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杨华祥: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脱贫攻坚和易 地扶贫搬迁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杨华祥 同志们: 经市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 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 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的总体要求,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刚才,卫计、教育、 农商行分别就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了发言 ,国税、川恒公司、湖南商会就帮扶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农工、扶贫、仙桥和温氏集团也对扶贫工作作了承诺发 言,平湘同志就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 搬迁工作作了安排,我完全赞同,大家务必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准发展大趋势,在农业农村发展上树立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 新阶段“三农”、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更加重视 ,提出了“‘三农问题’是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论断 ,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 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同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 ,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这些新理 念、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做好现阶段农业农村、脱贫 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基本遵循。抓 好农业农村、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既要自我鼓 劲大胆干,也要自我鞭策拼命干,更要转变观念创新干。 一要充分认识取得的成绩,自我鼓劲。近年来,我市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梨、茶、畜”主导产业发展 、农业“接二连三”、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具体工 作上花了心思、下了力气,也见了效果。一是农业发展态 势良好。坚持发展以“梨、茶、畜”为主导,烤烟、蔬菜 、中药材等为补充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梨、茶产业 13.09万亩,畜牧业产值累计完成26.78亿元。成功引进温 氏集团、大北农、天丰等企业入驻,培育龙头企业44家、 专业合作社246个。2016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完成 13.82亿元,全市农业发展呈现出传统产业稳步前进、主导 产业持续扩模和“大企业带动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 农村环境全面改善。通过“道路建设三年会战”“骨干水 源工程”“六小工程”和美丽乡村等建设,农村交通保障 更给力,出行更便捷,饮用、灌溉用水保障更到位,全市 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较大改善。三是扶贫基础不断夯实。通 过对“一山两流域”重点贫困区域走访、摸排、建档、立 卡,贫困人群、致贫原因等扶贫底数进一步摸准,为“精 准滴灌”打下了基础。 二要全面认清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自我鞭策。福 泉历来是工业城市,我们起步转型不久,农业基础薄弱 ,“三农”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出现“四有四欠”状况 :一是有产业,但欠强大。我市虽然明确了“梨、茶、畜 ”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但均属起步阶段,对农业经济支撑 还明显不足,特别是梨、茶两个产业,虽然有了13.09万亩 的种植规模,但还存在管护不善、经营不好等较多问题。 二是有产品,但欠品牌。在全市农业产业方面,我们推出 了保利食品、金狗茶油、“福泉金谷福梨”等农特产品 ,但除“福泉金谷福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区域 公用品牌外,其他产品品牌价值不大,农业效益,离不开 品牌效应,我们在创品牌、出特色方面还任重道远。三是 扶贫方面有推进,但欠精准。针对“一山两流域”重点贫 困区域,我们给予政策、资金等倾斜,各部门(单位)也 进行大量走访帮扶,但仍然存在产业覆盖、医疗扶贫、项 目帮扶不精准情况,实施扶贫工程项目还存在个别“扶大 户”“帮富人”的情况,产业覆盖与贫困户的利益连接不 好。四是农业“接二连三”方面有连接,但欠速度。“接 二连三”是我市农业跨越发展的一大突破口,但是就当前 来看,我市除金狗茶油、保利食品等有二产加工和黄丝江 边、金山双谷连接三产外,“接二连三”推进速度还较慢 ,而且点少面窄,质量也不高。对此,我们务必自我鞭策 ,加快进度,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意识 ,及时补齐“短板”,加快发展。 三要全面掌握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理念,自我更新。 理念不对头,发展难对路。加快农村发展,我们必须以新 的理念去引领、去推动。一是要树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理 念。要统筹谋划农业产业布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财 政扶持、主体带动,着力一村或几村连片发展一类种植业 、养殖业,向规模农业、基地农业、产业农业方向发展 ,形成大产业区域、大产业基地、大产业市场。二是要树 立三产互动相融的新理念。突破就农业抓农业的局限,着 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 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 业多功能、发展农业新业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 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农业“接二连三”。三是要树立 培育农业工人的新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技能培养,进一步 健全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吸引和培育一大批科技带头人、 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等,让有文化、懂技术、会 经营的职业农民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成为新型 农业产业工人。四是要树立深化农村改革的新理念。要摆 脱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透支资源环境的发展 方式,有效应对日益加重的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 题,不断深化改革,继续推行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 农村“三变”。五是要树立市场主体引领的新理念。着力 引进工商企业、工商资本等市场主体投资农业,由市场主 体去带动、引领农业发展,统筹协调好各类经营主体与农 户之间的关系,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结 成互利互惠的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利于对外开展市场 竞争的利益共同体。 二、紧扣致富小康大目标,在精准脱贫攻坚上要有新 作为 按照全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贫困 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面摘帽的脱贫任务,我们必须保持 脱贫攻坚的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措施加强,确保2017年 减少贫困人口0.9万人以上,18个贫困村出列。全市上下一 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长春书记“两个绝对不行,两个情有可原”要求 ,即“该进入的没有进入绝对不行,不该退出的退出绝对 不行;不该进入的进入情有可原,该退出的没有退出情有 可原”,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决打赢这场攻坚 战。 一要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抓 好扶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突击式扶贫、短时期 扶贫等方式治标不治本,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之举。一是加 快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农工局要牵好头,发改、扶贫等部 门要密切配合,结合全市“一山两流域”地域特性、产业 特征,按照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贫困 村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 (街道)要立足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重点围绕“梨、茶、畜”产业,着力在培育上下功夫 ,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产业、每个村都有增收项目、每户 人都有脱贫门路。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发挥龙头企 业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流转承包农村土 地,争取让企业落户贫困村,有效解决贫困村发展和贫困 户就业问题。要围绕提高贫困村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多样的新型经 营主体,更好地带动脱贫致富。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组 织、致富能手等作用,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用好 用活“特惠贷”等政策,引导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 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 二要以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项目进度。抓 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 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实际问题,不断改善贫困村发 展条件,提升农村幸福指数。一是加快启动未开工建设的 项目。目前道坪、牛场、陆坪等地易地扶贫搬迁、“道路 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较多路段和“十大骨干水源工程 ”大多数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并序时推进,对于少部分未 开工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要进一步 梳理,找准原因和问题所在,拿出解决办法,确保尽快开 工建设。但必须强调,宜快则快,该走程序的必须严格按 程序进行。二是扎实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落地“一山两流 域”项目较多,各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一定要督促施工单 位组建精良施工队伍,确保机械器具充足、建设材料供应 顺畅,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涉及到工程建设周 期较长的项目,各主管单位一定要严格打表,随时督查进 度,预留时间进行项目验收,只能超前,不能延后。三是 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切实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严格 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建设,绝不能偷工减料,出现“豆腐 渣”工程。 三要以构建大扶贫格局为纽带,不断完善帮扶体系。 要充分发挥“市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 、社会主扶”五大主体的作用,构建头等大事、人人出力 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 )党委(工)书记、乡镇长(主任)要把脱贫攻坚放在心 中、抓在手上。贫困村“第一书记”要进角色、在状态 ,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农村,不脱 贫不脱钩。充分调动农村致富能手的作用,激起他们参与 扶贫的积极性,就近就地发展产业,带动家乡贫困乡亲致 富。二是发挥部门帮扶作用。市直各部门(单位)都要积 极投身脱贫共建事业,自觉把“头等大事”落实为“头等 任务”。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推出精兵强将,真帮实促 。今年,把各部门(含垂管部门)对口帮扶情况作为目标 考核的主要内容,推行帮扶大比拼活动,赛成绩、亮作风 、比进度。三是扎实推进社会帮扶工作。鼓励商会、协会 、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一户一人就业计划 ”“一村一企”等帮扶工作,用好企业的信息资源、商业 资源、岗位资源,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大扶贫事业。统战部 、工商联、工信局要精准掌握企业帮扶情况,做好成效评 估,要构建项目资金向优秀脱贫企业倾斜的机制,将各项 财政支持资金更多支持爱心企业。 四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追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 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