市委书记 XXX X年X月X日 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市委向市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表示热 烈祝贺!向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作 出的重大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市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 ,市委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 大工作的意见。刚才,国初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我完全 赞同。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30 1980年10月12日,XX市第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了XX市人大常委会。从此,揭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 XX实践的新篇章。30年来,XX市历届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 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为己 任,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 职责,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 、发挥代表作用和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 卓有成效的工作。 这是大力推进民主进程的30年。市人大常委会历经7届 ,举行常委会会议188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 报告632个,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50人次,作出重 要决议决定208项,推动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进程。 这是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30年。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 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人大常委会先后就经济建设、教 育科技、劳动保障、人民防空、土地管理、环境保护、计 划生育、移民安置、行政监察、食品安全、换届选举等 100余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组织执法检查,听取专项报告 220多次,促进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这是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的30年。市人大始终围绕党委 中心工作,抓大事、议大事、督大事,就国民经济、社会 发展、教育医疗、依法治市、经济环境、环境保护、城市 管理等作出了重大决议,对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质量 技术监督、农田水利建设、湘江综合治理、公共卫生服务 等进行了专项评议,有力支持和推动了“一府两院”的工作 ,推进了科学发展。 这是大力推进社会和谐的30年。各级人大按照“替人民 代言,为群众解忧”的要求,把工作监督与群众普遍关心的 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围绕经济建设、城市管理、社会 治安、农民负担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代表视察 260多次。同时,不断健全信访工作制度,认真接待群众来 信来访,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 30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取得的巨大成就 ,是历届市委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和 人大工作者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和 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 向全市人大代表,向为人大常委会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 老领导、老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人大工作的广大干 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人大及其常委会30年的光辉历程反复证明: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是顺应时代潮流、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 度,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 保证,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 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 政地位的重要途径。30年的生动实践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 本前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 长期探索和奋斗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大必须自觉坚持 和接受党的领导。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这是做 好人大工作的关键所在。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 大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 党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障和促进全市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做 好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充分发 挥人大广泛的代表性优势,及时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 实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第四,必须始终 坚持改革创新。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不竭动力。做好人大 工作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探索工作规律,拓宽 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始终保持人大工作旺盛的生机 与活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创造的用以实现人民当 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 一大特色和优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根本政治 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历 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 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 的必然选择,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建设国 家、管理国家。在近代史上,我国曾经几次模仿西方的政 治制度。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根据“三权分立”原则 ,起草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此后又有国民党政 府的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等,这些都没有给中 国人民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历史反复证明,在中国照 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是走不通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对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得出了一个重 要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 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 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我 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 创造。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贯彻落实依 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 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宪法。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充分 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 免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保证宪法和法律 的有效实施,促进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增强全体公民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就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促进“一府两院”依 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就能使整个社 会沿着民主法治的轨道有序运行,形成心齐气顺、政通人 和的良好政治局面。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一个 重要方面是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 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意志有机 统一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 证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 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并通过民主集中的方式,使党 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一致遵 循的行为准则,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 心作用,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充分调动全 市人民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