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赵俊民:在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赵俊民   今天召开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党 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和省市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工作点评会、全省脱贫攻坚 “两对两补”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冲刺脱贫 攻坚年度目标,研究部署推进产业扶贫重点工作。刚才市 农业局、工信局、脱贫办分别作了专项安排,下面我讲三点 意见: 一、发展产业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要把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8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关于打 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1.7万字8个版 块41项重点,围绕决胜2020年脱贫攻坚作出了战略部署 ;总体目标就是“两确保一高于”,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 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 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要求就是 “六个坚持 ”,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 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开发式 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 炼队伍相统一、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发起脱贫攻坚三年决战,确 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加力。我们 既要拧成一股绳、打好组合拳,更要攻其要害、用足关键 一招,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致胜之道,作为加快发 展、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这既是中省要求,也是实践经 验。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突出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产业扶 贫为重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产业大发展为脱贫攻 坚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紧扣茶叶、魔芋、生猪、核 桃、生态渔业五大现代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抓住育良种、 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四大关键环节,围绕实施农村 “三变”改革,不断完善和强化“龙头+基地”“基地+企 业”“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累计发展茶叶种植85万 亩、魔芋种植36万亩、生猪养殖530万头、核桃种植171万 亩、生态渔业养殖4万吨,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同 时加快推进蚕桑、中药材、烤烟、食用菌、天然蜂蜜、设 施蔬菜等传统产业和木瓜、拐枣、油用牡丹、黄花菜、花 草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适生能力强、带动 作用大、增收效果好的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基本实现了 “一村一品”产业全覆盖。 二是新型工业快速成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 绿色循环发展,不断强化绿色工业对经济、民生的关键支 撑作用,全力实施“以工带农、以农促工”,扎实推进 “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加快构建绿色、循环生态友好 型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全市规 上工业年产值达1385亿元,年增加值突破420亿元,以农产 品加工和资源开发等为重点的六大绿色工业占规模工业产 值比重达87.3%。今年上半年,装备制造、纺织丝绸、清洁 能源、富硒食品增速分别达40.1%、25.8%、25.1%和 22.5%。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48户,产值过亿元企 业突破300户,全市各类工业企业用工人数达到11.2万人 ,其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7265人,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3.3万人。 三是园区成为新增长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坚持生态主体功能区和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功能定 位,坚持把“三区两园”作为保护环境、承接产业、节约 资源的重点发展区域,不断完善提升“园区承载集约发展 为支撑、规模特色效益农业为基础、绿色循环新型工业为 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安康国家高新区引领示范作用明 显,恒口试验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瀛湖生态旅游区建设 开发提速,“飞地经济”园区以及旬阳高新区综合承载能 力提升。全市累计发展各类现代农业园区732个,其中省级 园区36个、市级267个,入驻企业470户、建立合作社260家 ,园区用工达8.8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169人。19个省 级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214万平方米,入园 企业1773户,吸纳就业7.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6500人 。 四是经营主体增量提质。以实施“千村千园、十百千 万”培育工程为抓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1860个(国家级示范社16个、省级示范社69个),培育 家庭农场85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8家),组建村级互助 资金协会920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4家 (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41个);今年403个计划脱贫 村已成立经营主体1253个,“一园一社”在产业扶贫中发 挥了关键作用。统筹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依托1100多 个集中安置社区,积极探索“新社区工厂”助力产业扶贫 路子,发展镇村“新社区工厂”212家,其中服饰加工类 73家、毛绒玩具类25家、电子产品类43家、农副加工类 50家、其他类21家,累计吸纳就业9507人,其中贫困户 3318人。 五是就业增收渠道拓宽。聚焦全域旅游发展,夯实旅 游产业扶贫基础,启动实施158个“十镇十村百户”旅游扶 贫示范工程项目,已建成1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省级 文化旅游名镇、2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3个国家级乡村旅游 模范村,通过“旅游带增收、景区带乡村、能人带大户 ”形成有效带动。扎实推动“宽带下乡”和“农村电商 ”建设,10县区全部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 范县(区)”,组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发展镇 村电商服务站点700余个,开设农村网店5630余家,年均线 上交易额达到23.8亿元,以“安康扶贫空间”为龙头的 “产品销售、就业创业、技志培训”综合平台成为辐射带 动高质量脱贫的亮点。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实践中,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 ,创造了很多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支部+X+贫困户”工 作机制受到汪洋同志批示肯定,“新社区工厂”入选全国 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和“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企 业+基地+贫困户”“园区+三变+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以 及白河天宝、宁陕皇冠、汉滨京康、紫阳远元等一批产业 扶贫典型,探索出了很多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 路径,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把产业扶贫工作 抓得更实更好更有成效。 二、牢牢把握产业扶贫的主要任务 产业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短期脱贫来看这 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从长期减贫来看这更是“脱贫摘 帽”后巩固成果、稳定收入、防止返贫的基础工作。我们 要坚持提高站位、统揽全局、精准施策,突出“宏观抓产 业、中观抓企业、微观抓就业”,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引好用好产业扶贫这一 “源头活水”。 (一)强化关键支撑抓产业。我们一直强调,要把脱 贫攻坚工作放在统筹全局的位置上来谋划,作为最大的政 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把握。脱贫 攻坚不能“就脱贫抓脱贫”,产业发展不能“就产业抓产 业”,这“两只手”必须十指紧扣、牢牢契合、协同发力 ,才能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关键支撑作用。 要精准聚焦持续发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围绕市场抓产业、围绕产业抓扶贫,按照“政府推 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加快发 展”的思路,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把带动贫困户数量和效果作为衡量产业精准 扶贫的重要标尺,不断健全和完善“扶贫输血+产业造血 ”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农业方面,要坚持聚焦茶叶、魔 芋、生猪、核桃、生态渔业五大主导产业,做好存量、做 大增量、做优质量,加快构建“大产业带动大扶贫”的特 色高效现代农业体系,突出培育千亿规模富硒产业目标 ,大力发展蚕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品 生产加工,深入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 ,夯实农业产业扶贫“主阵地”。工业方面,要突出抓好 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 纺织丝绸、包装饮用水等绿色工业发展,切实发挥工业拉 动农业、反哺农业作用,依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 强化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基础配套、人口聚集、辐射带动作 用,把培育发展“新社区工厂+家庭车间”作为拉动农村贫 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建好工业产业扶贫“就业站 ”。三产方面,要围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 基层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以发展全 域旅游为带动,加快推进“五美乡村”建设,把特色乡村 旅游作为“以城带乡”助力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加快推 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巩固深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 合示范县建设成果,积极探索“产地直供”“产地直发 ”电商营销模式,畅通“山货进城”和“网货下乡”双向 渠道,打造产业扶贫开发“新引擎”。 要积极促进产业融合。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扶贫、 大发展”的意识,坚决破除“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