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表 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刚 才,张金翔同志宣读了县委《表彰决定》,向受表彰的先 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受表 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个时期为 江川革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党员、老同志致以崇 高的敬意!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 问候! 今天县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 党务工作者,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战线,有着不同的经历 ,但他们都忠诚于党的事业,凭借自己崇高的信仰和精神 境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们 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先进为榜样,向受表彰的 同志学习:学习他们忠诚于党,坚定信念,坚持党的事业 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学习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立足本职、恪尽 职守,在各自岗位上不断开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 廉洁奉公,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 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 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成绩,为党旗增辉,为江川发展 添彩,为全县群众福祉建功立业。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 历史画卷,是一首催人奋进的史诗。90年来,中国共产党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 前进,历经了无数坎坷,战胜了无数挫折,经受了惊涛骇 浪的严峻考验,创造了永载史册的光辉业绩,今天发展成 为了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坚 强核心。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 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坚持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三 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坚持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 搞建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 义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 转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际 地位、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无私的奉献、巨大的牺牲和卓 越的贡献,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历史 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社会的历史 性跨越。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先锋队,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今 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 领导下,中国这艘巨轮,才能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 新的胜利。 江川同全国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过了 一条极不平凡的奋进之路。早在1927年,江川就成立了中 共地下党组织,在滇中地区领导开展革命活动,广大共产 党员和革命战士,为了谋求自由和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 的斗争,为江川的历史谱写了壮丽的诗篇。1949年,正式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江川县工作委员会,开辟了江川人民跟 随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的新纪元。62年来,在党的领 导下,江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带领全县人民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用勤劳和智慧 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时代篇章。改革开放以来,江川历届 县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 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 阻,兴办了一批乡镇企业,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取得了 许多成功经验,使江川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县委的正 确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实 施“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文化兴 县”战略,坚持“壮优培特,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县”的经 济社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县、现代宜 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和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 地“三大目标”,推进江川科学发展,全县各个领域都发 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62年来,江川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党的领导下 ,江川县委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变。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战略”,实现了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工业经济的由弱到 强,实现了旅游业的从无到有,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6.7亿元,是建国之初的775倍 ;完成财政收入2.7亿元,是1953年的192倍。三次产业比 重由1978年的76:16:8调整为2010年的29.2:26.7:44.1。 62年来,江川农业经济实现历史性发展。先后完成了土 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承包经营,江川农业取得 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县委立足江川资源优势,又培育了 烤烟支柱产业,仔猪、蔬菜、渔业、花卉、林果等特色产 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 6.12万亩,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圆满 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各项惠民政策覆盖更加广泛。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 15.4亿元,是1949年的299倍。 62年来,江川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经过多年的创 业与发展,江川工业从无到有,培育形成了磷化工、纸制 品、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和烟花爆竹、青铜 制品等特色产业。2010年,全年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28亿 元,是1952年41万元的6835倍。当前,我们坚持实施开放 带动主战略,集中财力物力和土地资源推进龙泉山生态工 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以大项 目促进大发展,江川的工业正在一步步走向产业聚集发展 。 62年来,江川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历史性提升。我们坚持 “发挥优势,扩大开放,吸引投资,开发资源,提高效益 ,增加文化内涵,创品牌,增强竞争力”的思路,科学规 划旅游业发展,有序、合理地保护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改变了文化旅游产业一穷二白的面貌。近年来,按照 “打基础、上项目、树品牌”的要求,积极培植一批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三道菜”、“菌子宴”、 “铜锅鱼”等知名餐饮品牌。成功举办了六届“开渔节 ”,打造了江川“高原水乡”山水名片和“青铜文化源头 、古滇王国中心”历史文化名片。抓住抚仙湖—星云湖生 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集中一切力 量,全力推进“仙湖锦绣”项目,努力把棋盘山—鲭鱼湾 片区建成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业 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共接待游客153.7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5.4亿元。 62年来,江川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改观。相继建成 了玉江高速公路,江通、江华、澄川和环湖东路,实现了 县外大动脉的高速化或高等级化。截止2010年底,县内公 路总里程达846.8公里,345个自然村村村通公路,通达率 达100%。乡村道路面硬化率达95%以上。先后解决了一大 批自然村的饮水困难,完成了县城和全县农村的电网改造 。全县农田水利、电力、邮电、通讯、网络和教育、科技 、文化、卫生、体育、城市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人 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62年来,江川社会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全县人民的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教育事 业快速发展,“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规模迅速扩 大,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幼儿入园率大幅提升。人均受教 育年限达8.5年。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广大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普 遍提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低收入家庭的补贴 和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意识 普遍增强,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30多年来,全县减少出生人口近9万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 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 农合参合率达96.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文 化事业繁荣活跃,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全县自然村有 线电视实现了全覆盖。群众文体活动日趋活跃,乡镇文化 站建设不断加强,文艺团体和表演人才不断涌现,优秀剧 目硕果累累。 62年来,江川生态县建设实现历史性推进。我们坚持生 态立县、环境优先,用生态系统理念保护治理“两湖 ”,完成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等重大工程,抚仙湖 水质总体保持I类,星云湖水质有所好转;坚定不移地推进 现代宜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3.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3.1%。城区的交通、绿化、排 水、景观、环境得到改善。各具特色的生态镇、生态村建 设取得成效,获得了“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十佳绿色 城市”等荣誉。 62年来,江川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提高。2010年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637元,人均储蓄存款达11765元,每百人拥有汽车达19辆 ,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家底 日渐殷实,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平均寿命 达到75.0岁。住房、就业等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人居环 境进一步改善, 2010年底,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分别达到41平方米和45平方米。 62年来,江川党的建设工程实现大拓展。我们坚持以执 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三讲”教育 、“讲团结、干实事、谋发展”教育